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佛文库-中国校园网

不良的心理影响寿命与健康

2014/01/28  繁体字  大字体  护眼色

不良的心理影响寿命与健康

长寿的人情况不一,有的吃素,有的喜荤;有人高学历,有人低文化;有的好动,有的好静;有的烟酒不沾,有的烟酒不离……但他们往往都有一个共同点,那就是大度能容,胸怀宽广,讲究恕道。

每个人在生活中都难免受到内心的伤害,不少会怀恨在心,进一步可以图谋报复,以牙还牙。作出这样的反应似乎是“理直气壮”,是为了拒绝伤害。其实恰恰是接受了伤害——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。小肚鸡肠的人,甚至把别人的成绩也看成对自己的伤害,怒火中烧,寝食难安。

从健康养生角度看,怨十艮、气恼、恚愤、炉嫉,都会影响身心,后果严重。古代一位高僧讲过一个故事,有位哺乳的母亲,经常和丈夫吵架,常常是一边奶孩子一边吵骂不休。后来这孩子身体极差,肠胃一直有毛病,不久就夭折了。原来正是这位母亲长期争吵吵出了“毒奶”。孩子吃多了这种“毒奶”因而早夭。可见极度不良的心理状态可严重影响到生理机制,其危害之烈,也已为现代医学所证实。

所谓大度能容,就是能原谅、饶恕他人的过错。饶的原意是土地丰厚,引伸为心地宽广,不去念过多的恩怨。给他人以宽余,同时自己也海阔天空,客观上也避免了“冤冤相报”的更大伤害。

如心二字合为恕。恕的意思是以己量人,就是以己之心推想他人之心,充分站在他人立场将心比心。孔子说: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。”讲的正是这种恕道。扪心自问,一生一世,我们又何曾没有伤害过别人?自己冒犯了别人,是不是很需要对方原谅?

寿高命长的人,大多以慈悲为怀,善待他人。对别人的成就不是妒嫉而是欣赏;遇到伤害,不急不恼,与其说是不与别人计较,不如说是不与自己计较;与其说是宽容了别人,不如说是宽容了自己。孟子也说过这样的话,有人冒犯我,一定是我有所不仁、不义、无礼的行为。

心情会影响身体,不同的人吃同样的食物,未必都会得病。在河南林县,食道癌的罹患率是全世界最高的,因为他们吃腌菜,一种没有放盐腌三个月以上、最后都发霉了的菜,他们认为味道很好。大家都吃同样的东西,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得食道癌。问当地的居民,得病之前,若为某一件事特别生气,这喉咙就不舒服了。

起心动念会影响生理,所以也是促成病的根源,而哪一种情绪对身体最不利呢?一个人如果压制自己,没有发挥自己的特长或个性的话,情绪上一定很不愉快。尤其是东方人比较保守,父母望子咸龙、望女成风,有很高的要求,若子女对某行不感兴趣,但父母认为很好,一定让子女学某行。在这种情形下,你不能发挥自己的特长,也许表面上看起来很成功,但心理上并不满足,因为这不是你的兴趣。

有位医生,专门研究心理治疗癌症的方法。他举例子:一位非常成功的律师,有三个可爱的孩子,太太也很漂亮,他却得了脑癌,医生表示不能开刀,他就去找心理医生。他跟心理医生谈了之后,心理医生发现:太太是他母亲找的,律师是父亲逼他做的,而他的兴趣是音乐。因为父亲是律师,要他继承工作,所以表面上看起来他很成功,但并不是他想要的生活。心理医生说:“你不如过自己的生活,因为你死了不是等于什么都没有?”在这种情形下,他放弃了律师的工作,开始学音乐,后来他加入交响团,而脑癌没有治疗就自动消失了。这当然只是一个例子而已。

心理专家对于心理养生提出以下几点:

第一,以善良为营养素。人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到身体的损益存亡。很多养生学家提醒人们要“,滇微”,一切从小做起,对身体有益的事就做,不利则不做。身体虚弱的人,每养一份精神便可多增一份生机。心存善良的人会始终保持泰然自若的心理状态,这种心理状态能把血液的流量和神经细胞的兴奋度调至最佳状态,从而提高机体的免疫力。

第二,以宽容为调节阀。人在社会交往中,吃亏、被误解、受委屈的事总是不可避免的。面对这些,最明智的选择是学会宽容。一个不会宽容,只知苛求别人的人,其心理往往处于紧张状态,从而导致神经兴奋、血管收缩、血压升高,使心理、生理进入恶性循环。学会宽容,就会严以律己、宽以待人,这等于在自己的心理上安装了调节阀,可以及时排泄掉愤怒、仇恨、委屈等不良情绪。

第三,乐观是不老丹。常言道:“夫有不测风云,人有旦夕祸福。”面对逆境,尤其要保持乐观。

第四,淡泊是免疫剂。淡泊,即恬淡寡欲,不追求名利。著名作家冰心认为“人到无求品自高”。有了淡泊的心志,就不会在世欲中随波逐流、追名逐利,就不会对身外之物得而大喜、失而大悲。

有偈曰:

天天微笑容颜好,

七八分饱人不老。

相逢莫问留春术,

淡泊宁静比药好。

名场利场无非戏场,

上场下场都在当场;

善报恶报循环果报,

早报晚报终究要报!

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

自心是最究竟的佛国

修行人一定要好好地庄严自己,因为清净刹土不在别处,...

谁能调伏众生的心

一天,四众弟子、诸大国王、臣民在舍卫城给孤独园中,...

睡眠与健康

睡眠好坏与身体健康息息相关,有很多人失眠,也有很多...

达照法师:开心与关心

每个人的心灵都像天空一样清净空灵,但受到了后天遭遇...

净界法师:一心三观

那么怎么样从第六意识的如理的思惟、想象来改变我们过...

戒杀跟施食是佛教的长寿无病法

我想,布施食物,《金光明经》说,经常布施食物,施食...

道证法师:动物的坟墓鬼屋

人有时很奇怪,假如知道某人有病,即使是亲人,也不敢...

如何理解「直心是道场」中的「直心」

问: 如何理解直心是道场中的直心? 大安法师答: 直...

学佛从皈依三宝开始

我们学佛要从皈依佛法僧三宝开始。 皈依是什么意思呢?...

早晚课诵的功德利益

佛教传入中国已经两千多年,但是出家和在家的佛门弟子...

良言一句三冬暖

春回大地,百花竞秀,万物复苏,欣欣向荣;喜逢新春佳...

成功的捷径在于发现自己的优势

想成为大树,就不要和草去比。短期来看,草的生长速度...

圣严法师《使得十二时》

有一僧问赵州从谂禅师:十二时中如何用心?赵州说:汝...

念佛和诵经前是否应先上香

问: 念佛号和诵经前是否上香?如果时间紧先不上香,...

中峰大师禅诗百首欣赏

01 尘沙劫又尘沙劫,数尽尘沙劫未休。 当念只因情未撇...

感化的教育

有一位安养比丘尼,住在一座寺院,平常待人慈悲,对人...

华严大士赞叹净土法门

宋代长芦宗赜禅师,他是禅宗的大德,这个长芦宗赜禅师...

打开生死痛苦之门

什么是痛苦之门呢?《楞严经》讲主要就是我们攀缘的心...

爱孩子就让他少看电视

英国心理学协会的合作人阿里克希格曼博士23日建议,...

初学净土法门从哪儿入手

问: 法师,对于初学者,尤其是想修净土的人请您给一...

佛陀遭诽谤的因果故事

释迦牟尼佛在世时,有一天正坐在法座上给弟子们说法,...

太虚大师《佛七开示录》

第一日、大师开示云:念佛七以弥陀经中有:闻说阿弥陀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