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佛文库-中国校园网

居士的正淫范围及其意义

益西彭措堪布  2013/10/09  繁体字  大字体  护眼色

男者俱通自他。非支分者,谓除产门所有余分,马鸣阿阇黎云:“云何名非支?口便道婴童,腿逼及手动。”大依怙云:“言非支者,谓口秽道及童男女前后孔户,并其自手。”此说亦同。

非支分,即除产门之外的其余部位,马鸣阿阇黎说:“哪些叫非支呢?就是口、肛门、儿童、腿逼和手动。”阿底峡尊者说:“所谓非支,就是口、肛门、童男肛门、童女大小便道,以及自己的手。”此处说法相同。

非处所者,谓诸尊重所集会处,若塔庙处,若大众前,若于其境有妨害处,谓地高下及坚硬等。马鸣阿阇黎云:“此中处境者,在法塔像等,菩萨居处等,亲教及轨范,并在父母前,非境不应行。”大依怙师亦如是说。

非处有四种,即:①上师们集会之处;②佛塔、寺院中或者旁边;③大众前;④处所中有妨害,指地面高低不平或坚硬等。马鸣阿阇黎说:“此处的境,即在经书、佛塔、佛像等前,在菩萨住处等,在亲教师、轨范师前,在父母面前,不应行淫。”阿底峡尊者也作此说。

在家居士应当注意,夫妻卧室中,不应陈设三宝所依——佛像、佛经、佛塔、上师像等,因为三宝所依是供养的对境,在皈依境前作不净行,很不合理。

非其时者,谓秽下降,胎满孕妇,若饮儿乳,若受斋戒,若有疾病,匪宜习故,若过量行,量谓极至经于五返。

非时,就是:①出月经;②怀胎满月的孕妇,男胎怀九月,女胎怀九月零十天,在临产期间;③正给孩子喂奶时;④正受斋戒时;⑤身体患病,房事不宜;⑥过量行,“量”指最多到五次。

马鸣阿阇黎云:“此中非时者,秽下及孕妇,有儿非欲解,及其苦忧等,住八支非时。”大依怙尊亦复同此,稍差别者,谓昼日时,亦名非时。

马鸣阿阇黎说:“此处‘非时’,是指出月经,妇女怀孕,胎儿在身,对方没有行淫兴趣,身心苦忧等,或者持八关斋戒时。”大依怙与此相同,略有差别之处,即白天也叫非时。

非支等三,虽于自妻,尚成邪行,况于他所。

非支、非处、非时三者,即使对自妻也成为邪行,何况对他妻,更是邪行。

……

有些人以“食色性也”作为淫欲滥行的理论依据,但我们要用智慧抉择,淫欲真正的本质是什么,“食色性也”的“性”,是指人类的俱生烦恼,既然其本质只是一种烦恼,有什么必要对这种烦恼自性安上“美好,快乐,清净,永恒”等等的概念呢?这是不合理的,因为它的本质就是烦恼,它的果就是生死。许多持邪见者认为,离欲节欲是压抑人心,是禁锢人心的安乐,是刻意地折磨自己。

对此以比喻来破斥,譬如染上吸毒恶习,如不对治,就会导致严重的迷乱,而堕入无法自拔的地步,所以面对毒瘾,理智的方法是应当克制,才有希望摆脱。同样淫欲是由无始以来的习气力所形成的,具有强大的势力,面对它只有两种方式,一种是随欲放纵,另一种是以理智对治,最终从根断除。采取前一种方式,只会象饮盐水越饮越渴一样,结果是越陷越深,而采取后一种方式,虽然暂时要与自己的习气作斗争,要有一种克制、转化,但最终会使自己超越淫欲而达到真正的解放。所以,节欲离欲才是理智之道。针对于善根深厚的修行人,为了了脱生死,要求是绝对断淫,对于在家男女,不得已缓而求其次,暂时将淫欲规范在正淫的范围之中,以求能逐步过渡到离欲,最终还是以离欲才能出生死的。

有些所谓的性学专家认为:性是推动全人类发展的源动力,我们要问:这个源动力是从哪个层面说的?如果以它会把人类推向于灾难,是否需要这种源动力呢?以流转的角度看,性不仅仅是整个人类流转的源动力,而且是整个三有轮回的源动力,因为一切凡夫都是以淫欲而生死的,这没有不成立之处。可是从解脱的方面看,如果不遮止这种迷乱的话,凡夫的生死何时才有机会解脱?生死的源动力是爱欲无明,而不是智慧,以无明力只会引起业和痛苦,所以这种迷乱力不是要让它发展,而是要根除。人类所具有的善心与智慧,才是引导人类向上的动力之源,这才是真正需要发展提升的。

也有人说,性爱是人生最大的意义,我们要知道所谓婚姻的意义在哪里,对在家人来说,婚姻是要负责人类的延续,这是一个很重大的问题,因为每个人类生命只有依托父母,才能来到人间,因此在家男女结婚成家,是应负起孕育新生命的责任,这是为人父母的责任,新生命获得了宝贵人身,要使这个生命健康地成长,除此之外,纵欲并不是人生真正的意义。人身的宝贵品质,只在人具有突出的意志力、智慧力、善心的力量,如果能够将它开发,就会以这种品质产生出伟大的事业、道德与成就,也就是善用人身宝筏,能度过恶趣苦海,获得增上生善趣,最终从生死苦海抵达出世间三乘菩提的彼岸。

所以,凭借人身可以引发出一切人类美好的德行,一切戒定慧的成就,现前真正大自在、大安乐的境界,这才是人身大义。行淫不是人身大义,反而与这些宝贵品质相违。以邪淫黑业的力量,人的心力无法集中,在邪思妄想当中,不必说伟大的成就,就连一件小事也不能专心把它处理得圆满,这不是和意志相违吗?受淫欲蒙蔽,人会没有智慧,也就是邪淫与智慧相违,被淫欲牵引蒙蔽,人的心量变得如针眼般小,在这种状态中,人的智慧是无法开展的。人类的智慧境界,只有在宁静的状态中才会出现,绝不可能以纵欲而现前,不必说出世间的圣果,连天人境界、世间高超的技艺也无法现前。所以淫业的作用,是障碍而不是增上人类的智慧。

淫欲冲动时,也和善心的状态相违,因为它是强烈自私的状态,淫欲增上时,人会产生强烈的占有欲,这种心态和舍己为人的善心状态相违。为了满足占有欲,甚至可以摧残、损害他人,可以不惜一切手段。邪淫也使人产生种种负面心理,譬如虚诳心、嫉妒心、谋害心、玩弄心。人执著在色欲上,会泯灭兄弟友情、儿女亲情、敦伦孝道,贤善之心都将被障蔽。

以上讲了邪淫的过患,就是以邪淫会导致事业、家庭、身心的败坏,障碍智慧与善心,消减意志力,障碍功名富贵、长寿健康,所以世界上找不到第二个比邪淫更严重的灾祸了。面对这强大的俱生烦恼,在家居士应当以理智把它限制在正淫的范围之中,为了解脱,进一步就要断淫。

触犯邪淫的同修一定要认真忏悔,并且发誓永远断除邪淫;每天拜佛、念佛,末学建议各位多持诵药师佛圣号及药师佛灌顶真言,药师经,药师佛慈悲无比,行菩萨道时曾发过12大愿,帮众末法众生度过一切苦厄,所求皆得,加持力不可思议;同时放生施食,广造众善,我们的命运一定会得到神奇的改变!

需要提醒的是,要消除邪淫果报及业障的前提必须下大决心彻底断除邪淫,否则就好比一个底下有洞的木桶,不彻底堵上这个缺口,纵使我们念再多的佛号,做再多的善事也无济于事,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,我们的功德桶永远不可能有装满的一天,改造命运就更是空中楼阁,同修们不可不重视!

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
益西彭措堪布文章列表

婚外情、一夜情的九大害处

古谚:饱暖思淫欲。现在物质极大丰富,中国圣贤文化却...

生命中的贪欲苦

有一个美丽得让人感到心酸的故事: 在物质条件极度匮...

静波法师:欲望少一点,快乐就多一点

前语 释静波:现为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,黑龙江省佛...

道济禅师戒淫文

妻妾之外非己色,淫人妻女败己德, 夭寿折福殃儿孙,皆...

淫欲心重如何对治

问:顶礼师父!弟子淫欲心重如何对治? 学诚法师答:...

【推荐】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

佛告阿难:汝常闻我毗奈耶中,宣说修行三决定义。所谓...

护法神对犯邪淫者狠记一笔

中国人有句话:举头三尺有神明,我们每个人头顶上都有...

在家学佛应当注意的五点

随着时代的进步,佛法作为一种人生的最高智慧,已经得...

持身不可太皎洁,处世不可太分明

持身不可太皎洁,一切污辱垢秽要茹纳得; 处世不可太分...

了幻法师:如何预防与戒除手淫的方法

问: 我从去年开始接触佛教,但我一直有一个恶习,就...

念佛人见思烦恼没断,能否往生

问: 我们念佛很用功,一天到晚一句阿弥陀佛没有忘掉...

信愿法师《生死之解脱》

没有生命,一切希望,皆是空谈;没有生命,一切理想,...

三辈往生的因行果报

总结三辈往生的因行果报,可归纳如下几项特质: 1、三...

睡时念佛修行要诀

睡时念佛方法 若睡下,或初起,衣冠尚未整齐,或洗澡,...

买富卖贫

迦旃延在阿磐提国弘法后,想回到舍卫国去听闻佛陀说法...

过失与功德能否相抵呢

功过是不能抵销的,我们用种瓜得瓜,种豆得豆来做比喻...

林心如积极倡导吃素,保护地球

林心如加盟《妈祖》饰演观音,备受网友期待。其观音扮...

心病的对治法

心病的六种对治法 (一) 众生的烦恼无量无边,所以对...

善恶果报看似不相应的原因

如何正确认识善恶因果报应?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讲讲...

幸遇大乘诸经,方知衣珠固在,佛性仍存

原文: 经云:人身难得,佛法难闻。若非宿有因缘,佛经...

罗睺罗忍辱的故事

阿难说:佛陀在舍卫国,祗树给孤独园的时候,罗喉罗和...

圣严法师《学佛与日常生活》

晓云法师,信定法师,诸位同学,诸位居士: 今天是我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