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佛文库-中国校园网

今生忍耐,报尽即生西方

2014/06/04  繁体字  大字体  护眼色

今生忍耐,报尽即生西方

那些在修行路上曾有过的障碍,其实没什么大不了,我发现其实凡事忍耐、心中有佛就能挺过去。

打佛七要能忍,克制想出殿堂的念头。身穿海青缦衣热了要忍,觉得热了其实只是外因,关键还是心没有静下来,心静自然凉,坚持念久一点就不热了。

我一念佛左肩膀就疼,那是长期用电脑落下的毛病。平时缺乏锻炼,佛七经行时最疼的是脚板,简直是钻心得疼。吃苦是了苦,不吃苦,我们哪会体会到人生的真相。人生八苦,只病苦就叫我们无法承受。你再怎么保养,都解决不了本质问题。身为苦本,别太在意。把心态放松,活的自在,身体就不能束缚你了。健康的时候,要心生感恩。生病的时候,要看破肉身幻相,念佛求生净土,换一个金刚那罗延身就一了百了了。

打佛七还能锻炼耐力,心浮躁了不想念了要耐得住。东林寺香光讲堂绕一圈两个小时,殿堂前后门是一道关口。只要经行到门口时,能忍住不出去,后面就会越来越轻松。

记得有一次,经行到后门,我克制住了没有出去,随着队伍继续经行念佛。走过后门几步,我的眼泪就掉了下来,那是挑战自我的胜利。吃苦是了苦,打过佛七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。念佛的那几日,会把你身上所有的病灶给逼出来。只要能忍耐坚持到底,佛七圆满,就会全身轻松,轻安法喜。

修习净土法门注重实修,念佛是正行,也是重中之重。这一句佛号念得下去,也是要有极好的忍耐力。忍得住,就能调柔浮躁的心。耐得住,则即尘劳为解脱。

不学佛的人,误以为学佛是消极,是逃避现实,殊不知佛法包含世间所有的善法。读再多的书,不懂知行合一,都用不上。做再大的事业,身心不安都是一种痛苦。修行若能上一个台阶,处理世事自然会更圆融。《净土圣贤录》有言:念佛愈能熟,处事愈详明。

忍耐的核心要素,就是反应慢半拍,当烦恼升腾的时候,千万不要第一时间做出反应。冲动是魔鬼!不要想怎么做觉得痛快,而要冷静下来分析事态。蕅益大师开示:“世出世事,莫不成于慈忍,败于忿躁。故君子以慈育德,以忍养情。……倘一念瞋起,百万障生;小不能忍,大谋斯乱。”

什么是障碍?你往心里去就是障碍。忍耐的最高境界就不单是克制了,而是你真的看淡了,无所谓了,那样的忍耐就很心甘情愿了。有一个礼拜,每每晚上听到喧闹嘈杂的声音,我就心生厌烦。甚至懊恼自己从前为什么不好好珍惜安静的环境,以致浪费了很多宝贵的时光。某天,一位来打佛七的师兄说一位出家师父得了癌症。那一刻,我忽然就警醒了,生死大事才最重要啊!

诚如蕅益大师开示:“常想病时,则尘心渐灭;常想死时,则道念自生。夫病、死正现前时,有何我相可恃,五欲可贪?”一个真心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还会计较俗世的这点事吗?印光大师在《与徐福贤女士书》中给出了最本质的解决之法:“何若今生忍耐住世,报尽即生西方之为愈也。”

不过我们毕竟是凡夫,在修行还没到那个层次的时候,还是需要祈求三宝加持。实在过不去了,咱还有一招,和阿弥陀佛说。这方法我试过很多次,不管是身体的疼痛,还是现实的烦恼,亦或是自己的心愿,只要和阿弥陀佛说了就管用,前提要至诚恳切。向佛祈愿,也一定非要郑重其事,只要有真诚心,随时随地都可以。

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

末法众生,根机浅薄,匪仗佛力,决难了脱

窃以末法众生,根机浅薄,匪仗佛力,决难了脱。是以必...

【推荐】借恶缘作为往生净土的增上缘

我们如果修行念佛法门,奉行净业三福,但为世间的尘劳...

切勿舍净土而修其它法门

阁下既看《文钞》,宜依之而行,则决定会得大利益。切...

坚持念佛定能改变命运

念佛法门,是后世最有效的修行方法:诚心念佛一句,能...

持名念佛为往生净土之要

窃惟净土之为教也,肇始于释迦世尊,阐扬于历代圣贤。...

临终助念必须谨记三大要点

临终关怀是一种比较人性化的世间法,陪伴临终人度过生...

本愿念佛,不是信了随缘念念就能往生

传统大德们怎么弘扬,我们怎么去做。所以说宁信古人不...

【推荐】三界这一关跳出去,后面那一段就很好走了

为什么说要往生净土呢? 前面我们只讲到念佛能够破除障...

【推荐】你的一次参与是动物一生的痛苦

你的一次参与是动物一生的痛苦,世界动物保护协会呼吁...

不可思议的佛号功德

「南无阿弥陀佛」这句名号,虽然只是一个声音,写下来...

早晚课诵的功德利益

佛教传入中国已经两千多年,但是出家和在家的佛门弟子...

居士今日要务,唯当谢绝人事一心念佛

《与茅静远居士书》是省庵祖师写给茅静远居士的一封书...

观作瓶喻

有两个人来到陶匠的工作坊,他们对陶匠制作陶器的过程...

小富由勤,大富由命

普天之下,熙熙攘攘,来来往往的,都是为了一个利字。...

益西彭措堪布:西归直指·疑问指南浅解

本文汇辑者周安士是清朝康熙年间居士,江苏昆山人。他...

一次施舍的福德

在舍卫国里有个名叫拘留的老人,他非常富有,却一点也...

有了爱欲,就不能见道

佛言:人怀爱欲不见道者,譬如澄水,致手搅之,众人共...

不随逐欲望就是修行

有些人他往往错误地认为,只要我们的所作所为跟佛法有...

元代高僧天如惟则禅师

今天我们要说到中国的名城,上有天堂,下有苏杭。都知...

心为何会生病

人与人之间,心门若无法打开,彼此防卫而无法以真诚的...

以「五心」面对缘起的危机

我们用佛教的缘起法来分析危机的必然,绝不是在幸灾乐...

最好的福报投资家

有些人问:佛菩萨不是不食人间烟火吗?那为什么还要上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