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佛文库-中国校园网

大智慧人,深悟唯心,必勤念佛

蕅益大师  2020/08/13  繁体字  大字体  护眼色

大智慧人,深悟唯心,必勤念佛

【原文】:

天地万物。皆有始终。有形象。有方隅。有分剂。唯心识无始终形象方隅分剂。故曰觅心了不可得。心了不可得。而天地万物无一不唯心矣。然我法二执不破。则唯心唯识之理不彰。心识之理未明。则因果感应之妙。不能如指诸掌。故华严云。应观法界性。一切唯心造。

观经云。深信因果。不谤大乘。夫心犹金也。十法界因果。犹种种庄严器具也。然天下容有不造器之顽金。断无不造十法界之顽心。纵一念不生。仍造成无想外道矣。故大智慧人。深悟唯心。必勤念佛。所谓是心作佛。是心是佛。此唯二白居士可承当之。

【白话文】:

天地万物,都有始终,有形象,有方位,有分别。只有人的心识无始终、形象、方位、分别,所以说觅心了不可得。心虽然了不可得,而天地万物无一不在心中。然而我法二执不破,则唯心唯识的道理不能彰显。心识的道理不明白,则因果感应的微妙,不能了如指掌。所以《华严经》说,应观法界性,一切唯心造。

《观经》说,深信因果,不谤大乘。人的心就像金子一样,十法界因果,就像种种庄严的器具。然而天下可能有不用来造器的金子,一定没有不造十法界的心。即使一念不生,仍然造成无想外道的法界。所以有大智慧的人,深入悟解唯心的道理,一定勤奋念佛。所谓是心作佛,是心是佛。这是只有二白居士可以担当的!

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
蕅益大师文章列表

不要因为念佛太简单,就认为它很低级

阿弥陀佛的大悲愿海平等普度,含摄一切众生,大造之中...

江邦济的往生故事

江邦济。字道卿,号晴舟,安徽婺源江湾人,是江易园居...

拓开心量

能够包容别人,别人就能包容我;能够帮助别人,别人就...

相信了佛的话,就省去开悟见道的难关

阿弥陀佛因地为什么要发愿建立一个超胜十方诸佛的净土...

没有一颗美好的心灵

佛说:物随心转,境由心造,烦恼皆心生。以我观物,万...

净土宗十三代祖师

宋代的志磐法师在《佛祖统记》中,除专叙天台宗以外,...

死尽偷心 宝此一行 当生往生

如果我们不能深知五浊恶世很难出离,就会在心里打妄想...

极乐世界解脱的功德

佛陀在《阿弥陀经》里面明显提出来:我们怎么去观察极...

【推荐】制心一处,才能无事不办

莲池大师在《竹窗随笔》中有花香一篇,说到:庭院中百...

【推荐】邪淫有种种罪过,居士当远离

《分别善恶报应经》这里说邪欲报有十种:何等为十?一...

如何对待别人的毁谤

「且闻人毁己而忿者」,听人家批评就生气的,「恶丑声...

蕅益大师《净土偈》六十首

博山禅师拈净土偈,每云净心即是西方土,盖以因摄果也...

【推荐】带业往生对我们多么的重要

那么下面就是能除罪否疑。那有人问:临终的时候以猛利...

八关斋戒

八关斋戒是佛陀为了使在家信众有机会学习出家生活,藉...

微笑地面对生活

虽然,人生有很多苦难。人来到世间,就已经是一出悲剧...

天下第一菜:大白菜

慈禧晚年时,得了一场重病:高烧不退,且口干舌燥、咳...

烦恼与业的不同作用

每个人总是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理想当中的人,但是现...

一句弥陀就能成佛,为何还要讲法四十九年

问: 法师,既然一句阿弥陀佛能往生成佛,世尊为何讲法...

印光大师文钞中有关不能往生的例子

有行无信愿,不能往生。有信愿无行,亦不能往生。 (与...

培养第二念的觉悟

我们一生当中你的造善造恶,就是第六意识决定了。当它...

守节而显名

唐朝名相狄仁杰,才高八斗,学富五车,年少时,十分英...

下半场的人生需要做一些减法

天有黑白,月有圆缺,就人的健康和体力精力而言,人生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