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佛文库-中国校园网

忆念弥陀慈父

2014/02/15  繁体字  大字体  护眼色

忆念弥陀慈父

在很小的时候,我喜欢观看电视上播放的《济公传奇》,当时那个穿着破烂的疯颠和尚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,他不是板着面孔,一本正经地教训别人,而是与大家玩笑在一处,用十分幽默的方式教化世人,寓深奥的佛理于日常的生活事务之中,让世人受到启迪与感化。

外表疯颠,内心智慧的济公,常是一边四处游走,一边不忘喃喃念着南无阿弥陀佛,可见,在他放旷的遮掩下,始终将一句圣号持得绵绵密密,丝毫没有懈怠。那时,因为年龄小,根本无法知道济公口里念的是什么,只是感到非常的亲切,于是也经常一边走着,一边唱念着南无阿弥陀佛,当时感到非常欢喜,非常自在。

到了成年之后,一个偶然的机会使我与佛法相遇,那种命中注定的、必然的感觉直到如今仍是十分真切,感恩佛陀让我这样一个迷途中的人,找到了生命的依托。佛法是对九法界众生最至善圆满的教育,何其有幸在今生得遇,此诚不与一佛、二佛,所种善根,乃是在无量佛所种下了深厚的善根。

更加幸运的是,我又选定了最殊胜的净土法门深入修行。此时,我才明白了,那句南无阿弥陀佛的真意,原来是苦海中众生得救的慈航,是无量众生的指路明灯。当我再以至诚念诵阿弥陀佛的圣号时,一种暖流遍满全身,在心底升起一个声音:阿弥陀佛我们的慈父啊,此生誓将身命托付给您。源于这种对阿弥陀佛的深厚感情,我念佛经常得到殊胜的感应与无比的加持,当有佛友问我为何修行净土法门如此得力的时候,我会微笑着告诉他们,这是一种说不清的缘分,是一种无上甚深的宿命因缘。

近来读到《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》:“譬如有人,一专为忆,一人专忘,如是二人,若逢不逢,或见非见。二人相忆,二忆念深,如是乃至,从生至生,同于形影,不相乖异。十方如来,怜念众生,如母忆子。若子逃逝,虽忆何为?子若忆母,如母忆时,母子历生,不相违远。”

心中突然了悟,原来我一直念佛的方法暗合大势至菩萨所开示的法门,用的是所谓忆佛的方法。我们凡夫虽然对世间的事情十分的留恋,十分的执着,但对我们的慈父阿弥陀佛,却很难产生如此强烈的感情,这当中的原因很多,总的来说,不外深重的无明。我们都是在尘世中迷失的孩子,五欲六尘的迷幻性让众生沉醉不醒,忘却了了生脱死的根本大事,忘记了在极乐莲邦有我们的慈父在日日心念着他的赤子,希望孩子们想起回归的千年约定。可是,迷途中的孩子太贪玩了,也太痴迷了,他们忘记了慈父的召唤,更看不清自己所沉醉的红尘充满了危险与痛苦,“三界无安,犹如火宅”,醒来时是满身的疲惫,一心的伤痕,不要害怕,阿弥陀佛大慈悲父,在西方随时伸出他无比温暖的双手,接引他迷途知返的孩子!

阿弥陀佛对于皈投他的赤子,没有什么太高的要求,只要求他们看清尘世的迷幻,“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,如露亦如电,应作如是观。”当这个梦醒来的那一刻,众生不再沉迷,会毅然踏上弥陀救度的幸福大道。

阿弥陀佛对于皈投他的赤子,没有什么苛刻的条件,只是希望他们能时时忆念自己,将身命托付给他,因为阿弥陀佛是无比的慈悲与智慧,他开导众生,他的悲心无时不在系念法界众生,而如果众生不能时时忆念他,则不能相应。所谓感应,有感斯应,如磁吸铁。即使伟大慈悲如弥陀,也难以救助对他生不起信心,没有愿望皈投的众生,在不远的将来必将相会于但有诸乐,无有苦恼的清静世界,那个时候,是我们最幸运的一刻,是如囚得赦,如鱼得水,无数劫的沉沦得到最彻底的解脱与救度。

木鱼声声,佛号绵绵,是谁在忆念极乐莲邦的慈父——忆佛念佛,现前当来,必定见佛。去佛不远,不假方便,自得心开。如染香人,身有香气,此则名曰,香光庄严。

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

修净土者皆不妨一切世务,人何为而不修乎

原文: 譬如人入大城中,必先觅安下处,却出干事,抵暮...

益西彭措堪布:念佛警策讲记

示念佛切要 明 憨山大师 念佛求生净土一门,元是要了生...

修虽有三,成功则一

经云:一称南无佛,皆已成佛道。此言正因佛性,人人本...

阿弥陀佛的「诸佛称叹」愿

诸佛称叹愿:我作佛时,十方世界无量刹中,无数诸佛,...

播放念佛机播经机,度无形众生可以吗

问: 我们佛友都在家中二十四小时播放念佛机、VCD,开...

助念是往生最大的增上缘

弘一大师在《人生之最后》当中说道:吾人临命终时,乃...

为什么在娑婆世界修行一日胜过极乐世界修行百年

问: 《无量寿经》说:斋戒清净一日一夜,胜在无量寿...

妙莲老和尚:念佛就是消业障

念佛就是消业障。大智度论上有记载:一位菩萨深惧自己...

不观修寿命无常和轮回痛苦的过患

喜惑严重散乱时,未修无常轮回过, 恶业利刃轮自己,今...

形能守规则,心当然也守道

学佛道先要将威仪礼节这些根本学好,要改变世俗的不良...

高声念佛诵经的十种功德

《业报差别经》: 高声念佛诵经,有十种功德。一 能排...

摩利支菩萨的功德利益

摩利支菩萨,梵语Marici,也作摩里支菩萨、摩利支天、...

入清凉境除热恼心

在夏三月中,夏至一过便是一年中最炎热的三伏天了。人...

天无绝人之路

老和尚问小沙弥:如果你进一步则死,退一步则亡,你应...

古大德持诵《阿弥陀经》的感应

天乐迎空 在宋代有一位唐世良居士,他以诵《阿弥陀经》...

念佛法门修学次第

我们大多数修念佛法门修行的多,为什么呢?易行,容易...

修忍辱并非仅是忍受别人的侮辱

忍辱分为三种:忍受他人恶行的安忍、忍受修行正法之苦...

不做别人嘴巴的奴隶

有一天,佛陀行经一个村庄,一些前去找他的人对他说话...

经常念佛的十大好处

(一)未进入佛门的凡夫俗子,不分男女老幼,经常口念...

圣严法师《为磨练自己而工作》

青年朋友乍入职场,年纪轻没有经过磨练,比较缺乏耐心...

大智慧人,深悟唯心,必勤念佛

【原文】: 天地万物。皆有始终。有形象。有方隅。有分...

在生气时,自己照照镜子

当愤怒生气时,拿出镜子看看自己,这时的你一点都不可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