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佛文库-中国校园网

无处青山不道场

觉醒法师  2014/07/08  繁体字  大字体  护眼色

无处青山不道场

赵州禅师(778—897)是唐代著名高僧,法号从谂。他幼年出家,后得法于南泉普愿禅师。唐大中十一年(857),年已八十高龄的从谂禅师行脚至赵州古城,受信众敦请驻锡观音院,弘法传禅达四十年,道化大行,僧俗共仰,为丛林模范,人称“赵州古佛”。

赵州禅师是以行脚参访著称的禅僧。他在年岁很高时曾发愿游五台山文殊菩萨道场。当时有大德反对他白白浪费时间前去朝山,并以偈语劝阻赵州禅师说:

无处青山不道场,何须策杖礼清凉。

云中纵有金毛现,正眼观时非吉祥。

大德告诉赵州禅师,对一个真正的修行者来说,世间处处皆是修行道场,并不一定非要朝山参访才能成就道业。偈颂中的“清凉”是文殊菩萨的代称。五台山因为有文殊菩萨示现被称为清凉界;“金毛”则指文殊菩萨的坐骑金色狮子。大德认为,赵州禅师即使拄着拐杖去朝拜五台山,纵然能够以自己的虔诚感得文殊菩萨在空中示现,也不一定就是真正吉祥的事情,因为这并不代表他已经悟道了。

后来,一位学僧向赵州禅师参学,问他:“宇宙有成住坏空,要是有一天,风吹初禅,水淹二禅,火烧三禅,世界毁坏时,我们的肉身还会不会存在呢?”赵州禅师回答:“随他去!”

赵州禅师对自己的回答一直不满意,但也一直没有更好的悟解,为了求得禅法的真谛,便决定外出行脚参访。此时赵州禅师已经八十岁了。

赵州禅师不顾年老体弱,行脚参访许多名寺古刹。经过多年的参访,请教过很多善知识,但心中的疑惑仍然没有解决。于是,他决定结束行脚生涯,来到赵州观音院开始弘法,令他感到意外的是,过去很多不解的疑惑,一下变得豁然开朗。

明末高僧莲池大师曾对赵州行脚的事写了一首偈语加以评说:

赵州八十仍行脚,只为心头未悄然。

及至归来无一事,始知空费草鞋钱。

莲池大师认为,赵州禅师由于心头存有对禅法的困惑,在八十岁高龄时,还坚持行脚求法的精神令人赞叹,但可惜的是,他虽然多方求道,却一无所获,白白地浪费了许多路费。

历代祖师都认为,真正的修行是在修我们的自心。当一个人内心没有污染,没有贪嗔痴等烦恼痛苦的困扰时,当下就可以得大自在。下面这则偈语就说明了这个道理。偈云:

佛在灵山莫远求,灵山只在汝心头。

人人有座灵山塔,好向灵山塔下修。

因此,一个修行者,若能向自心中求,诚心修持,读诵经典,慈悲济人,善待他人,那么处处都是你修行的道场,你也都能够以清净心得大智慧。

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
佛教故事文章列表

不后悔过去,不担心未来

人们通常认为在水上或稀薄的空气里行走是个奇迹。但我...

洗钵去

唐代时,有参学禅法的僧人不远千里,来到河北赵州观音...

闲神野鬼

汾阳善昭禅师有一天对庙里的僧众说:昨天晚上,我梦见...

静坐与禅定

静坐一法,佛法叫坐禅,也可叫禅定。禅定的种类很多,...

慧律法师《佛心禅话》

1. 恰恰用心时,恰恰无心用,无心恰恰用,常用恰恰无...

若是大根基,当下就能觉悟其中道理

龙潭崇信禅师,青州人,少年时很聪明。他家的附近有一...

空手把锄头,步行骑水牛

「空手把锄头,步行骑水牛;人从桥上过,桥流水不流。...

憨山大师示参禅切要

禅宗一门,为传佛心印,本非细事。始自达磨西来,立单...

以德报怨的国王

佛陀时代有一段故事――佛陀来到舍卫国的只园精舍,摩...

警察讲述他所经历的因果灵异案件

我要说的是,我们警察大部分是很信因果报应和科学所不...

吵闹着炫耀一番

寺院里接纳了一个年方16岁的流浪儿。这个流浪儿头脑非...

妙莲老和尚念佛亲见的不思议境界

1997年,我和一诚老和尚等八个师父到台湾去传戒,妙莲...

清晨都控制不了,何谈人生

一日之计,始于清晨。 前人曾说过:能控制早晨的人,方...

信愿持名,去极乐莲华里安身

念佛法门虽然简单容易,但却是至圆至顿的。蕅益大师说...

每天进步一点点

香港海洋公园里有一条大鲸鱼,虽然重达8600公斤,却不...

【推荐】何妨大肚包容

镇江定慧寺的弥勒殿有这样一副对联:眼前都是有缘人,...

梦参老和尚:不贪于利养 唯乐佛菩提

不贪于利养 唯乐佛菩提 一心求佛智 专精无异念 华严经...

临终助念要避免「瞎张罗」

临终助念是件好事,好事要好办,要按印祖撰述的《临终...

【推荐】净土祖师们提倡的念佛方法

十念法: 唐善导大师说十念法是念够十句的佛号。北魏昙...

怎样改善不如意的婚姻

问: 我学佛之前婚姻并不如意;现有心与丈夫和好,但...

印光大师:安胎保胎的禁忌

保胎以绝欲为第一义。 故保产心法,首戒交媾,妇一有...

在家居士的四法宝

昔日,佛陀于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弘法,有一位婆罗门青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