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佛文库-中国校园网

有勇气死,何不更好地生存

2014/08/21  繁体字  大字体  护眼色

有勇气死,何不更好地生存

《杂譬喻经》中有这样一则故事:从前,有个老母亲唯一的儿子得病去世了,她悲痛万分,心想:唯一的儿子都死了,没人为自己养老了,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?于是她便想与儿子命归一处。佛看到这一情况就对老母亲说:“你拿来没有死过人的人家的香火,我就来念咒,让你儿子复生。”老母亲很高兴,便去寻找香火,可问了数十家,也没找到从未死过人的人家的香火。她失望地来到佛面前说了这一情况。佛告诉老母亲:“自开天辟地以来,就没有可以长生不老的人。但活着的人能够努力认真的活下去,也是值得高兴的事。老母亲又何必犯糊涂要随儿子而去呢?”老母亲的心结随即便被解开,认识了无常的道理。

老母亲所觉悟到的无常是指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的产物,因缘灭则现象灭,没有常住不灭的现象,任何现象都无始无终地处在生起、变异、坏灭的过程中。生、老、病、死,这也是人生无法抗拒的客观规律。有生必有死,苦苦执著于生或死都是愚痴。就像上述故事中的老母亲,起初不能正确对待儿子的死亡,执著于儿子的生命,便想与儿子一同死去。而如果能够理解了诸行无常的道理,理解了一切都是因缘和合而生的,没有常住性,便不会再执著,也就得到解脱了。所以,当她了解到没有人可以长生不老,没有人可以逃脱死亡的命运的时候,心结也就被解开了。

当我们认识了世事的无常,能够平静地、从容地面对死亡的时候,另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是:我们要珍爱生命,把握住自己短暂但有意义的人生。故事中的老母亲因儿子去世,觉得无人为她养老了,便觉得活着不再有意义。其实,每一个生命都有存在的意义,并不会是白白来一场的,而是都应该被尊重的。诺贝尔曾说过:生命是自然给人类去雕琢的宝石。我们怎么能放弃让它变得璀璨夺目的机会呢?哪怕是自己的生命,也没有权利随随便便地将它结束。自杀也是杀生,这是一种罪过的行为。身体发肤,受之父母,个人的成长也得益于亲人、师长、朋友的帮助和国家、社会的栽培,自杀是对他们不负责任,也是对自己不负责任。逃避现实不能解决问题,死了也不是就能一了百了,反而会带给亲人巨大的伤害,给社会带来损失,同时也使自己难以从痛苦中解脱。

然而,在现实生活中,就有许多人不明白这个道理而轻易地选择了自杀。最近国内有关自杀的报道颇多,有的是因为情场失意,有的是因为工作、学业压力大,有的甚至是因为一点微不足道的小事。其实,在每个人的生命历程中,都难免会遇到苦难、挫折、打击,有些甚至会让人感到难以承受。这些挫折或许会给人带来消极的影响,但另一方面它们也能成为前进的动力,推动着人的成长、坚强、进步。何不把它们当作人生的必修课呢?生命是一个必须要经历痛苦的过程,我们要在痛苦中学会坚强。

那么,当我们面对苦难、挫折、打击时应该怎么应对呢?我想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摆正自己的心态,勇于面对,进而积极地改变。遇到想不开的事情时,不要死死盯着这一件事情,何不跟亲朋好友倾诉心声,或找到更健康积极的发泄方式将自己郁闷的情绪发泄出来。等心情平静下来之后便要想办法解决问题,改变现状,走出低谷。所谓条条道路通罗马,人生的道路永远不是唯一的。不要当你的眼前,门被关了之后就灰心绝望,甚至放弃,其实一扇窗户早已为你打开了,只要你上前轻轻一推,照样可以看到外面绚烂的风景。也如一句古话所说:“留得青山在,不愁没柴烧。”只要有生命的存在,珍爱生命,善待自己和他人,便永远有希望。

有勇气死,何不更好地生存?

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

人生七苦

第一苦:生 作为七苦之首的生,就是活着。生乃是所有...

猎人闻法得道

昔日,佛陀在摩竭国甘黎园中城北石室窟中说法。当时有...

不要临「死」才抱佛脚

假如从20岁就开始修行,到了80岁时,可能会直接进入来...

生死事大,无常迅速

永嘉玄觉禅师往曹溪参访六祖惠能,振锡扬瓶,绕祖三匝...

观死无常,勤念弥陀

学院在每年都会打四次佛七,当我们开始过得安逸、懈怠...

佛教救度生命的三种模式

佛教自应世以来,对消除人类现世中的种种烦恼与痛苦,...

把烦恼写在沙滩上

一个中年人,年轻时追求的家庭事业都有了基础,但是却...

为什么不过来喝杯茶呢

八十四岁的里奇是一名澳大利亚人,家住悉尼东部。在他...

什么是运气?运气就是福报

我们很多弟子都是在家居士,平常要从事自己的事业。即...

药师健康长寿七法(图)

各位,大家好! 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的是药师法门的长...

人生的意义是什么

网友:师父,青春迷茫,如何是好?看不破。恨! 学诚法...

当知念佛目的,必须归于无念

念佛一法,尤为断念方便之方便。不令他念而念佛,亦是...

舍利弗的牛脾气

佛陀弟子中,舍利佛是智慧第一的尊者,但他也有顽固的...

高僧大德为何偶尔也会示现重病缠身

问: 三宝弟子请法师开示,法师或高僧每天弘法利生,...

熬夜对身体的损害

地球上的规律是: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。万物在白天的时...

本焕长老行愿无尽

临近清明时节,本焕长老静静地走了。 坊间传说,本老...

念往生咒回向给被杀的众生有用吗

问: 顶礼师父!我想请教一个问题,我父母是北方农村...

净土行人要通达净土的教理

一、印光大师劝人要通达净土教理(除了老年人最好一心念...

六件损财消福的事

求财之人,有六种事不当做:一是种种戏,就是赌博;二...

能够这样至心念圣号,求什么就能得到什么

【随所在处若诸有情身心忧苦众病所恼。有能至心称名念...

祭祀酒肉反而害了祖先

明代高僧莲池大师所著的《竹窗随笔》上记载:浙江省钱...

惟贤长老《学习唯识对净土宗念佛之人的现实指导意义》

一、唯识的中心是改造心地 唯识是讲什么的?唯识的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