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佛文库-中国校园网

心术不正的人,寿命是一定被消减的

2013/08/23  繁体字  大字体  护眼色

心术不正的人,寿命是一定被消减的

俗话说“好人不长寿,祸害活千年。”真的是这样吗?真实的情况是,心术不正的人,寿命是一定被消减的,这不是荒诞的谬论,而是有中医学的理论基础的。

《黄帝内经》讲:“气胜形者寿,形胜气者夭。”正气为阳,而邪祟之人,心里常怀阴谋,算计他人,终致正气不足,正气不足则湿邪入,湿邪入则痰湿郁结,体内痰湿郁结,必然导致阻塞经络血脉,犹如身体长期处于闷热,潮湿气候中,没有阳光普照,哪能不生病?

万物之生由乎阳,万物之死亦由阳。人之生长壮老,皆由阳气为之主;气血津液之所生成,皆由阳气为之所化。阴谋算计、勾心斗角、世智机巧,都是负面的心理及情绪,极损人身阳气,内心正气不足,邪祟有余,对阳气的损耗太多,因此才会有各种各样的疾病缠身。

包括对于性事,不是做了才损耗阳气,脑子只要一想,身上马上就起反应,阳气照样有所损耗。中医称之为“暗耗”。现在街上和电视、网络,尽是引入欲望的内容,使人阳气耗散,真精动摇,极伤肾阳。

古时讲究“天人合一”,物随阳而出入。人的生理和生命状态也是如此。日出而作。日落而息,叫做“因时之序”。这个“序”很重要,天地阴阳如此,我们也要跟着走。寺院的僧众一般会在晚上9点“止静”,就是就寝。但是现代人别说晚上9点入睡,就是10点、11点的都很少。阳气当入不入,就不叫作“因时之序”,而是“非时”,作息非时就是不能让阳气归根来复,人为地损耗阳气。

人体双肾阳气由命门补充到脊椎中的骨髓,由下至上直通大脑。这条神经主干(督脉)阳气足,人体四肢百骸方能通畅。中医理论认为:“肾乃先天之根,通脑。”脑为髓海,心谋机巧、算计他人的人,比然耗损脑髓,脑海耗,则肾亏;脑海枯,则人亡。恶人不长寿,不是假的,千真万确。相反,那些性格单纯,不会计谋算计的老实人,看似在社会上吃不开,实际活得更滋润,起码身体健健康康,疾病找不上门来。

《黄帝内经》云:“气以壮胆”,又云:“十一脏腑取决于胆”。就是说人体五脏六腑之气都取决于胆。如果人行得正,走得直,不做亏心事,则胆气能够生发出来,不会有症疾。

反之,人多有阴谋算计,人的正阳不足,阳气不足则阴邪,内感心虚,不敢示人,多行不义,失德歧道,正阳不足,邪祟补之,阴邪盛,则疾患兴,所以阴谋算计的人,身体的病患是早晚的事。

《易经》讲:大哉乾元,万物资始。通俗讲就是:有了太阳才有生命,元阳就是人体的太阳。命门真火发动人体十二经循行不息,五脏六腑气化周行,生命欣欣向荣。如果人体浩然正气缺失,气虚则瘀,正阳虚弱,正气不足,就会百病丛生,影响到命门真火,此火一衰,诸脏皆衰,必百病丛生,此火一灭,生命终结。

中医认为:阳气为人体健康的根本,是生命的原动力,阳气充裕则身体健康,阳气不足或是受到损害则生病,阳气耗尽则死亡。人身如房间,如果阳光普照,则万物滋养,生机勃勃;如果阴暗晦眛,则发霉生虫,世上心机损人的人,没有不耗减自己阳寿的。一时的计谋得逞,占上风,是用内心的阴暗邪晦来换取的,是用自己的生身健康来换取的。正不足,邪自来,邪日久,则病灶生,这是一定的道理。所以好人自会有好命,恶人难得身体健。人有点小聪明不怕,但是如果做人心机不正,确实是在透支自己的生命。

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

久坐对健康的伤害与吸烟相当

人人都知道吸烟伤身,犹如健康杀手,但可能很多人还没...

莫再折自己的福分了

很多人都希望能修福,希望自己的生活过得好一些,过得...

李嘉诚:真正的财富存在于内心

有人以富可敌国来形容超人李嘉诚,但对李嘉诚而言,生...

【推荐】财色名三法,就像狗啮枯骨

唯心识观,这个地方我们讲一下。唯心识观就是说, 当你...

如何喝水才最美容

水是人体必不可少的元素,每天喝一定量的水有助于健康...

一转念天堂地狱就在眼前

古时候的得道高僧说:竹影扫阶尘不动,月穿潭底水无痕...

心是明镜台

千江有水千江月,有犹如净水般的信心,才能得到犹如月...

不吃早餐都有哪些后果

现在很多年轻人由于工作忙,往往忽略了早餐。医生提醒...

光有慈悲是不够的,还要有智慧引导

在学佛的人中,有两种现象比较普遍,一种是每天忙于世...

我们要在临终之前做好两件事情

净土宗的修学,在大乘当中它最重要的特色就是佛力加持...

佛陀开示四种恶语

佛陀在教化弟子时,经常向弟子们讲说各种恶行与善行,...

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,是名魔业

忘失菩提心,修诸善法,是名魔业。 我们判定一个人到底...

至诚称念观音圣号化解冲突

《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》中有云:若三千大千国...

【推荐】愿生极乐的人,不会在乎娑婆的名利

有一天有一位婆婆很生气地去向老和尚告状,说自己的媳...

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

无量寿如来会第五之一 如是我闻。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...

慧能没伎俩,不断百思想

昔日六祖遇卧轮禅师,卧轮禅师说:卧轮有伎俩,能断百...

善良的表达

每次回老家,母亲一定要摘下耳环,穿上洗得发白的休闲...

为法忘躯的玄奘大师

在中国佛教史上,有四位著名的佛经翻译家。西行求法的...

驴子还债

有个秀才从乡村要赶到城里,就骑了一只驴子赶路,到目...

诵经是不是一定要明白它的意思

问: 师父啊!我们每天都要诵经,比如每天在诵《心经》...

【推荐】清明时节该如何祭祀祖先

清明时节,国人有追终慎远、感恩祖先的传统,但大多数...

珍惜把握当下所拥有的一切

在《百喻经》中,有一篇《猕猴把豆》的譬喻故事。说的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