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佛文库-中国校园网

德高望重的祇夜多尊者

证严法师  2013/11/20  繁体字  大字体  护眼色

德高望重的祇夜多尊者

古时有位修行人祇夜多,以大威德著称。两位比丘慕名前往求法,途中见一年老憔悴的比丘燃木生火,趋前询问祇夜多尊者的住处,老比丘回答:「他就住在上面第三个洞窟。」来到第三洞窟,这位老比丘已比他们先至,原来他就是祇夜多尊者。

二比丘问尊者:「您既是德高望重、有大威德的修行人,为何还需要自己捡柴烧火,而不由他人代劳?」尊者回答:「想到往昔生死之苦,如果我的头、手、脚可以燃火而为众僧之用,我都愿意付出,何况捡柴烧火?」二比丘即问:「尊者是否能告诉我们,您往昔经历何等生死之苦?」

尊者说,自己往昔五百世都生于狗身,经常困顿饥渴,只有两次得以吃饱。一次遇到一个人喝醉酒之后呕吐,食其呕吐物得安乐饱满;第二次到一对夫妇住屋,妻子在厨房煮饭,期间有事暂时离开,就趁空档跑进偷食。因为装饭的器皿开口窄小,起初头虽钻得进去,吃饱后却无法拔出,丈夫从田里回家,看到狗偷吃食物怒气冲冲,立刻将狗打死。

上人引申:祇夜多尊者不因自己修证道果、威德广传而自尊自大,反而安于刻苦的修行生活,放下身段为其他人服务,此等身教胜于言教。

「祇夜多尊者想到过去的苦,更珍惜现有的福。他常常记着过去生五百世为狗的苦难,所以现在有机会得人身、又能修行,即使要他把手脚当柴烧都愿意,因为可以供养、成就其他修行者,让他们安心修行。」

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
佛教故事文章列表
证严法师文章列表

尽量宽阔,悠悠生死

现在社会上的道德观念很差,当官的有几个安稳不出问题...

静蔼法师示身不净往生西方

静蔼。俗姓郑,河南荥阳人,少年时到寺院游玩,看到描...

何苦还要恋恋不舍

故劝念佛人,第一要知为生死心切,要断生死心切,要在...

你有善因好缘,怎么会没有感应呢

有宗教信仰的人,都希望能有宗教的体验。宗教的体验不...

这两个念头,让你最快速增长福慧

佛法有两个目的,第一是修福,第二是修慧,即福慧双修...

不淫才能真正了生脱死出离三界

世间人为了传宗接代,夫妇之道是无可厚非的,但是以佛...

【推荐】当须发决定心,临终定欲往生西方

书中语语真实,欲得佛法实益。但以未知净土法门之所以...

习气不除无出生死分

习气不除,无出生死分。然习气熏染,非一朝一夕之故,...

天上的福报

有一天,王宫里飘来了一块手巾,它的细致和美丽,连宫...

虐待老人的现世报

大嫂的姥姥(以下简称姥姥)出生在河北省安国县,家里...

断疑生信—印祖讲故事

( 第一讲) 好,各位有缘,南无阿弥陀佛。 断疑生信,...

顺其自然是最好的处事方式

从前,有一位很有修为的居士。有一次,他到一所有名的...

念佛的利益

《华严经》云: 宁受地狱苦,也要得闻诸佛名。 一称南...

害者逼恼他故,正障于慈悲

随烦恼二十:害者,于诸有情,心无悲愍,损恼为性。能...

念佛人把求生净土当作第一大事

修净土的人要能敌得过生死。生死好比是敌人,净土行人...

敬与不敬之别

有一天,佛陀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为大众说法。众弟子当中...

内心不想改变,佛菩萨来也是没用

我们发觉一个人要改变只有一种情况,就是他自己想改变...

修行人要少欲知足

修行人要少欲知足,只要吃得饱、穿得暖、有个住处就行...

【推荐】求地藏菩萨都能满你的愿

在《地藏经》第十二品《见闻利益品》,说读经的时候、...

印光大师:佛视众生皆是佛

佛视众生皆是佛,众生视佛皆是众生。佛视众生皆是佛,...

把握时间付出良能,发挥生命价值

人的一生中,年少力壮只有一回;若想有再一次的年轻,...

【推荐】如何才叫念佛有功夫了呢

前面说到我们最好趁年轻健康的时候把功夫准备好。什么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