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佛文库-中国校园网

不要临「死」才抱佛脚

索达吉堪布  2016/03/23  繁体字  大字体  护眼色

不要临「死」才抱佛脚

假如从20岁就开始修行,到了80岁时,可能会直接进入来世的快乐生活。但这一生若迷迷糊糊就过了,临死却希望时光倒流、重新做人,那时已经没有力气了,也没有这个机会了。

我曾看过一则小故事:

有两兄弟,住在80层的高楼上。一次,他们半夜三更回家,发现电梯因为维修,已经停了。二人经过商量,觉得自己年轻力壮,干脆爬楼梯回家。

他们先爬了20层,有点累了,哥哥说:“包太重了,把它先放在这里吧,明天再下来拿。”于是他们放下行李,轻装上阵。

到了40层时,弟弟开始抱怨:“你之前明明看到了停电梯的通知,为什么不早点说?咱们可以提前回来。”哥哥说:“我不是忘了吗?那有什么办法。”他们开始互相争吵、指责。

吵吵嚷嚷之下,两人爬到了60层。尽管他们彼此不满,但累得要命,争斗的力气也没有了。

只休息了一会儿,他们又继续往上爬。

终于到了80层,兄弟俩已是精疲力竭。他们缓了一口气,正准备开门,一摸口袋才发现---钥匙还留在20层楼的包里。无奈之下,两人只好在门口睡下。

这故事看似是个笑话,但用佛法来解释的话,正说明了我们人生的几个阶段:

20岁时,不管是生活也好、工作也好,基本上比较轻松,没有太大压力。

40岁时,工作中、家庭中的恩怨层出不穷,满肚子都是各种牢骚。

60岁时,尽管内心有诸多不满,但已经没有力气抱怨了。

到了80岁接近死亡时,回顾整个人生经历,好像自己一无所得。尤其最关键的“来世”钥匙,在20岁时就忘记带上了。

当然,假如从20岁就开始修行,到了80岁时,可能会直接进入来世的快乐生活。但这一生若迷迷糊糊就过了,临死却希望时光倒流、重新做人,那时已经没有力气了,也没有这个机会了。

所以,大家应当以此来勉励自己。能从小行持善法是最好的,但若没有这种缘分,什么时候遇到佛法,就从那个时候开始,精进修行也不迟。这样,临死时才不会悔之晚矣!

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

布袋和尚笑痴度世歌

无心话儿无心来,痴痴呆呆看世态, 是非曲直无须分,...

传喜法师:修行是死亡之前的死亡

当业力成熟的时候,你想逃出去,逃得出去吗?你做梦,...

生命的短暂与可贵

时至深秋,天气的寒凉催促着人们添加衣裳。那些在夏季...

在世间,唯一有意义的事便是修行

江南的冬忽然来临,干燥而寒冷,人们纷纷口鼻上火,这...

人生如梦

人生如梦,转眼间就是几十年, 悲剧也好,喜剧也好,...

七十岁的人切勿将念佛当作泛泛悠悠的事

日前陈豫堂来函,言汝父女二人均欲皈依,祈为取法名,...

病人将终之时,是为其开示还是念佛

问: 如何正确理解《临终三大要》中提到的病人将终之...

多活一小时

时间有时像尘土,需要打发掉;有时确实比金银财宝还要...

「带业往生」是否应该说为「伏业往生」

问: 请法师慈悲为弟子们诠释带业往生的义理,是否应该...

看遍世间,无人不苦

人生本来就是痛苦的,但可以依靠佛陀宣说的方法解除。...

【推荐】什么是「造作等流果」

造作等流果纵生人中,爱乐杀生等事。 前面的领受是约外...

生活跟修行不能分开

大家学佛,不可以将生活跟修行分两部分,其实不是的。...

本焕老和尚数十载慈善护众生

不为自己求安乐,但愿众生得离苦。这句话是本焕老和尚...

骂我的人都是送福报给我

人之无过咎而横被恶名者,子孙往往骤发。你没有过失,...

父亲往生净土的故事

我们全家学佛修净土法门,缘起于父亲往生西方净土的真...

惜福长寿,奢侈短命

从前有两位太学生,同年同月同日同个时辰出生,又同年...

看问题不能停留在表面上

不少人,对没有亲眼看见的事物,常常给予否认。你说:...

所有的法门都是成佛的资粮

其实从佛的角度,没有人天乘、二乘,只有成佛之道,只...

把握当下,做时光的主人

我们的人生总是向往着更高、更新的境界,所以,新年意...

星云大师:佛教对「修行问题」的看法

二○○一年十一月二十三日,星云大师在香港一年一度的...

摩尼宝珠其实就在你内心当中

这个直下承当在禅宗里面是很强调的。因为我们习惯跟妄...

猎人与老和尚

戒就是规矩,要预防非份的念头,不该有的观念不要产生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