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佛文库-中国校园网

苦难轮回不堪 心灵深处探求解脱

证严法师  2014/01/05  繁体字  大字体  护眼色

苦难轮回不堪 心灵深处探求解脱

在人生过程中,最重要的就是「一念心」,也就是观念要正确,能够如此,道路就不会有所偏差,否则,理想的目标就很难达成。有句话说:「差毫厘,失千里」就是在于一念心,即是观念的掌握。

就如释迦牟尼佛在未出家前,他身为太子,可以享受天下之乐,备受国王的疼爱、姨母的呵护及全国人民的敬爱。他所过的是如此多彩多姿、多富有的人生!但对有智慧的人而言,这种生活并不是他所要求,他看到人生的老、病、死种种无常变化,会让他去思考及追求真理,这就是觉者与普通人不同的地方。

一般人容易受环境左右而沈迷在纸醉金迷的享乐中,只顾着自身的娱乐,不会想到别人所感受的苦乐,只有自己、没有别人,这就是凡夫。悉达多太子则不然,他在愈享受的环境中,愈会考虑到天下众生的种种问题。除了老、病、死的痛苦外,当时印度还有人为的四姓阶级之别,他也觉得很不平等。另外,还有贫穷、苦难的人生悲剧,以及水灾、风灾、旱灾等天然灾害,像这些社会人为及大自然的环境变化,没有一样不萦绕在他的脑海中。

苦难轮回不堪 心灵深处探求解脱

如何才能解决人生的问题?有天,太子终于向父王提出要出家修行的请求,这对国王而言,真是件晴天霹雳的打击。自从太子出世,阿私陀仙就已经预言,将来太子如果在家,长大后就能接掌王位,甚至能成为转轮圣王,统领天下,假若太子弃俗出家,将来就会修成正等正觉,成为人天导师。

国王听了这些话忧喜参半,喜的是,他所期待的是太子能承续王位、统领天下;忧的是,虽然修得无上正等正觉,成为人天导师也是好事,但他还是很担心儿子会出家。这个心结一直存在他的心里,直到太子十九岁时提出想出家的意愿,国王还是很震惊。

国王告诉太子:「国家、社会将来都要靠你去领导,你怎么能一走了之?而且国王的地位如此崇高,将来领政后,你大可自由地发挥济世救人的心愿。」太子却说:「人生,只要是有物质、有形的东西就很难改造,何况生、老、病、死种种苦难的循环,并不是改造环境就能解决。」国王又说:「你舍得父母?舍得耶输陀罗和罗侯罗?」太子回答:「世间的情爱要割舍当然很难,但是父王,您要是能帮我解决心中的问题,我就可以不出家。」

国王就问:「你有什么不能解决的问题?」太子回答:「父王如果能让我『不老、不病、不死,没有爱别离苦』我就放弃修行的念头。」国王无奈地说:「这是不可能的事!年龄会随着岁月而增加,哪有不老的人?尤其人的身体,不一定是老才会生病,不管金枝玉叶或是贫穷的人同样都会生病,我自己也不例外,再说有朝一日我也一样会死。」

太子就说:「对!不只是父王会如此,人人也都会经历这些痛苦,就像我现在想要出家,父王您这么不舍,生离是苦还有更苦的死别,人生诸多苦难要如何解决?」国王听了,知道自己根本无法帮他解决这些事情。太子又请求:「父王,您这么疼爱我,也无法帮我解决这些事,而种种苦难的轮回却是苦不堪言,所以我一定要从心灵深处去探求真理,解脱一切苦难。」

心念坚固不移 克服困难障碍

太子的心意任谁也无法移转,终于克服重重难关出家。悉达多太子当时若不是心念坚固,勇于克服一切障碍,哪有现今的人天导师、四生慈父。

太子历经种种严苛考验、修证后,把自己所体悟的真理,以浅显易懂的教育化导于人间,比如:教人「守五戒」─不杀生、不偷盗、不邪淫、不妄语、不饮酒,可保住人身;行「十善」则可生天道;若以「八正道」去除无明、习气则可渐入圣道;行「六度」则能超越生死,转凡入圣。

人生需要有正念、正见的引导,佛陀的睿智可以引人向善,使人得到真正的幸福圆满,日常生活中,心念的方向要时时掌握好,才能向我们所追求的目标勇往精进。

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
佛教故事文章列表
证严法师文章列表

生命的真相是什么

生命的真相是什么?生命不过是灵魂随业流转而不断生生...

早一点认命,才可能早一点上路

我们讲到十二因缘,佛教的生命观,它是建立一个无量生...

古人发心出家必矢志参学,因为有此三件觉悟

古人发心出家,必矢志参学。由痛念生死事大,无常迅速...

出家人在生活中如何运用善巧方便

问: 出家人 在现实生活中如何运用善巧方便? 慧律法...

圣严法师:关于轮回投胎的问答

(一)问:人类死了,当真还有转生的机会吗?有什么证...

剃发出家应具备哪些条件

佛法大海,渐次而入。从皈依三宝,到发心出家,经过剃...

生死是一念妄心捏造出来的

如劳目睛,则有狂华。 讲出一个譬喻说,为什么有些人在...

出家人吃饭为什么用钵

钵,又称钵多罗、钵和兰等,是出家人常持道具之一,一...

净宗祖师--永明延寿大师

各位有缘,大家吉祥。今天讲的这位大德,想必诸位都过...

弥勒菩萨应身——傅大士的故事

傅大士,齐明帝时东阳郡人。父名宣慈,母王氏,世业为...

成为内外都成熟之修行人

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,有一日,佛陀告诉比丘们:...

以宽容姿态看待不公平

一位著名的作家,出身极其穷苦,他的成功乃从艰苦卓绝...

获得财富的原因是什么

《法华经》法师功德品曰:资生业等,皆顺正法。智度论...

【推荐】留一只眼睛看自己

忙碌并没有错,因为忙碌而迷失了自己,那就有点不对头...

老吾老以及人之老,幼吾幼以及人之幼

七七事变后,全面抗战爆发,整个中国陷入了战争之中。...

李连杰:抛弃自我中心

我8岁的时候开始练武术,11岁开始连续拿了5年的冠军。...

宏海法师:灵光寺舍利塔开示

佛舍利的缘起(上) 好,阿弥陀佛,各位我们现在,在...

惟贤长老《儒释道三教文化各有特点》

我今天来到这里(三学书坊),很高兴,为什么?这里有...

【推荐】调伏悭贪得殊胜妙果

佛陀曾有一段时间住在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(又称竹林精舍...

慧律法师《净土圣贤录易解》

《净土圣贤录易解》序 净土法门 三根普被 佛不诳语 祖...

今生脾气大,前生是做什么来的呢

我们人,就好像虚空中一粒微尘一样。这粒微尘忽高忽低...

宏海法师:八大人觉经

(第一讲) 好,各位有缘,请大家合掌。 南无本师释迦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