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佛文库-中国校园网

历险思佛悲愿深

2014/02/03  繁体字  大字体  护眼色

历险思佛悲愿深

前些日子遇了一小难,爬山登陡峭石级的时候滚落了下来,蒙佛加佑只是手指脱臼,并无大碍。但遇险过程中那刹那间面对生死时的惊恐无助却让我触动很深,反思良久。

通过这次历险,我才知道,死亡对于无知的人类来说是一个“异境”,谁都不能说自己懂了。无论平时自认为对生死多么清楚明白,面临死亡的第一念,人的潜意识、深层习性、第一条件反射都是救人和求生,想都不想极乐世界,佛号在千钧一发的时候根本不在脑子里……

这也让我想起身边的一位佛友:一位遗书写过、往生送过、无常深刻思维过、助念参加无数的老修行(还是领导),轮到自己患了晚期癌症,被医生宣判死刑时,所作所为却完全不是他平日冷静的样子。

他连同他那个身经百战的佛化家庭举止大异,住在医院都不想离开,尽其所能地使自己多活一天是一天,对尘世的贪恋、对生命的执著怕是比一般人更甚。

这位研习经典20年,半辈子送往生、在死亡中历练穿越,骂别人不懂无常,对净土法门虔诚信仰的众人追随的楷模……让人想破了脑袋也想不出他错出在哪儿了。

于是莲友们下定论说,他平时都是在演戏,死亡来临才验证出学佛的真假。下了定论的我们,便坚定不移地认为我们都比他强,真心的、真诚的、一点点都没有怀疑地认定自己肯定是大丈夫,肯定是信愿具足的。

其实,我们都是没有历练的傻子。

就我来说,当死亡迅疾到来、千钧一发的时刻,阿赖耶识所支配的一切思想和举动都是——“活命”。即便是死慢慢来,有思考的余地,世间的爱别离也会一步一步吞噬人的勇气,让人痛苦的时候想往生,让人舒缓过来又迟疑地不想往生。

这哪里配称为“修行人”啊,找不到修行的功夫在哪里,仅仅配称一个“念佛人”而已。

通过自己的这次历险,我对死亡有了重新认识:“老修行”并没有演戏,也不是假学佛——即便是学佛人,畏惧死亡都是特别特别正常的心理。

我以为我懂了,可是死亡真的来了,脑子一片空白、如同白痴,和从前对死亡的摸触、体验完全不是一回事。

我对那位老修行忏悔说,我以为我懂了,其实我什么都不懂。

老修行还有他的家人也说,我们也以为我们什么都懂了,其实不懂。

笼外看老虎的人,穷其想象也体验不出笼内面对老虎的恐惧。

可怕的事情原来那么多,往生的障碍原来那么多……

想透了,忽然就不怕了——我们都是大白痴,佛的工作,原来是管我们这些“白痴”的。

也因此更加深刻体会了善导大师的两种深信:一者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,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,无有出离之缘;二者决定深信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,摄受众生,无疑无虑,乘彼愿力,定得往生。平日里潜意识里我们总自以为自己还不错啊,我在行善,我在念佛,怎么也该称为“善男子”、“善女人”了,善导大师在这里让我们深刻体会到自己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。别再执著自己是善人了,放下那一点点善,我们无始劫来一定做了很多善很多功德,可是我们了生脱死了吗?没有!我们是恶人,而且是罪大恶极之人,只有把自己的力量彻底放下了,我们才能心甘情愿地去靠倒,彻底靠倒佛力。

乘佛愿力,定得往生。如何乘佛愿力,在这里不是“我”要做什么阿弥陀佛才能让我往生,因为我们无法想象我们什么都不做是一种什么样的概念,我们总习惯于去思维我要达到一个什么条件才能往生。用印光祖师的话说:自有什么力,全体是业力!就是要我们放下对自力的执著,彻底地靠倒在阿弥陀佛的大悲愿力上来。

把我们非要怎么样才行的一个心歇下来,真正歇下来去体验接纳阿弥陀佛无时无处不在的如大地般的承载力,如虚空般的融摄力,体验众生与阿弥陀佛如鱼居海的关系(我们的举心动念、言语造作无不在阿弥陀佛的心海中),让我们真正心安下来。狂心顿歇,歇即菩提,净土法门也有净土法门的歇心,歇我们的妄想、分别、对立,歇我们对自力的执著之心。

真的歇了心,真的全身心靠倒了阿弥陀佛,我们的身心会柔软安住,因为在阿弥陀佛愿力的摄受含养下能使我们不断消解自己的对立、分别、执著,能使行人无边业障渐渐消除,无量福慧冥冥增长,也真正是“以果地觉作因地心”了。我们会自然而然地欢喜主动地去行善、持戒、念佛、往生。

尽管临终会有八万四千的对境,尽管临终人有八万四千种的情态,慈悲的阿弥陀佛,都有他八万四千的对治。

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
佛教故事文章列表

「净土四信」是每个净业行人的必修课

信娑婆世界是苦 首先是信此世界是苦。信我们所处的这个...

【推荐】佛说阿弥陀经

如是我闻。一时佛在舍卫国,祇树给孤独园。与大比丘僧...

真正能往生的人为何寥寥无几

问: 现在全国有很多居士在念佛求往生,为什么真正能...

大安法师:西方净土的成立原理

净土宗经典对西方净土成立的原理与相状,有着虽简约但...

能去极乐世界,你还有什么舍不得的

只要能到极乐世界,将来一定可以得到不退转,但是最好...

一息不来,即属后世

一息不来,即属后世。此时纵才高八斗,学富五车,亦无...

修净土法门要发起出离心

没有体悟到无我(大乘中观学派称之为空性)的人是极苦...

海涛法师《关于念佛与往生的问答》

1.淫欲不断,可否带业往生? 答:往生净土是佛的愿力...

以德报怨,化敌为友

卡尔是一位卖砖的商人,由于另一位对手的竞争而使他陷...

永远对工作保持热情

一个在路边卖饭盒的男人,由于没有文化加上听力视力都...

别想了,快去做吧

一位老教授来学校做演讲,礼堂座无虚席。老教授的一生...

印光大师痛斥弟子少管闲事

马契西居士对佛法深信不疑,对印光大师更是佩服得五体...

财布施与法布施为什么要相结合

菩萨如果你在行菩萨道的时候行菩萨道呢,六度万行以布...

彻悟大师《念佛伽陀教义百偈》

一句弥陀,我佛心要,竖彻五时,横该八教。 一句弥陀...

太平间是我们最好的大学

问: 弟子经常要路过太平间,就感觉害怕,请法师开示...

佛有三不能

禅师元圭说佛有三不能:一不能即灭定业;二不能化导无...

施食功德那么大,为何不做呢

慈悲最有力量,慈悲最快乐!举手之劳,几滴水,乃至一...

如何消掉业障

消业障在佛法当中也算一个重要的科目,但是我们要有一...

把每一天当作最后一天来活

据说,在这世界上,每天有36.5万人诞生,有15.5万人停...

梦参老和尚:如何面对满口佛语却言行不一的朋友

问:长老慈悲,弟子有一些朋友,总是满口的佛语,但是...

做不到通身靠倒,这样的状态要如何打破

问: 弟子目前状态是这样的:说我信吧,却做不到通身靠...

大安法师:信愿坚固

印祖说,所遗憾的是自己的色力衰弱,身体不好,力量不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