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佛文库-中国校园网

财布施与法布施为什么要相结合

梦参老和尚  2020/01/30  繁体字  大字体  护眼色

财布施与法布施为什么要相结合

菩萨如果你在行菩萨道的时候——行菩萨道呢,六度万行以布施为首。

第一个就讲舍,舍就是布施。布施首先就讲财,第一就财施。财施一定与法施相结合,财是世间,法是出世间。

如果不以法布施、不以财布施,你想入众生道里头度化众生,不可能,那就很困难了。如果不以法、不以财布施给众生,你很难得教化人,很难入到众生界里头。

因为要在众生界里头,不随五欲所转,就是不随众生的世间相,不跟一切众生一样地去轮回,那你得武装一下,那就很困难。

而“十财施大甲胄”,“胄”就是头盔,穿盔;“甲”是盔甲,有防范的意思,是形容。古来作战是顶盔掼甲,“胄”就是盔;又者呢,这外头是甲,内是胄,护心镜啊,防身的。形容词,形容菩萨在作财施的时候,你得有防范哪,别随众生的五欲把你转了。

你从最初发菩提心的时候,要发愿利益众生,那你把五欲得先除断——财、色、名、食、睡。同时,要超胜过一切声闻、一切独觉。不但给一切众生作福田,要会给声闻、独觉作大福田。因此呢,以下全讲菩萨乘,这叫“大乘大集”。以下专讲是菩萨法,一切的声闻、独觉,都应供养菩萨、承事菩萨。

这段经文,说菩萨如果你想菩萨道,你得行六度万行。六度是以布施为首的,第一个要财布施,其次就是法布施。

菩萨他多生累劫修行的,有福报,有财,还有法。光有财也不行,还得有法,要财、法二施。如果施舍点财,没有法布施,那你众生得不到实在利益。有法布施了,那众生就得到实在利益了,那离苦得乐了,他自己就有福得了,他就修福田了。

假使菩萨要到众生当中去,你得披盔掼甲,防范受到众生的伤害。这财施得穿上大甲胄,就是这样子意思。跟众生一样,但是你有防护,那就不一样了。怎么防护呢?你先把自己保护好,再去教化众生。用什么来保护呢?“甲胄”是形容的意思了,说作战上用的。

第一个,你不要被众生的染污所染污。你去转众生,不要被众生转,五欲得先断。你到众生界去化众生,那众生的染污把你染污到了,你把众生没化了,反叫众生把你转了。所以说法利益众生,就是法施。还得供上财物,这叫财施。

因为众生若没有钱,那是很痛苦的,衣食住行都没办法。菩萨第一个解决众生的痛苦,先解决物质,就是财布施。我们前边讲的十善业道,那是不清净的,里头夹着很多的污染。前头也讲布施,也讲财施,那不是清净心来财施的。

说此段经文讲的菩萨的财布施,是作为度众生的工具。说你一发心的时候,要发心行菩萨道,那你第一个就要财布施。在你财布施时候,你自己是除断五欲,财、色、名、食、睡,你都断了。

如果你自己财、色、名、食、睡没断,到众生当中去,那就被众生的五欲境界所转。你去度众生,没度了众生,而众生把你“度”了,你堕落去了。所以说在你行菩萨道财布施的时候,你自己得先断绝五欲。那不只断绝五欲,说尘沙的惑你也渐渐都断了,乃至登地的菩萨。

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
梦参老和尚文章列表

佛教徒不可欺骗蒙蔽共同财产

所谓欺罔共财,就是欺骗蒙蔽共同的财产。比如两人合伙...

持戒的功德为何超过布施

持戒跟布施有什么差别?两个都是修习善法。 我们这样子...

三种供养佛菩萨的方式

在《地藏十轮经》上,佛说能恭敬供养地藏菩萨摩诃萨,...

一个人福报大了,就可以让周遭的人得到功德

讲到影响世界各位要了解,什么叫空性,空就是这个世界...

【推荐】施三宝福田,所在常安乐,后当证涅槃

往昔,在释迦牟尼佛住世时,佛陀的姨母大爱道特地以金...

临命终时贪心是不可取的

若心中见识小,舍不得赈灾,亦须分与女儿、孙媳、孙女...

施比受更快乐

施比受更快乐!我们办公室的庞老师说过不止一次,因为...

人品即商品,人格即财富

人品即商品,人格即财富。一个道德败坏的人,不管是做...

这个功夫不要把它看简单了

我们是一个普通的清众,住在常住里,没有忏室、静室,...

持诵楞严咒能灭一切罪

【是故能令破戒之人,戒根清净;未得戒者,令其得戒;...

梦参老和尚:心经上的第一个字

《心经》上的第一个字就叫你观,观就是思惟,思惟就是...

在什么样的环境,就会受到什么样的熏习

你要想成道,想断烦恼;你想精进,想多念念佛、多拜佛...

为什么要在初一十五吃素

农历初一、十五,海洋潮汐的变化因月亮的盈亏影响而达...

好脸色是最难做到的孝道

《论语》里有个小故事。有一天,孔子的学生子夏问孔子...

为什么邪见的过失,比散动还严重

丑三、治失坏因 分二:寅一、明立定慧;寅二、随释此因...

南怀瑾:我每天晚上一定施食

我学佛几十年,这里的同学都知道,我每天晚上一定施食...

涅盘如熄火

古印度是个外道林立,思想发达的国家。有一天,一位异...

只要念佛仰凭佛力,这块业障大石头就解决了

首先看第一愿 国中无三恶道愿 :设我得佛,国有地狱、...

【推荐】12个经典禅意故事

【一】 禅师问:你觉得是一粒金子好,还是一堆烂泥好呢...

面对衰老的来临,修行人与世间人有天壤之别

人的一生,包括少年、中年、老年乃至死亡,其实是很好...

心外有法,生死轮回;心外无法,生死永弃

夫不体道本。没溺生死。处胎卵湿化横竖飞沈之类。于中...

改变你一生的一百句至理明言

1.择善人而交,择善书而读,择善言而听,择善行而从。 2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