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佛文库-中国校园网

三辈往生的因行果报

大安法师  2013/11/15  繁体字  大字体  护眼色

三辈往生的因行果报

总结三辈往生的因行果报,可归纳如下几项特质:

1、三辈行因:三辈往生的共同条件,均须发菩提心,一向专念阿弥陀佛。三辈往生的不同条件是:上辈生者,发心广大,出家行道,精进禅定,饶益众生。《 无量寿经 》汉译本赞叹出家功德云:“其有欲出身去家,舍妻子,绝去财色,欲来作沙门,为佛作比丘者,皆是我子孙。”中辈生者:随分随力修诸功德,奉持斋戒,勤行念佛。下辈生者:无力修诸功德,应孝诚忠信,抽暇至心念佛。

三辈生者均须回向功德,愿求往生。三辈行因不同,品位遂判。三辈往生均属十方凡夫的行持。以信愿持名为正行,修诸功德为助行。以正行摄助行,念念间转一切因、一切缘、一切业、一切果为净因、净缘、净业、净果。皈依阿弥陀佛一乘愿海,即能成办往生大事。

2、临终情景:净业行人念佛功夫的浅深,伏断烦恼的程度,决定临终见佛有胜有劣。上辈生者,见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前接引;中辈生者,见阿弥陀佛化身与诸大众现前接引;下辈生者,如在梦中见佛。能感之机与所应之佛呈正相关。净业行人无论所见佛身胜劣明暗,悉蒙阿弥陀佛愿力加持,不经中阴身,弹指往生极乐世界七宝池内,莲华化生,自然长大。

3、生彼国后状况:诸往生者因生前净业因行有殊,故致往生净土后的功德受用迥异。上辈生者,华开见佛,闻法得忍,便即与诸菩萨一样,分身供养十方诸佛。所居七宝舍宅,在虚空中,恣随其意。中辈与下辈往生者,华开见佛有迟速,闻经悟入有深浅。下辈往生者所居舍宅在地,不能随意高大。可见净业行人精进修持,功不唐捐。释尊开示:净业行人在娑婆世界,“汝等于是广植德本,布恩施惠,勿犯道禁。忍辱精进,一心智慧。转相教化,为德立善。正心正意,斋戒清净一日一夜,胜在无量寿国为善百岁。”(《无量寿经》)所以,净业行人应发广大心,勤苦修行,力争上辈往生。

除专修净业三辈往生者外,还有一类修持大乘其他法门,兼修净土,回向往生者。《无量寿经》(唐译)云:“若有众生住大乘者,以清净心向无量寿如来,乃至十念念无量寿佛,愿生其国,闻甚深法,即生信解,心无疑惑,乃至获得一念净心,发一念心,念无量寿佛,此人临命终时,如在梦中见无量寿佛,定生彼国,得不退转无上菩提。”可见净宗念佛法门广大,可以接引摄受一切大乘行人。宗门教下的修行人,正应以西方净土为归宿。

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
大安法师文章列表

往生是活着去还是死后去

问: 请问,当人往生去极乐世界时,是活着去或死后去...

助念最好是在断气前还是断气后

问: 临终助念是断气前进行边护理、边助念,并加以佛...

善导大师《答往生念佛文》

善导大师的重要著作《答往生念佛文》开示了念佛人如何...

莲宗十祖截流大师画传

一、父梦憨山,友成儿郎 截流大师(公元16261680年),...

信心是净土法门最大的难处

净土宗很难的就是信心,信心一定要具足。真信一定要用...

【推荐】阿弥陀佛的回馈远超念佛人的付出

在这个世风日下的减劫世间,人和人之间很难说信任二字...

净土的愿力,一般人有二个毛病

在古德的开示上说:修习净土的愿力,一般人有二个毛病...

【推荐】一生念了无量数的佛号,为何却没往生

为什么要学佛法?佛是觉,你要生极乐世界有生极乐世界...

大安法师:哪些同修会生到边地疑城

问: 《西方合论》的作者袁宏道生到西方边地疑城,请...

藐视净土临终多苦

其有平日自命通宗通教,视净土若秽物,恐其污己者,临...

大悲惊入火宅之门,洒甘露润于群萌

佛来到这个世间的一大事因缘就是欲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...

阿弥陀佛摄生三愿是否针对不同根机

问: 阿弥陀佛摄生三愿是否是针对三种不同根机众生而...

富有哲理的五个不能

世间的事,有能做的,有不能做的。举手之劳,给人一点...

在逆境中不生瞋恚心

逆境不生瞋恚心,逆境生什么心?还生感恩心。为什么?...

病人临终神志错乱恶境现前,应如何开导

问: 病人于临终时,若神志错乱、恶境现前,比如:看到...

居士在生活工作中该如何修

问: 您刚才说的无所住而生其心,生其心指什么说法。...

宣化上人:为什么叫地藏

为什么叫地藏呢? 因为地能生长万物。藏是宝藏,一切...

调心之道,离不了心学

目前,整个社会最大问题就是人的心态失衡,并且到了危...

臭女净心

舍卫国有一位清道妇,每天清晨就在城内各通衢要道扫地...

知错能改的村长

有句话说「心净则土净」。一念心平静,就是心灵的清净...

学佛是为了什么

人为什么要学佛呀?因为人有老病死这三种法,不可爱、...

真正地孝顺父母,一定要让他们归信三宝

为人子女要常念父母之恩。世人常说百善孝为先,侍奉父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