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佛文库-中国校园网

重视孩子的道德教育

索达吉堪布  2013/10/09  繁体字  大字体  护眼色

重视孩子的道德教育

一、大声疾呼 重视德育

现在不管是家长还是孩子本人,都应重视人格的塑造,因为当今社会人格教育做得不太好!大家都清楚,在如今的教育体系当中,非常缺少信仰教育和道德教育。如果教育没有转变,没有把道德教育放在首位,学生虽然在学校读了十几二十年书,但走出校门做事情时,在学校里面所学的知识也很难真正用上。

孩子是家庭、社会、民族、人类的未来,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他们身上,所以不管是家长还是其他各个社会阶层的人,都应关心这个重大的问题——让孩子从小接受人规方面的教育。《颜氏家训》里面引用古语说:“教妇初来,教儿婴孩。”意谓:媳妇刚来家里时,就应教她规矩,否则成形了就无法改变;孩童时代的教育也相当重要,因为这时吸收能力特别强,所学知识一辈子都不会忘记。

因此,《弟子规》等对孩子一生都有利的人格教育书,很有必要背诵。虽然孩提时代不懂其中的意义,但背诵后对人生就会有很大的利益。著名科学家杨振宁,小时在父母强迫要求下,背诵了《孟子》一书,后来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。他曾说:在做人方面,物理学并没有起到很大作用,而从小的道德教育,却使我的人生有很大转变。因此,一定要让孩子背诵这些书。

二、家庭教育 尤应关注

但现在社会,对孩子的关心越来越不够。虽然与十几年前相比,为孩子所花钱财远超以前十倍,但家长在孩子身边呆的时间却越来越少,孩子的教育全部寄托于学校,而学校又不注重人格教育,到了社会则完全进入大染缸,最终家庭教育、学校教育、社会教育全部失败,这样一来,就不可能培养出具有才华、孝顺心、爱心、慈悲心的人才。所以,家庭教育非常重要!

现在孩子们经常看电视、上网,尤其喜欢在网上玩一些虚幻游戏,这样整个孩童时代全都虚度了。一年只有一个春天,人生只有一个孩童时代,如果此时荒废,将来的社会变成什么样就可想而知。而且现在是独生子制度,家里七八个人都把孩子当宝珠一样供奉,所有人都疼爱他,但在这样的生活环境当中成长,对将来并不一定有利。所以,对孩子的管教应该严格,不能让他想什么就做什么。

但要教育好孩子,家长也要有慈悲、关爱、平等的理念。以前,一位美国学者走访了二十多个国家,采访一万多名孩子后发现:孩子对吃住等物质生活条件并不是很关心,最关心的是家庭精神生活。所以,既然家长都疼爱孩子,就应重视自己的言传身教。

三、佛陀教育 从小抓起

因此,我呼吁学佛从娃娃抓起!如果小的时候,就学习慈悲心、念佛、供灯等善法,脑海当中印象就比较深,长大之后对善有善报、恶有恶报等业因果的道理,和轮回痛苦的理念,就不会诋毁乃至摧灭。

为什么现代社会有很多人不相信来世、因果,就是因为他们小时没有这个机会和因缘。如果在无神论的教育下成长,长大之后,人生观、价值观、世界观就只会注重今世。现在有很多目光短浅的人,不照顾自己的父母妻儿,不管身边的穷苦人,只关心自己,其原因与教育有密切关系。如果从小没有慈悲教育,只是溺爱,等他长大之后,自他都不会幸福、快乐。

以前有一个孩子,父母对他特别好,经常把最好吃的东西给他吃,最好看的衣服给他穿。后来母亲问孩子:“你长大之后,我生病了怎么办?”孩子回答说:“如果你病得非常严重,我就让你安乐死。”当时母亲特别生气地说:“我对你这么好,你为什么要让我安乐死?”他说:“安乐死没有一点痛苦,你可以很快乐地死去,我也不会有负担。”这就是从小缺乏佛陀教育导致的。

相信父母都清楚:整个家庭的未来唯一依赖这个小宝宝,他长大之后责任相当重大。以前,家里有几个孩子,一个不孝顺有第二个,第二个不孝顺有第三个,父母老时遇到困难,总能找到儿女照顾。但现在并不是这样,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,如果这个孩子的道德、人格等出了问题,整个家庭就没有希望了。所以,应从小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。

孩童时代的教育非常重要!就像一棵小树,即使有一些弯曲,也能让它端直生长;如果已经长成参天大树,想让它转变也做不到。而人经历小学、中学、大学教育后,人生观基本上定型了,这个阶段一定要灌输宽容、无私、慈悲、利他等佛教的殊胜教育,并呵斥现代社会种种对家庭乃至自他众生不利的理念,孩子长大以后,才能在狂风巨浪中屹立不倒。

四、父母师长 责任重大

以前,著名文学家老舍说过:“从私塾到小学,到中学,我经历过起码有二十位教师吧,其中有给我很大影响的,也有毫无影响的,但是我的真正的教师,把性格传给我的,是我的母亲。母亲并不识字,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。”虽然他母亲不识字,但依靠身教的力量,也影响了他的一生。如老舍一生好客、豪放、待人热忱,爱花、爱清洁、爱整齐、守秩序,这些都是从他母亲那里学来的。

所以,在座的各位父母,千万不要以忙碌为借口,而把孩子交给学校、老师,自己从来都不管。若对孩子不负责任,你的将来也不一定快乐。如果让孩子从小接受佛陀的慈悲和智慧,哪怕唱一首歌、写一篇作文、写一首诗,点点滴滴的教育,也会影响他的一生,这样我们将来就没有担忧。

人们经常讲,孩子是祖国的未来,其原因是他们的心性影响整个社会。所以,老师应把人格教育放在第一,知识教育放在第二,这样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人才。为什么要把“德”放在前面呢?因为,人没有道德,即使有智慧,也会危害社会。现在有些高等学校毕业出来的学生,智慧方面相当不错,但因没有做人的基本理念,所以根本不孝父母,对社会也不负责任。

因此,为了自他利益,一定要让孩子学习大乘佛法的利他教义,即让他们在具有智慧和悲心的教育氛围中成长。在这方面,老师、家长都应该经常关心,只有这样,伦理和智慧才有增上的希望。

今天我大概说这么多!再次感谢学校的老师,他们教育孩子很辛苦。同时希望家长能经常听老师讲课,并对这样的机会生起欢喜心和珍惜心,因为学会给大家创造这样的条件不容易,老师无私奉献值得随喜,以后因缘有多长也不好说。最后希望大家共同努力,创造丰硕的成果!

谢谢大家!

附:现场问答

下面看大家在培养孩子方面有什么问题,可以提出来。

一、问:该校有传统文化,没有《语文》、《数学》等课程,不知能不能将孩子送到这所学校学习?

答:虽然传统文化很重要,但也不能忽略国家的学校教育,因为将来的工作与学校的教科书有一定的联系。所以,应该主要学习教科书,同时接受《弟子规》等传统文化的教育。若把《语文》、《数学》等课程全部放弃,而学习《弟子规》等国学文化,长大之后面对社会就有一定的困难。因此,应该把学校教育放在主要位置,同时以国学和佛学作为补充。

有些人想让孩子出家,我给他们建议说:虽然出家的功德很大,但将来毕竟要面对社会,所以最好等到读完大学后,有出家缘分时再出家。如果很小就出家,没有接受国家的学校教育,出家后万一还俗了就比较麻烦。同样,光让孩子学习国学,在社会上也不一定找得到工作,所以还是要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,同时以国学作为补充。

二、问:这些孩子都处于上小学的年龄,非常活泼好动,有时爱说话,有时坐姿不太好。我想问一下上师,对他们应该严一点还是松一点?

答:应该严一点。麦彭仁波切在《君规教言论》里面讲[1]:乃至16岁之前,对孩子应像仇敌一样打;如果不打,他连老师都不会放在眼里。当然,也不能打得太严重了,也没有必要天天都上打人课,但不严厉也不行。因此,在老师严厉时,家长也应该配合,否则孩子也学不到知识。佛陀在佛经里面讲:作为老师,为了利益学生,暂时责打是允许的。当然,有些老师以此为借口,除了打人以外根本不好好上课,这也不合理。

三、问:作为佛教徒,都会教育孩子不要伤害蚂蚁等小动物,但在学校里面,有些小孩经常攻击他们说:你们跟人不一样。不知我们应怎样开导他们,才能使其免受伤害?

答:一般藏地的学校,从小都会给孩子讲杀生的过患,如:对自己健康不利,对父母身体有害等。所以,佛教不伤害众生的理念,很早就扎根于孩童的心田。而汉地文化习俗不同,很多小孩都残害众生。但作为佛教徒,为了孩子的未来,一定要禁止杀害众生。

四、问:现在网络上有很多游戏,如种菜、养鱼等,孩子们很喜欢玩,但特别浪费时间,不知应怎样跟孩子讲,他们才明白?

我们家没有网络,也没有电视,但亲戚朋友觉得小孩很可怜,还说我这个做母亲的很残忍,孩子也觉得自己很可怜,还有一点埋怨家长,不知应怎样对待?

答:现在除了极个别特别关心孩子的家庭以外,很多家庭的小孩都花大量时间看电视、上网,甚至整天都沉溺在虚幻的网络世界当中。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非常大的危害,但也没办法,病毒已经发展到世界每一个角落,完全要遏止,我们也没这个能力。

作为孩子,完全像虔诚的佛教徒一样,也有一定的困难。昨天这里的老师也说,孩子应该有一点放松的时间,可以偶尔让他们看一个小时电视,但没有必要上网,这样就会有一种轻松的感觉。如果按大人的要求,让孩子一点也不能动,每天都要修很长时间的百字明和菩提心等,那肯定没办法做到。所以,有些地方应该适当给他们留一些空间。

五、问:小孩管得太严了,怕产生失落感,或生起逆反心态,也有说智商会低,不知怎么办好?

答:作为家长,一方面要管得严一点,一方面要给一些方便。每个家庭孩子的情况都不相同,方法也应有所变化,但不应让孩子有很多玩的机会。

现在很多人对孩子花钱毫无控制,这会惯坏的。虽然与大把花钱的富贵子弟相比,他们会有孤独、寂寞的感觉,但只要父母通过《弟子规》等正面教育,劝慰孩子将心思用于学习知识,而不应在钱财、衣物上进行比较,慢慢他们就会心安理得。

六、问:我两个女儿学《弟子规》后,变化很大,我很想让其他小朋友也来分享,让更多人都接受这种教育。但能力有限,有时也对其他小孩子的毛病感到无能为力,自己又退失度化众生的信心,请上师开示!

答:在弘扬《弟子规》的过程中,出现这样的现象是正常的。但现在道德教育特别重要,因此无论遇到什么问题、困难,都要有勇猛精进的心。既然我们以智慧抉择,这是对自他众生都有利的事,那就应该坚持做下去,不要半途而废。

七、问:我平时上班比较忙,又报了几门课,所以很少有时间管自己的小孩,只好把他送家教。但我觉得他学好比较难,学坏很容易,很快就学了一些不好的习气,如不吃素等。所以,在工作、学习、家庭教育等问题上,我感到挺矛盾。可是,如果我退回家中全心照顾孩子,也不是很好,因为好不容易学了许多道理。请上师开示!

答:对教育孩子、学习佛法、工作、家务都应安排部分时间,不能把所有时间用在教育孩子上不学佛法,也不能把所有时间用在学佛上不管孩子……否则就偏堕一方、顾此失彼,因为你对这几项都有责任。我在学院里面,也把时间分成几份,因为要翻译、修行等,这样就比较好办。

八、问:小孩学了《弟子规》后,要力行《弟子规》,实际上这是很难做到的,不知应该怎样调伏?

答:不管是学习佛法,还是学习《弟子规》,或其他教科书,都不一定能按书本的要求完全做到。但只要对这方面的教育有体会,逐渐就能潜移默化。所以,不要因为做不到就马上退失信心,甚至放弃,还要继续努力,一直坚持到底。即使学得不好,也比放弃强。做任何一件事情都是这样,如果遇到一点点违缘、困难,就马上放弃,这是不合理的。所以,一定要有精进心、坚强心,这两者极为重要!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[1]《君规教言论》:“五岁之前爱诸子,十岁之间如敌打,年至十六岁之后,爱护诸子如亲友。”

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

儿女不孝的八个原因

小不孝养成的原因有四种: 第一是骄宠: 为人父母过度...

罗刹女的故事

佛陀时代中的罗刹女,专门喜欢吃人家的小孩,一群失去...

是否应鼓励孩子竞争攀比

问: 现代儿童教育是鼓励竞争攀比,鼓励自我表扬和凡...

人在少年,最难克制的是情欲

原文: 人之少年,最难制者为情欲。今之世道,专以导欲...

舐犊之情

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。故事发生在西部的青海省,一个极...

应该该如何看待「情」

问: 中国人常常会用血浓于水来表示亲情的重要性,亲...

蔡礼旭老师:骄奢淫逸的习性给孩子带来的后果

习惯挥霍会令孩子不懂孝道没有责任 现在这一代从小生...

四招巧妙化解孩子对抗情绪

应该是很多爸爸妈妈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吧!被自己的孩子...

何可心静,何可忘情

问: 何可心静,何可忘情?心燥由万事起,情却为一人...

2020如瑞法师新春寄语

各位网友,大家新春吉祥! 猪年即将过去,鼠年就要来临...

佛教报恩孝亲谈

虽然社会上也还不断上演佛教故事目连救母等有关佛教报...

名字会对人有很大影响吗

名字,是陪伴人一生的称号。作为一个人的标志,每个人...

梦参老和尚在香港西方寺三坛大戒开示

2009年春(4月20日),梦参老和尚结束台湾弘法之行,...

身陷绝境,学会珍惜和理解

人生就像一次旅程,时而是宽阔的大道,时而是崎岖的山...

转识成智的次第与方法

识是心识,智是智慧。凡夫的心识是有分别的,佛的智慧...

果卿居士:感谢轻贱辱骂你的人

《金刚经》中告诉我们,有的人现在虽然持戒念经,也已...

居士在寺院挂单应注意的事项

居士住在寺院修行,在佛教中称为挂单。这也是从行脚僧...

阿弥陀佛摄受众生的最低标准

《华严经》的十大愿王导归极乐,这是一种大根器修行净...

均提沙弥

昔日,有一群商人带着一只狗到其他国家做生意,行至半...

快速实现愿望的秘诀

只要你对佛菩萨有信心,人世间的所有名利愿望,没有不...

药师法门最殊胜,最值得提倡

今晚我就以药师如来的「药」「师」「琉璃」「光」四个...

观一切法都是清净无染的

这依法界观,观一切法,一切法都是清净的。你这个观念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