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佛文库-中国校园网

她不知佛,但一举一动却离佛很近

2013/09/04  繁体字  大字体  护眼色

她不知佛,但一举一动却离佛很近

《葛藤集》中说南岳怀让见马祖一心一意地想坐禅成佛,于是就拿了一块瓦片在马祖面前磨,马祖大惑不解地问:“师父,您磨瓦片做什么?”“想磨成镜。”“瓦片怎能成镜?”“坐禅又岂能成佛?”

这是一段深含禅意哲理的对话,很值得我们去思考。禅也好,佛也好,并不在于坐卧,人当于法中无取舍,于法中勿执著,求道不拘形式,要自然随缘,心悟即可成佛。

我小时候印象最深的是我们村的六娘,她吃斋念佛,满口大慈大悲,但对我们这些小孩常常凶得很,谁在她家门口玩耍、吵闹,准遭到她一顿臭骂,更不用说谁的牛吃了她家自留地的菜了,就连那时要饭的到她家门口,她便说:“去去!自己嘴里还没呷的呢。”六娘看似念经向佛,但她的心离佛却很远。

而我母亲不吃斋,也不向佛,她很忙,子女又多,家里家外的活都得干,从天亮忙到天黑,没功夫顾及;她又没文化,也不会念经,最多会念句“阿弥陀佛”。记得每次杀鸡时,她都不敢看一眼,躲得远远地说些“脱了毛衣穿布衣”之类的自慰话。村里不管谁有什么事,她都热心帮忙,那时乡下的手艺人串村较多,如补锅、补碗、修鞋、修伞的来我们村,总在我家门口支开摊子干活,吃饭时就在我家吃,我家如果有什么东西要修补,算顶了饭钱,没东西修补也就算了。就是要饭的来了,碰上正在吃饭,就不用说;不是吃饭的时候,也不会空手而去。

我母亲活了88岁,无病而终,她不知佛,离佛很远,但她的一言一行、一举一动却离佛很近。她是在做人中求佛,在生活中求佛,求得自己良心的安宁。我母亲虽然离开我们八年了,但她在世时的许多言行仍然深深地影响着我们。直到现在,我常对村人说,我们都是凡夫俗子,不必刻意求道求佛,你一心一意想坐禅那样成佛是不可的,因为我们就生活在佛中,佛就在你我的交往之间,在你的言行举止之中,只要有心,佛就在眼前。

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
佛教故事文章列表

在家居士修学佛法的必备资粮

在家居士在修学佛法的历程中,有一些必备的资粮,而首...

知识不等于证悟

虽然经常诵念经文,但放逸而不奉行的人,像替人放牧的...

老母亲学佛康复的故事

母亲今年已经八十三岁高龄了,虽然五年前的一场劫难彻...

学佛后会不会变得没有进取心呢

问: 学佛会不会让人变得消极,对世俗的功名、地位、...

学佛修行人的三种情况

学佛修行的人有三种情况:下士道、中士道和上士道。为...

五戒十善是学佛的第一班车

凡夫众生在整个十法界的缘起定位是什么呢?我们的定位...

佛法义理虽深妙,却又在我们日用寻常之中

佛法的精义甚深难知,不是言语可以说出来的。但他的义...

一人学佛,带动全家转运

爸爸和两个弟弟经常出状况,我不是替他们还赌债,就是...

随处皆妙药

当今社会风气浮动不安,问题皆出在「人心」,「身病好...

古人修善积德改命的故事

一、孙泰 唐朝的孙泰是山阳人,少年时代从师皇甫颖,操...

国王与树神

很久很久以前,有一个骄傲的国王。他要为他自己建造一...

不遇明师总是闲,自作聪明空费力

从前有一个人,在某天夜晚对他的儿子说:明天一早,你...

无事最可贵

朋友来喝茶聊天,问说:觉得什么样的生活最好? 我说:...

幸福人生的七条忠告

一、努力走好脚下的路,对得起自己生命的每一刻。 我们...

圣严法师《人生的幸福与快乐》

人生的幸福和快乐是怎么产生的?人生究竟是什么?许多...

何谓三界

对于宇宙天体的构造,佛教认为是有情业力所感。佛陀说...

苹果的十大保健功效

1.降血压:多项研究发现,苹果醋可降低血压。最新研究...

《观无量寿佛经》大意

净土三经的高下 一提到声震东方佛土的净土宗,我们马...

从累到病只需5步

如果你属于疲劳大军中的一员,经常感到疲乏无力、头昏...

悭贪的小鸟

佛经中有一段故事──在某个城市郊区,有一片种满枇杷...

法布施的功德无量无边

《地藏菩萨本愿经》云: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,于...

居士楷模彭际清

彭际清(1740~1796),名绍升,字允初,号尺木,又号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