学佛文库-中国校园网

世智辩聪与般若智慧

2013/06/18  繁体字  大字体  护眼色

世智辩聪与般若智慧

世间人书念得多,接触的事物多,看得多、想得多、观念论点多,遇事好辩,说得天花乱坠,著作等身,在佛法里面叫作世智辩聪,不是智慧!

世智辩聪是所知障,佛说是八难之一。

现代人聪明,对于五欲六尘,感觉极其微细,生活中稍有一点风吹草动,便心事泉涌,妄念纷飞,煞费苦心地执着分别着身边发生每一件事和每一个信息。

痛苦源于何处?源于顽固的“我”执!很多人在生活中时时处处不离自我,凡事都以“我”为中心,喜欢争论,好辩斗勇,总喜欢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别人身上,凡事我执先行,近邪不知,入迷不觉;唯务耽习外道经论,不信出世正法,因果事理不明!生活待人,量小德轻,不能容人。为己私欲,自视聪颖,遇事好辩斗勇,不知执而有碍,争而有伤,直至损气伤肝,元神大伤亦不知悔改,这就是智慧未开!“世智”与“佛智”的本质区别在于“世智”是入世的、有染的。而“佛智”是出世的、无染的。“世智”是躁动的、有欲的,而“佛智”是清净的、无欲的!

世人遇事喜欢执“我”,什么我的观点、我的想法、我的意见、我的子女、我的钱财......孰不知这个假合之身的“我”,本身就是一个妄相!一切的烦恼、念想、执着、伤痛其实都是因“我”而起,“我”相不破,欲望无尽、烦恼不断!佛说“观心无常”“观法无我”就是要我们放下“我法”二执,去妄归真。真正知道放下的,是智者!执著不放的,那是愚夫!

聪明不是般若智慧,是“世智”。是着于六尘的,是有分别执着的,是有染的、不净的,是在俗世的“贪、嗔、痴”中生出的“小聪明”。佛家讲的智慧是从真如本性中流出来的,是从清净里面生出来的,离一切妄想分别执着那才是智慧!

就算你才高八斗,经论满腹,不见性,还是一介凡夫!充其量那也只是“小聪明”。世智辩聪容易乱心性!有“辩”就会“争”、有“争”就会有“执”、有“执”就会有“恼”、有“恼”就离不开“苦”,很多文人墨客,文彩飞扬,洋洋洒洒,著书立说,那都是作者自我心识在起作用,是与世有染的念识,是蒙尘的,都离不开“境相”与“我相”,对境生心,起心分别,在自我满足中,宣泄着自己的观念与论点!或是反驳着别人的观念和论点,争来争去,一无是处,元气大伤,害人害己,得不偿失。在“我想”、“我念”、“我执”中不断迷失本自清净无染的佛性,而在“争论”、“争执”、“争吵”中感受无尽的忧烦和苦痛!

有些老太婆,大字不识一个,却深知生死事大。知道世间本苦,不可贪执,争而无益,劳而有伤,而把自己置身清净的念佛境地,无有烦恼,得自在妙乐,这是真正的般若智慧!

修学一定要正知见!万法万相因缘生,缘尽相灭空如烟!万法万相本来为空,尘缘境相一期和合,了不可得,又何苦在转瞬即逝的妄境中起执分诤,或执空为有,或执有为空,伤人伤己,岂不痛惜可叹!

佛在《无量寿经》惑尽见佛第四十一中开示:汝见愚痴之人,但以世智聪辩,增益邪心,云何出离生死大难。

听得多,看得多,见解就多、分别就多,那是“世俗之智”,是记问之学。很多人很会说、很会分别,死的也能说成活的,强词夺理,那是大障碍,是世智辩聪,不是智慧!把读经讲经当着世间学问一样去研究,也是“世智”,学佛和佛学是两回事。

用佛教的观点修整和返观自己的心性,时时告诫自己不可落入娑婆污秽的俗智纷诤当中,转识成智,那是真智慧。佛是真实语者,谆谆教悔,如母忆子,世智聪辩,是增益邪心,当令不忘!

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

圣严法师《让智慧和慈悲永不止息》

自我成长固然重要,也是无止尽的,但自我成长是否就是...

舍弃是一种智慧

前几天见到了一个事业有成的亲戚。他很年轻,却拥有一...

妙莲老和尚:大智大勇

一、舍小智小仁小勇 大家都知道佛法难闻、难遇,闻到...

慧律法师:心无所住就是安住

世间没有中庸,无相才是真正的中庸;心无所住就是中庸...

慧律法师《茅蓬语录》

古有「立功、立德、立言」之说。立功者,造福家国、嘉...

《金刚经》精华的40句

1.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,实无众生得灭度者。 南怀...

落空还不如先执着有

有人问我,佛来佛斩是初学者,还是有禅修经验的人才能...

实相般若波罗蜜经

如是我闻:一时,婆伽婆,以善成就一切如来金刚正智之...

信佛是不是迷信

在近现代特别是五十年代以后,有一部分人以为佛教是迷...

急于见佛之念易着魔

急于见佛之念易着魔。是急切的想看到佛,这种念头非常...

无量劫来造了那么多罪业,为何还能往生净土

我们是有罪,所以才来轮回,这是事实。但是有罪,有些...

【推荐】就算贪恋一枝草,也还要再来轮回

一、那蜈蚣呢?被你一扔,不知道有没有摔伤啊?! 有一...

不贪的人才是宝

春秋时,宋国有一个人得到一块美玉,献给做官的子罕,...

如何理解「直心是道场」中的「直心」

问: 如何理解直心是道场中的直心? 大安法师答: 直...

将挑剔转为善用

在一个小小的同学聚会上,有个漂亮女孩在喋喋不休地诉...

南无阿弥陀佛即六字真经

【六字真经堪读诵,谁言名字假非因。即名显体方称妙,...

念佛行人应当吃长素

《梵网经菩萨戒》云:夫食肉者,断大慈悲佛性种子,一...

宣化上人:命由我立,福自己求.祸福无门,为人自招.

王志仁,是明代时候的人。他很敦厚,也乐善好施,愿意...

中国历史中的五位佛门皇帝

佛教传入中国,始于西汉,早期乃是在上层皇族贵族阶层...

欲上天堂,先下地狱

有一对孪生兄弟,同时进入高考考场。结果,哥哥收到了...

蕅益大师:大病初起求生净土(六首)

一、 阎浮百苦镇煎熬 赖有摩提路匪遥 六字洪名真法界...

友谊、快乐、死亡

有三位年轻人在一个小镇上看到一支送葬的队伍。他们打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