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佛文库-中国校园网

曲折也是一笔财富

2014/02/02  繁体字  大字体  护眼色

曲折也是一笔财富

宋代诗人杨万里曾在《过松源晨炊漆公店》诗中写道:“莫言下岭便无难,赚得行人空喜欢。正人万山圈子里,一山放出一山拦。”这首诗歌告诉我们人生的过程就像下山一样,走过一山总会有另外一座山拦在我们的面前,我们只有克服种种的曲折和磨难,才能最终迎来峰回路转、柳暗花明的转机。

人生的过程其实是一个曲折前进的过程。一生中能够处处一帆风顺的人毕竟是少数,对大多数的人来说,在人生的任何阶段都有可能遭受曲折和磨难的考验。相对于成功而言,生命中的曲折的确是令人生厌的,但是不管你是否喜欢,曲折随时都有可能伴随着你。其实,人生遭遇一些曲折并不是一件坏事,很多时候,曲折还是上苍赐给我们的一笔财富。

人生如山石的棱角,少不了磕磕碰碰,在磕碰的曲折中,生命的意志得到了锻炼,生命的潜力得到了发掘,生命的激情得到了张扬。虽然,有时曲折会抹杀希望之火,但还是有很多的人在曲折中迎来了光辉、灿烂的黎明。众多闻名的历史人物告诉我们:曲折中可以造就人才,曲折中可以创造奇迹。

“世人皆醉惟我独醒”的屈原正是在被流放的曲折中才创作出不朽之作——《离骚》;“叹息肠内热,穷年忧黎元”的杜甫正是在“安史之乱”中孕育了许多我们熟知的诗篇;怀着“宁可前进一步而死,不可退后一步而生”信念的玄奘大师,冒着九死一生西行求法,为中国佛法的弘扬建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;高唱“扼住命运咽喉”的贝多芬也正是在双耳失去听觉的曲折中,谱写了雄浑悲壮的《命运交响曲》;梵高,在失去亲人与朋友理解的孤寂曲折中焕发出绚烂的生命之光,火一样的《向日葵》开放了几百年,经久不衰。

曲折,其实也是一种美丽。 “间关莺语花底滑,幽咽泉流冰下难”,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对音乐曲折委婉的传神描写;“今日一山明日一洞,八十一难在其中”,是明代吴承恩对小说情节曲折动人的生动刻画;“好事多磨”,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对事物总是在曲折前进的朴素回答。

成功是令人振奋的,但曲折也未必就是失败。人的一生,总有许多困难、坎坷,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,曲折是不可避免的。“阳光总在风雨后”!曲折的人生才是真实的、精彩的。“梅花香自苦寒来,宝剑锋从磨砺出!”只有不断的经历磨练才能塑造一个纯真的自我,一个坚强的自我。

“月有阴晴圆缺,人有悲欢离合”,这是亘古不变的自然规律。事物总是在曲折中前进的,苦难总是伴随着人生,也正是这些曲折中的苦难与苦难中的前进锻炼了人的意志,造就了人积极向上的精神;另一方面,曲折也是对我们的一种考验。孟子曾说:“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劳其精骨、饿其体肤、空乏其身,行拂乱其所为,所以动心忍性,增益其所不能……”由此看来,一个人能否经受住曲折的考验,是一个人将来能否成就大事的关键。

正因为人生有曲折,我们才能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历曲折的经验教训,从而尽可能地避免在人生道路上走弯路。同时,经历了曲折的考验,才使我们更加珍惜战胜曲折所取得的来之不易的劳动成果,这就是曲折给我们所带来的精神财富。

少欲知足心常乐

中国有句俗话叫“知足常乐”。佛教的理想是“不计众苦,少欲知足”。孟子有一句话“养心莫善于寡欲”,意思是说希望心能够正,欲望越少越好。他还说:“其为人也寡欲,虽不存焉者寡矣;其为人也多欲,虽有存焉者寡矣。”欲少则仁心存,说明了欲与仁之间的关系。

自古仕途多变动,所以古人以为身在官场的纷华中,要有时刻淡化利欲的心理。利欲之心人皆有之,甚至是生亦我所欲,所欲有甚于生者,这当然是正常的,问题是要能进行自控,不把一切看得太重。到了接近极限的时候,要能把握得准,要能跳得出这个圈子,不为利欲之争而舍弃一切。

怎么才能使自己的欲望趋淡呢?“仕途虽纷华,要思泉下的况景,则利欲之心自淡。”常以世事世物自喻自说则可贯通得失。比如,看到深山中参天的古木不遭斧斫,葱茏蓬勃,究其原因是他们不为世人所知所赏,自是悠闲岁月,福泽年长,方信人是福人;看到天际的彩云绚丽万状,可是,一旦阳光淡去,满天的绯红嫣紫,瞬时成了几抹淡云,古人就会得出结论道:“常疑好事皆虚事”。中国的古代,自汉魏以来,高官名宦,无不以通佛味解佛心为风雅,可以在失势时自我平衡,自我解脱。

人生在世,除了生存的欲望之外,还有各种各样的欲望,自我实现就是其中之一。欲望还在一定程度上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动力,可是,欲望是无止境的。欲望太强烈就会造成痛苦和不幸,这种例子不胜枚举。因此,人应该尽力控制自己过高的欲望,培养清心寡欲,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。

洪应明在《菜根谭》中主张:“爵位不宜太盛,太盛则危;能事不宜尽华,尽华则衰;行谊不宜过高,过高而谤兴而毁来。”意思是指官爵不必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,否则就容易陷入危险的境地;自己得意之事也不可过度,否则就转为衰败颓落;言行不要过于高洁,否则就会遭来诽谤或攻击。

同样道理,我们在追求快乐的时候,千万不要忘记乐极生悲这句话,只有适可而止,才能掌握真正的快乐。大凡美味佳肴吃多了就如同吃药一样,只要吃一半饱就够了;令人愉快的事追求太过则会成为败身丧德的媒介,能够控制一半才是恰到好处。

所谓“花看半开,酒饮微醉,此中大有佳趣。若至烂漫酰酮,便成恶境矣。履盈满者,宜思之。”意思是说,赏花的最佳时刻是在鲜花含苞待放的时候,喝酒则是在半醉半醒的时候感觉最佳。凡事只有达到七八分的时候才有佳趣产生。正如酒止微醉,花看半开,那么瞻前就会大有希望,顾后也没有断绝生机。只有这样,自能悠久长存于天地珍域之中。

又如:“宾朋云集,剧饮淋漓乐矣,俄而漏尽烛残,香销茗冷,不觉反而呕咽,令人索然无味。天下事率类此,奈何不早回头也。”痛饮狂欢固然快乐,但是等到曲终人散,夜深烛残的时候,面对杯盘狼藉必然会兴尽悲来,感到人生索然无味。天下事莫不如此,为什么不及早醒悟呢?

常常看到有些人为了谋到一官半职,请客送礼,煞费苦心地找关系,托门路、机关用尽,而结果还往往与愿相违;还有些人因未能得到重用,就牢骚满腹,借酒消愁,甚至做些对自己不负责任的事情。凡此种种,真实太不值得了!他们这样做都是因为太看重名利,甚至把自己的身家性命都压在了上面。其实,生命的乐趣很多,何必关注功名利禄这些身外之物呢?少点欲望,多点情趣,人生会更有意义。更何况该是你的跑不掉,不该是你的你争也争不来。

因此,注重中庸并保持淡泊人生、安乐知足的心态,才能使自己体会出无尽的乐趣,达到人生的理想境界。

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

如何克服修行中的障碍

我们凡夫修道,业上没障碍是办不到的,从我们多生以来...

违缘很多是不是学佛没加持力

平时总听人抱怨:我学了这么多年的佛,可违缘很多,是...

做人难,人难做,难做人

做人难,人难做,难做人,这是经常听到一般人慨叹的话...

把障碍变成修行的助缘

为了修行,向寂静迈一步的功德是不可思议的,能积累很...

人这一生不必太较真

人生不过几十年,快乐是一天,不快乐也是一天,何不让...

星云大师:从善如流的性格

有一天,从高雄回山,依空法师同行,途中他忽然问我:...

两种不同的成熟

树上有两枚果子,一枚青涩的,一枚成熟的。 成熟是不...

站不住时,再勇敢一点

脆弱得感觉自己站不住的时候,告诉自己再勇敢那么一点...

道源法师:在家菩萨戒本释义

在家菩萨戒本释义缘起 南投县埔里镇之佛光寺,为满该...

佛菩萨为什么不以神通度众生

问: 佛菩萨为什么不以神通示现世人,引起世人的信仰...

知足少欲的功德

何人稍财能知足,彼者财富用不尽, 若无知足求财者,恒...

勿睹他妻室,起贪思不净

勿睹他妻室,设观如母女。姐妹想随年,起贪思不净。 首...

生死事大,无常迅速

永嘉玄觉禅师往曹溪参访六祖惠能,振锡扬瓶,绕祖三匝...

佛门里为何把酒列为重戒

酒类的香味引起了人的烦恼和坏的毛病,甚至更坏事情都...

念《地藏经》是否会招来孤魂野鬼

问:师父,听说经常抄写和念诵《地藏菩萨本愿经》会招...

研读经教时,需要注意什么

原文: 看经须是周遍广博,方得融贯,不致偏执。盖经有...

佛书、善书与邪书的概念与辨别

佛、法、僧三宝,是我们皈依的对境。三宝可以帮助达成...

星云大师《八大人觉经十讲》

第一讲 八大人觉经的概述 我很欢喜把这一本佛教入世应...

同理万物茹素护生

1月19日的志工早会上,证严上人感恩地说,岁末年终之...

想要成就,就一定要具足出离心

所有的大乘佛教徒,如果想要成就,就一定要具足出离心...

五台山故事:掉队的罗汉哪去了

明朝,五台山万寿寺方丈志诚法师与三宝弟子经过千辛万...

星云大师《为残障者祈愿文》

慈悲伟大的佛陀! 今天弟子带着沈重的心情告诉您: 您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