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佛文库-中国校园网

要批评人时咬住舌头

慧中法师  2014/11/20  繁体字  大字体  护眼色

要批评人时咬住舌头

我们天生的那种抱怨、指责、批判的习性,是一种疾病。此病根深蒂固,非常顽固难除。唯一的办法,就是遇境逢缘不起嗔恨心,不起贡高我慢心,不起指责抱怨心,不起批评是非心。要批评人,就要谈论对错,起了是非心了。面对一切,我们都要练习“不可说”“不可说”。

学会止语,就能不造口业。是非只因多开口嘛!“要批评人时咬住舌头”这个状态就是“道”。我们坚守这个道,就是坚守生命的底线。批评人就会伤人,伤人就是伤己。如果不是圣人,还真难做到“咬住舌头”。所以,真正的菩萨一定是会闭住这个嘴的。止语,不是到了道场,到了寺院,到了公共场合应该做到,而是在生活的一切场合,一切时段,都要止住这个口,不造口业,就是大菩萨呢!

咬住舌头这个功夫练得好,我们就能得到身心两方面的益处,修学佛法就会突飞猛进,一日千里。我们就是一个有智慧、有觉悟的大乘修行者。我们不是做老好人,不是见到非法的事情不制止。不要领会错了佛法的旨意。而是换了一副心态来理智地、慈悲地处理事情。

《金刚经》说:“是诸众生,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,无法相,亦无非法相。何以故?是诸众生,若心取相,则为著我人众生寿者。若取法相,即著我人众生寿者。何以故?若取非法相,即著我人众生寿者。是故,不应取法,不应取非法。以是义故,如来常说,汝等比丘,知我说法如筏喻者。法尚应舍,何况非法”。

香海禅寺《日诵警策文》里面,提出“要批评人时咬住舌头”,其根据就是以上佛陀所尊尊教诲我们的解脱之法。这就是说, 我们日常生活,不论做什么事情,不论起生么样的心思,动什么样的念头,都要远离诸相,即远离我相,人相,众生相,寿者相。也就是说 ,当我们要批评人时,肯定地说,我们是执著那个人相了,同时就又执著一个我相了,还一个是法相,我们也就执著了。因为,我们之所以要批评别人 ,就是看到别人某些地方不如法嘛,而自认为自己是如法的,于是,在执著法相上面,陷入到无名和迷惑里面,这样,通过批评别人,我们往往遭罪不小。

每当我们觉知自心要起心动念批评别人时候,就要首先觉知自己心中那个“私我”的存在,立即远离这个我相。同时,也要放下别人这个人相。我们如果没有我,没有别人,批评因何而起呢?如此一来,这个批评别人的事情,就会自生自灭了。因为万事万物都是生灭法,只要我们不执著它,它生灭得就非常迅速,那是超出我们固有的想象之快,它就过去了。

我们要主动去承担责任,说:“一定是我的错”。并且真的要这样想,是自己的不如法,使得别人产生出来扭曲的言行,理智地修行自己,是说明我们懂得佛法“依报围绕正报转”这个浅显的道理了。也就是我们碰到不好的事情,都是我们自己的修行不够好,是自己的业障和业力所致。所以我们不能往外面去抱怨和批评别人。记住:“要批评人时咬住舌头”。

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

仰天而唾,唾还从己堕

佛法告诉我们种善得善,种恶得恶之因果真理。在言说中...

怪兽的传说

在无边无际的森林里,有一棵树冠簇密的老树。也不知从...

为止口业,止语三年

原文: 德美,姓王,清河临清人。年十六出家,十九剃染...

心直口快不一定是好事

很多人说话,心直口快,还爱强调:我这个人就是直肠子...

「心中没有是非」不等于是非不分

很多时候,我们在争论是非的时候,其实已经远离了事情...

【推荐】诚信,让他取得了人生的成功

在一次上学的路上,一位美国得克萨斯州的少年,骑车不...

学佛人必须讲究的三种语言

《杂譬喻经》上记载,以前有只甲鱼遭遇枯旱,湖水干涸...

一句恶语种,世世怨仇果

远离粗言,粗言这口业就是粗恶的语言。我们在身、口、...

老子的素食思想

在中国古代历史上,老子被认为是具有素食思想的代表人...

11种素食清热降火凉一夏

【绿豆】 工作及其劳动之余,喝一碗绿豆汤,自有神清...

益西彭措堪布:西方愿文解讲记

古来汉地流行有几种净土文,但以这篇《西方发愿文》作...

做到了这三点,我们就能往生极乐世界

现在我用最简单的语言给大家讲一下往生的保证。我们希...

济群法师:佛法如何判断是与非

问: 佛法是如何判断是非的呢? 济群法师答: 佛法中...

学净土宗为什么还需要学天台宗

问: 我们修学净土宗的人,只要一心念佛就可以了,为...

贪欲心重的人如何息灭贪心等烦恼

问: 对于贪欲心很重的人而言,这个世界处处充满了可...

命运是谁定的

问: 命运是谁定的? 蔡礼旭老师答: 是自己。 这个道...

诸佛菩萨对众生平等,但感应为何有差别

诸佛菩萨他对众生说法的时候,他是平等的。但是由于我...

初机净业指南

序言 会稽道尹涵之黄公,笃信佛法,精修净业。欲令同人...

女人常生气易得九种病

俗话说,气大伤身。医学上认为这很有道理,对女人来说...

作为佛子,你真的是在学佛吗

1.热衷于跑道场:有的佛子,对跑道场很感兴趣,乐此不...

林清玄:感动杀手的学佛作家

30岁前,林清玄已是报社一级主管,文学创作也得遍大奖...

女人为什么不能涂香水

香水是怎么来的,以前法国的贵妇很懒,不经常洗澡,身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