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佛文库-中国校园网

怎样才叫做清净

慈航法师  2014/04/07  繁体字  大字体  护眼色

怎样才叫做清净

一、清净的内容

清净这一句话,在表面上看起来,好像很单纯,其实,分开来也有好几种:

(1)一般人所说的清净,以为是只要一个人不做事,那就身心安乐。试看如果吃了饭,不理家务,不作职业,不管闲事,这岂不是清净吗?我以为这是不对的。如果不做事,就可以说他是清净,那么,猪、羊、鸡、鸭,它吃过了,都是没有工作的,岂不是都清净吗?恐怕不然吧!

(2)修行人的清净,以为一个人要得到清净,非要有一番修养不可;内心如果得到了一番修养的工夫,清净的境界,自然会显现的。譬如一缸水,你能够有一种方法使它沙土自沉,那水的莹光,就自然的会发现。所以一般学佛的人念佛啊,持咒啊,诵经啊,修观啊,参禅啊,用种种修养的工夫,他们的目的无非是要想求得到一种清净的代价而已。

(3)我个人对于清净的界说,以为要得到真的清净,固然不是第一种那样不做事的懒惰方法,并且也不是像那第二种勉强蛮干得来的工夫。我以为要得到真的清净,先要从觉悟上做起。要知道一个人好好的,为什么身心会不清净呢?这很明显的,就是“迷于物欲”,不能觉悟外境的如幻如化,把它当做真实。那末,就被声色货利所转,贪欲心一起,不但弄得自己身心不得清净,并且把一切都搅做一团糟。试看一锅饭,若是掉下一个老鼠,那一锅饭,只好跟它臭秽不堪。所以清净的界说,简单讲来,就是心去转境,切不可被境所转,这才是清净的真义。

二、清净的定义

定义,就是决定的意义。我以为做事,不妨照样去做事;为农的为农,作工的作工,乃至百工技艺,不妨各依本位按步就班地去做。不然的话,想求清净的人,丢了工作不去做,这样做工的人弄得身心不清净,好像进退狼狈,这都是从前解释清净的错误。如果照一般人所说的不去做事,就叫做清净,那岂不要把人事荒废了吗?那还成个怎样的世界呢?所以我说清净的定义,最好是把它当做扮戏一样,试看在戏台上的君臣、父子,何等逼真?离合悲欢,何等克肖?若真讨论它的内幕是怎样,只好去请问这扮戏的人,不过是一个“假”字的答覆。

三、清净的修养

上面清净内容中,第三种清净的说法,那是从智慧觉悟上生出来的。但内心的修养不过是一种助缘,其实全由各人的性情近于那一种而定。现在我把这修养两个字略为解释:修是修炼,养是涵养,意思就是“磨练养成功”一种习惯。譬如一件着了墨质的白衫,今天用肥皂洗一次,明天再用肥皂洗一次,这样一次一次地洗下去,久而久之,总要清净一点呢。尘埋的古镜,你能够天天去揩磨它,它的光明总会有一天会发现的。

四、清净的志愿

上面那几种说法,都是依世俗方便说的。其实要得到清净的真义,那非到成佛不可。“我不空”,“法不空”,纵谈清净,好像是隔靴搔痒,根本并没有解决,所谈的不过是说食数宝而已!设若要希望得到真清净的人,我以为先立志要成佛,然后心清净一切皆清净了,不会说我是骗你。

五、清净的利益

利益,就是福利人群。试看古今中外的大圣人,如果他们自己心中没有清净,怎么样能够流传他的教法,去教化世人呢?这就是得到“清净”两个字的轮廓。其实清净有两个条:

(1)试问你自已有没有这样的志愿,要不要得到一种清净?这是一个先决的问题。

(2)立起志愿来,能不能照你的志愿去实行苦干,磨练修习?

这两个问题如果能够解决,虽然不能得到同佛菩萨那样清净的境界,但也就不远了。

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

【推荐】净土宗修持的八大要领

彻悟禅师是净土宗十二祖,大师早年参禅得悟,归心净土...

宣化上人:不要为「我」着想

我因为没有自私心,没有一个自己,不愿意有自己,所以...

修学净土法门,解行都要一门深入

净土法门的修学,起先绝对不能看太多太杂,解和行一定...

得到临终正念的三个重点

大乘佛教,有很多很多的法门可以来修学,古德把整个大...

睁开法眼看极乐

有一个人向一位大师请教:地狱有点太恐怖了,您可能有...

什么是心地法门,该如何去修

问: 请尊敬的上宏下海法师开示,什么是心地法门,怎...

修行人为什么不能宣扬他人的过失

问: 佛法修行人为什么不能宣扬他人的过失? 索达吉堪...

做完和做好是两回事

各位同修、各位同学:修行、学习、做事、吃饭,都要生...

三种念佛方法可对治妄想

这里有几种念佛方法,都可以对治乱想,防止思业。我今...

弟子规易解

总 叙 概述:弟子规原名〈训蒙文〉,为清朝康熙年间秀...

忏悔的心力要强过你造业的势力

忏悔是什么意思,就是这个业已经造下去了,但是还没得...

道证法师:动物的坟墓鬼屋

人有时很奇怪,假如知道某人有病,即使是亲人,也不敢...

心性专一,有始有终

明代莲池大师在《竹窗随笔》中说道:宋代书法家米芾说...

清理七情六欲的绊脚石

七情,就是喜、怒、哀、惧、爱、恶、欲。我们修道,一...

圣严法师《翻出如来佛的掌心》

有一个《西游记》里的故事:说一只猴子,神通很大,一...

钱员外投胎讨债的故事

故事发生在明末清初年间。距北京城几十里外有一个村子...

大自在:本焕图记

慈祥的笑、开怀的大笑、童真的格格笑、抿嘴狡黠的笑、...

财布施与法布施为什么要相结合

菩萨如果你在行菩萨道的时候行菩萨道呢,六度万行以布...

忏悔之前要先思惟业果的道理

这个忏悔的方法,什么叫做内资理观,外假坛仪,我们做...

证严法师:眼明不如心明

人生大部分都在黑暗中摸索,有人眼睛雪亮,但心灵黑暗...

诵经能否断烦恼了生死

问: 诵经能否断烦恼了生死? 慧律法师答: 诵经一定...

施食功德那么大,为何不做呢

慈悲最有力量,慈悲最快乐!举手之劳,几滴水,乃至一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