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佛文库-中国校园网

卖斋立毙的故事

大安法师  2020/09/22  繁体字  大字体  护眼色

卖斋立毙的故事

有种情况,也是我们这现前一念心,由于我们开始修行转业,使这个境界来报,果报不定的时候,忽然你发心退转了,也不按照佛的教理,依教奉行了,还是放纵自己原来的贪、瞋、痴的烦恼,去过日常人的生活了。马上往昔的业力又把我们的心捆住了。

这就是以往的业力导致的境界来报,虽然不定,可以把他改变。又由于你退转,把你改善的一面的路给堵死了,原来的业力又决定落在了自己头上,是这样的一个道理。

我们举个例子。有一个姓王的,王某,叫“卖斋立毙”。他曾经有一天发心,他要吃斋。吃斋是一个好事,是心与道合,心与佛合的现象。你持斋吃素,培植慈悲心,不杀生,这是好事,他就吃斋吃了三年。

忽然身上生了恶疮,生病了。他就想,起了不好的念头了,“你看我都吃斋吃了三年,还生这样的恶疮病,吃斋就没有用了。”他就生起这一念后悔的心,怨天尤人。旁边有一个朋友、邻居就告诉他,“你先不要这样说,你吃斋,佛会保佑你呀。”

他说:“保佑我什么?你看看我都生了疮了。”他说吃斋没用。那个邻居说,“你既然说没用,你就把你吃斋(的功德)卖给我吧。”他说:“卖,怎么卖呀?”“就一天算一分银子嘛,三年算下来,十两八钱银子”他说: “我给你十两八钱银子,你把你三年的吃斋的(功德)卖给我。”

王某听听也合算,他说:“好啊,我就卖给你啊。”所以那个邻居就给了他十两八钱。

他怎么卖呢?写了个协议:某某从今天开始,把我吃斋的(功德)卖掉。一卖掉,当天晚上,王某就做了一个梦,梦中有两个鬼过来了,就骂他,说:“你不知道你命中八个月前你的俸禄就没有了,本来就要死的,就是由于你吃斋你活到现在,现在你把它卖掉了,你的寿命还透支了,你马上跟我们走。”要把他魂勾走。

他一听这个情况就赶紧说,“对不起呀,你能不能宽许我一天,我去把那个钱退掉。我要重新吃长斋。”就哀求那两个鬼准他一天假。这两个鬼可能看到他哀求也就答应了,“那就等一天了”。

第二天早一睁开眼睛,脸也没洗,就赶紧去找他邻居,把十两八钱都带上,要把它退掉。找到邻居说:“我不卖了,不卖了,赶快拿来。”那邻居说,“哎呀!不行呀,你一卖给我,我回到家里就在佛前焚化了,怎么退呀?”王某一听,气昏了,马上一回家就死了。已经透支了,你还不死能吗?

所以你看,他原来修行就已经改变命运,他都不知道,在延长寿命。忽然他退转,后悔,不干了,原来你命中的寿命马上又降到你头上去,马上要走。

我们修行,一定要相信佛保佑,命运改善。但有些业力的情况是错综复杂的,还有的是重罪轻报的情况。本来在命中按你的已往业力,是要到三恶道里面多少多少劫,由于你今生发大心来修行,使你三恶道的苦今生就轻报,或者让你生点病呀,让你不如意呀,让你来报掉。以后你就好办了。

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
佛教故事文章列表
大安法师文章列表

济群法师《佛教的财富观》

今天的社会,是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的社会。经济的发展造...

务必谨慎取舍因果

犹如水滴满瓶器,第一滴水非满瓶, 非由末等一一滴,缘...

这就是了脱生死最重要的方法

大家要明白,因果律是通于三世的,所以要深信因果。有...

冤冤相报何时了

过去有个男子娶了两位太太:大太太膝下无子,小太太则...

既然罪性本空,为什么还要忏悔

问:师父在课堂上,一再提到说罪性本空,同时也要我们...

我们应该要有高尚的行为

世间行为有两种,一是高尚的行为,一是卑劣的行为。如...

诵经拜忏治好了糖尿病

可怕的1型糖尿病及并发症 2010年12月底,我被查出得了...

行善的回报实在是太丰厚了

在福建省的莆田有一户林家,祖先有一位老婆婆喜欢行善...

善良需要觉悟

生长在北极圈附近的猎人靠猎杀动物为生,动物的肉用来...

吕洞宾成道前的十次考试

一,洞宾自外远归,忽见家人皆病死,洞宾心无悔恨,但...

罗刹女的故事

佛陀时代中的罗刹女,专门喜欢吃人家的小孩,一群失去...

冒失的檀腻觭

从前有个人,名叫檀腻觭。家境清寒,经常食不果腹,衣...

人生四阶段的教育

前言: 我们关心教育的现况及未来的发展,故参酌古今...

有胃病的人,应先改掉以下恶习

男人工作强度较大,应酬又多,容易饮食不节,透支身体...

大安法师出家因缘及体会

在这个功利盛行、宗教与道德长期被边缘化的社会能踏上...

追求名利的同时,快乐只会越来越远

人生的际遇是由业果决定的,这一生有福无福,取决于过...

四位比丘尼的往生事迹

彭际清居士说:在我的家乡吴县,十多年来往生有证明的...

妙高禅师

妙高,字云峰,长溪人,他家世世以儒学为业,他母亲临...

偷盗产生的后遗症

我们讲一个实际的故事,来说明偷盗产生的后遗症。 过去...

佛教是什么

问: 是否可以从超越于门派的高度,也可以说是基于各...

说诚实言--佛教戒规

在《佛说阿弥陀经》中,佛陀反复提到了诸佛说诚实言一...

六趣轮回经

归命三世尊  正等觉所说  常行于利他  积集诸功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