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佛文库-中国校园网

仰天而唾,唾还从己堕

见旆法师  2014/03/20  繁体字  大字体  护眼色

仰天而唾,唾还从己堕

佛法告诉我们种善得善,种恶得恶之因果真理。在言说中,亦代表了心念的善恶真诚虚伪,若起心是善,是清净心,所谓“无欲则刚”,则虽是忠言逆耳,却是良药苦口;口行无畏布施,其道德正气能震撼天地,摄受众人,使人离恶就善,功德不可思议。若起心是恶,动之以口,发出两舌、恶口、妄言、绮语等,纵是谄媚逢迎,颠倒是非,终将尝到恶报,故《四十二章经》云:“恶人害贤者,犹仰天而唾,唾不至天,还从己堕。……贤不可毁,祸必灭己。”

《诸经要集》云:“若以恶心,令他斗乱,即是两舌,得罪深重,堕三恶道中,唯得敝恶破坏眷属。”佛经亦云:“若以恶口骂詈,身死魂逝,坠堕三途。若堕地狱,割舌令自啖食;若堕饿鬼,口中蛆脓流出;若生禽兽,食啖粪秽,人怪其声;罪毕为人,面貌丑陋,口气常臭,唇齿皆缺。”这些均是说明口过之恶,报还自受之真理。而口过中又以大妄语罪所得恶业最深。大妄语如未证说已证得,未成佛说已成佛等,为博取信施供养,求名闻利养等而说,不仅害人修行走错方向,更障人法身慧命,故受堕地狱的果报。是故口业为害甚重,不可不谨言慎行。

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

佛说罪福报应经

闻如是。一时佛在迦维罗卫国释氏精舍。与千二百五十比...

诚实比说谎更容易

俗话说诚实赢得千家赞,虚伪招来万户嫌。诚信是与人交...

小心你的口业

佛世的时候,有一位长者的妻子,怀孕之后,身体就臭秽...

回报不一定在付出后立即出现

一个旅行者,在一条大河旁看到了一个婆婆,正在为渡水...

卖斋立毙的故事

有种情况,也是我们这现前一念心,由于我们开始修行转...

行善后为何家里常有不好的事情

问: 为何行善,家里却常有不好的事情,请问杀生真的...

万事皆有因

从前,徽州有个商人叫程伯鳞,他居住在扬州,非常信神...

六道轮回真实不虚,不记得不等于没有

对佛教有一定了解的人都知道三世因果和六道轮回,但一...

情,为什么那么难以放下

佛法是如何理解爱情的? 世间的男男女女都会因为感情的...

关于开悟的三个误区

今天我们简单地说一说开悟与不开悟的问题。到禅堂里打...

因果循环,辗转相续

普通人往往不知道佛教的因果到底讲些什么,其实老生常...

您越在乎什么,邪淫的果报就在那上面体现

一、未来的某一天,有一位温柔贤惠,端庄秀美的女性本...

有烦恼是因为没有学会放下

勇于舍弃并且敢于放下人生舶种种包袱,才能够轻装前行...

【推荐】弃老而取幼,家之不祥也

弃老而取幼,家之不祥也。一个家庭不管老人,都把孩子...

人生的三十个零

有计划-没行动=零,有机会-没抓住=零,有落实-没完成...

佛以什么态度来对待受苦众生

针对我们这些遭苦的众生,佛是用什么态度来对待的呢?...

净土教起之十因

别则专就此经,复有十义:一、大悲悯念末法,为作津梁...

为什么提婆达多总想加害佛陀

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多种善因,不要种恶因,为什么呢?...

智谕法师《佛七讲话》

第一天 万缘放下单提佛号 今天是佛七第一天,要和大...

运用「自性清净」破除障碍

你在大乘经典当中,只要看到「自性清净、离垢清净、得...

戒律与生活

一、在家戒以五戒为根本 说到佛教戒律,主要有两种:...

对恶母应该孝顺吗

问: 对恶母应该孝顺吗? 大安法师答: 首先你对你的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