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佛文库-中国校园网

圣严法师《观世音菩萨的性别》

圣严法师  2010/10/12  繁体字  大字体  护眼色

很多人想知道观世音菩萨究竟是男是女?是印度人还是中国人?

中国人说他是中国人,印度人说他是印度人;也有西方人告诉我,圣母玛利亚大概就是观世音。

曾经有人问我:‘观世音菩萨究竟是男是女?’

我说:‘你认为他是女的,他就是女的;你认为他是男的,他就是男的。’

究竟是男是女?我有一本小册子,名字就叫作《观世音菩萨》,内容将观世音菩萨介绍得很清楚,各位如果有兴趣可以看看。

在《普门品》中,观世音菩萨有三十三种不同的化身,《楞严经》中则举出了三十二种不同的化身,其中有男也有女,也有既非男也非女。佛是中性的,大菩萨也是中性的,中文没有表达中性的语汇,但梵文中有男性、女性、中性之分,在表达佛与菩萨时都是用中性。

二十多年前我在日本,看到许多唐朝时代的观音像,不管是画的还是雕的,都有胡子;而在敦煌石窟壁画中的观世音菩萨像也有不少有胡子的,因此在唐朝翻译的八十卷《华严经》第六十八卷,介绍观世音菩萨时称为‘勇猛丈夫观自在’,可见在隋唐以前的观世音是丈夫相,而非女人相。

将观音做成女相,是由于观世音菩萨经常示现妇女身度人的缘故。例如在《观音菩萨感应传》中,就记载了一则鱼篮观音的故事,内容是说在唐玄宗时陕西一带,当地很少人信仰三宝,有一天突然出现了一位非常美丽的少女,手上提着鱼篮在卖鱼。很多人都来向她买鱼,其中不乏想娶她为妻的人。这个女孩就说:‘你们人数这么多,我只能嫁一个人。如果有谁能背诵佛经,我就嫁给他。’于是就要他们背 《普门品》。

结果第二天就有二十个人能背,她说:‘你们人数还是太多了,如果有谁能在一天之内背会《金刚经》,我就嫁给他。’结果还是有十个人会背。

于是她又说:‘我不能嫁给十个人。有谁能在一夜之间背会《法华经》,我就嫁给他。’结果竟然有一位姓马的青年背得出来,他很高兴能娶到这么一位漂亮的女子。

没想到新婚之夜,这个女孩子却害急症突然死了,并且立即腐烂,只好马上入殓,马姓青年很伤心。第二天来了一位老和尚,要他把棺材打开看看,结果里面什么都没有。老和尚就告诉他说:‘她不是卖鱼的女孩,而是观世音菩萨的 示现。’因此,这位姓马的年轻人就发愿出家,弘扬佛法。

因为这个故事,‘鱼篮观音’的形相就渐渐在中国民间流传开来,以致现在到处看得到示现女人相的观世音菩萨。

观世音菩萨为何常现妇女相?因为:1.女人的苦难,自古以来,一直比男人多。2.女人的特性,是慈和的,是柔忍的,例如伟大的母爱,在父性之中是不多见的。所以观世音菩萨的应现妇女身,乃是藉女性受苦之多以表现菩萨的忍辱, 藉女性的母爱以表菩萨的慈悲。

尤其是以女人之身更能深入妇女群众,广度多苦多难的妇女。同时,《维摩经》中有言:‘先以欲钩牵,后令入佛道。’妇女之身除了可度女人及儿童;示现美艳的妇女之身,尚可广度男人,如同前面所说的鱼篮观音便是一例;当然,如果示现老妇人,则又可接近不同的群众。

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
圣严法师文章列表

想持斋,但美味佳肴总忍不住要吃,怎么办

问: 我很想持斋,但面前摆着美味佳肴,总忍不住要吃...

碰到摔倒在地的老人要不要扶

问: 受过菩萨戒的居士,在路上碰到摔倒在地的老人,...

别人做恶我们依然行善,这就叫信仰

问: 我妈妈是个非常虔诚的佛教徒,十多年前就开始给...

大安法师:念佛要念六字还是四字

问: 法师,您讲《净土资粮》时,总是提到六字洪名,...

为什么不讲念自性佛,而要念阿弥陀佛

问: 佛既然心作心是,为什么不直截了当讲念自佛,即...

胆小的人如何通过念佛来改变

问: 弟子生来就胆小,经常想些事情给自己害怕,请问...

为什么现在选择自杀的人特别多呢

问: 师父,为什么现在选择自杀的人特别多呢? 慧广法...

理解观世音菩萨的四个要点

观世音菩萨的名号与他的慈悲威德深入亚洲人心目中,他...

圣严法师《面对逆缘步步踏实》

记得我第一次讲经时只有十三个人听,都是福严精舍的学...

圣严法师《持诵观音圣号的法门》

观音菩萨的法门一共涵纳七个法门,至深的是《楞严经》...

如何锻炼我们的心

今天讲的题目是「锻炼心」,也就是讨论怎么来锻炼我们...

在不完美的工作环境里训练自己

问: 上班族必须听命于老板、上司,但如果你觉得老板...

古代高僧令人感动的德行典范

《缁门崇行录》这一部书专门记载古时候修行人品德的风...

【推荐】佛说有七种布施,不用一分钱就可得大福报

一者,眼施: 常以好眼视父母师长及一切人,不以恶眼...

若当时不随喜,何有今日之事

万法一体,人我同源,经云:自作十善,教他作十善,随...

只有大慧根者才可熏习禅宗求得明心见性吗

问: 是不是只有大慧根者才可熏习禅宗求得明心见性?...

用慈悲忍辱的精神来对待谩骂

通常被人骂者,少有不起烦恼,乃至瞋恚心,佛在世时,...

夫妻和睦的「四摄法」

夫妻相处除了要关怀、包容对方,在圣贤的教诲当中还提...

造恶业不得果报的两种原因

《大乘起信论》说:修习正念真如的人,第一件事情--先...

不住空寂的智慧

佛陀净住于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,有一大梵天王起大邪...

圣严法师《工作不只是保住饭碗》

什么是现代人应该有的正确、健康的职业道德观念呢?时...

站在众生的角度来思惟事情

这个地方我们值得一说的就是:所有的菩萨大概你要行菩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