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佛文库-中国校园网

圣严法师《找回自己》

圣严法师  2010/10/20  繁体字  大字体  护眼色

相信没有人会承认自己不知道自己是谁。你一定会说:‘我就是我啊。’但是你可曾想过,我们所认为的‘我’,或者‘自我’究竟是什么?你可能因为从小到现在,大家都叫你这个名字,你也已经听惯了,就觉得这个名字就是我,我就是这个名字。

你也可能会认为:‘我的身体是我,我的家是我,我的思想是我,我的能力是我,我的财产是我,还有我的太太,我的先生,我的孩子,都是我的。’但是在这些话里,出现的只有‘我的……’、‘我的……’,就是没有说出究竟什么是‘我’。

例如:这是谁的身体?是‘我的’身体;谁的思想?是‘我的’思想;谁的观念?是‘我的’观念;谁的判断?是‘我的’判断;谁的钞票?是‘我的’钞票;都是‘我的……,我的……’。

那么,‘我’到底是什么呢?

事实上,并没有一个真正的‘我’! 所以,我们根本不知道自己是谁,因为从小就被外在各种的价值观念所占有,被物质的环境牵着鼻子走,成为外在环境的奴隶而不自知。为了我的身体、我的财产、我的家人、我的……,又哭、又笑、又欢喜、又懊恼,全都是为了‘我的’,没有一样事情是为了‘我’。这是多么的愚蠢呀!

仔细想想,我们刚出生时,脑中本来没有知识、学问,也没有记忆,但是随着后天的学习,渐渐地会辨别事物的名字、形象以及数量的多少。然后,又进一步做出诸如──‘这对我有没有好处?对我好不好?’、‘谁是爱我的?谁是不爱我的?’、‘我喜欢什么?不喜欢什么?’等等价值判断。而且在长期社会化的过程中,为了让周遭的人所接纳,也渐渐学会了抹灭自己真正的声音,掩饰自己真正的感情。

于是,口是心非久了,连自己真实的感觉都无法体会,也失去了辨别事物真相的能力,身心往往处在无法主宰、无法掌控的情况之下。

真正的自我,应该是能够主宰自己,能够差遣、调配、控制自己的身心活动,自己能够做得了主,这个才是自我。应该要向东走,就不会往西去;能够主宰自己的双手去救人、助人,而不是杀人、打人;也能够主宰自己的心,让它生起惭愧心、谦虚心,而不是骄傲心、自大心。

可是,我们往往易受环境影响而转变,随着环境而动摇,以佛教的说法,那是随‘业力’而转。‘业力’简单的说,就是过去的无量世,一生一生所做的一切善、恶,在现世得到的一切结果。

我相信任何人都不希望自己变成环境的附属品,都希望做一个能够主宰自己的人;也就是不要随着业力而转,这就要靠愿心和愿力来转变。否则只有随波逐流,随着环境的‘风’在转,随着别人的脚步起舞,成为环境的附属品,而不是转变环境的人。

尽心尽力做自己能做的,学自己应该学的,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,尽量的付出,从中不断的修正自己,这就是找回自我最好的方法。 希望大家,也祝福大家:能够找回自己。  

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
圣严法师文章列表

修行人就要修到心灵不死

不论你学这八万四千法门哪一法门,但这有个前提。什么...

如何圆满布施波罗蜜

我们要圆满布施波罗蜜,不是在外境上修,而是要修这颗...

学佛的人,最怕的是「放不下」

学佛第一个观念,就是 永远不去看众生的过错 。看众生...

心中有挂碍,要变第一也难

我曾经在电视上看奥运转播,在一场游泳比赛里,有位俄...

在生命轮回中,你的心是变来变去的

所有的烦恼有一个中心点,就是自我意识。我们在刚开始...

烦恼痛苦的根本原因

欧洲有一位著名的音乐家舒伯特,有一天正在作曲的时候...

芸芸众生哪个不是为了躯壳而忙

我们凡夫都有身见,执着这个色身是我,执着得要死,身...

【推荐】应该怎样观察我们的色身

我们的生命是没有开始的,要是说生命有开始,那生命就...

圣严法师《海面无风不起浪-心与事合一》

当我们用心用到心与事合而为一时,已经是心外无事,事...

圣严法师《过去已成过去》

曾有一位日本老太太已经八十岁了,每次来见我,总要拿...

父母该如何培养孩子

问: 望子成龙,望女成凤,是父母对子女的期望,父母...

圣严法师《慈悲他人的方法与智慧》

我常说:以智慧处理自己的事,用慈悲对待别人,一般人...

心力跟地藏菩萨妙定相合,所求之愿都能满足

你得至心念地藏菩萨,把自己的心跟地藏菩萨的心转成一...

人体七个器官最怕冷

寒冷的冬天一来临,对全身器官都是一次全新的考验。面...

唯一要担心的就是我们心是否清净

《维摩经》上面所说的,若菩萨欲得净土,当净其心,随...

忏悔,有三种力量现前

很多学佛人纠结于自己业障深重,其实顺逆皆方便,就看...

功名威赫归掌上

布袋戏的历史起源有一则动人的故事。相传在明朝,有一...

念珠有哪些意义

佛教中的念珠即以线贯串一定数目之珠粒,于称名念佛或...

是否适合做夫妻的10个标准

现如今,婚姻的可靠度似乎越来越低,离婚率高居不下。...

真我与假我

生活中,我和许多人一样,总是惯于从身外寻找参照物,...

能如是者,寿已尽则决定往生西方

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印光大师有一篇开示《与方圣胤居士...

呆若木鸡的精神

佛陀教化世人的方法很多,所以有御马的说法。在《杂阿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