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佛文库-中国校园网

偷盗产生的后遗症

净界法师  2019/07/29  繁体字  大字体  护眼色

偷盗产生的后遗症

我们讲一个实际的故事,来说明偷盗产生的后遗症。

过去,在明朝的扬州,有一个做南北货生意的商人。南北货,就是说从南边买东西到北边来卖,从北边拿东西到南边来卖,赚取它的价差。这个商人为了要投机取巧,他在秤斗上加上水银,使令在秤的时候看起来比原来的重。所以他牟取很多不义之财。但是他也赚了很多钱,买了两三栋的房子。这个商人生了一个儿子,这个儿子又生了两个孙子。

老人家临死的时候,把儿子叫到身边。他说,儿子啊,你知道我为什么赚这么多钱?我就靠这个秤斗,这是我们传家之宝。这个秤斗多么好用,你看它可以看起来比较重,赚取这个价差。讲完以后这个老人家就死掉了。

这个儿子是个读书人,他知道世间上因果的道理。他看到这个秤斗很害怕——他父亲一生造这么多盗业,偷取他人的财物。他当天晚上就写一个疏文,白告上天,说:我父亲一时愚痴,希望上天原谅他。然后就当众用火把这个秤斗给烧了:从今以后我们以正义的方式来做生意。烧的时候,秤斗上面还飘出两道黑烟,冉冉地上升。

他开始正派经营,该怎么做就怎么做。后来没多久,他两个儿子相继生病死掉了。这个读书人非常懊恼,就禀告上天说:我很正直地做生意,我这样正直,怎么我两个儿子都死掉了呢?这世间上有没有天理呢?他这样白告以后,当天晚上就做梦了。

梦中天神跟他讲,你这两个儿子是我们上天的凶星,来讨债的。你爸爸做很多伤天害理的事情,本来这两个儿子——这两个败家子,要长大以后把你们家的房子都败光了、钱都花光了才会死掉的。因为你一念的善心,所以上天把他们提早带回来。你不要紧张,你继续修善下去,你以后还会有两个儿子,这就是正常的儿子了。后来果然,他继续做正直的生意,两个儿子后来都考上了功名。

这个公案会给我们什么启示呢?

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面临两种抉择:第一个,我们希望现世的安乐;第二个,我们也希望来世的安乐。当这两个不冲突时,两个是可以兼带的今生也安乐,来生也安乐。但是两个发生冲突时,我不知道诸位怎么想。

就是,你今生的安乐跟来生的安乐产生冲突了,比方说盗版,比方说漏税,你可能因为盗版、因为漏税而暂时得到一点便宜,但是你永远没办法想象你付出的代价有多大,你没办法想象的!如果你有志于行菩萨道,我觉得你的生命观很重要。

你说,欸,我勉强不这样做,其实是很难啊!所有善法的背后都必须以智慧做引导。菩萨道是活在愿望,所以菩萨是为了未来而活的。你说你为什么而活?其实如果你是一个觉悟的菩萨,你是为了创造来生而活。如果你把今生看得很重要,今生是你生命的全部,你说你不去做一些偷盗的事情,我看你很难。因为很多人都在做,而且当下就得到很多不法的利益。

所以,当你现世的安乐跟来世的安乐冲突时,你要断然牺牲现世的安乐。因为今生是暂时的,你是为了未来而活的,这是我们在修持盗戒时要注意的。你今天得到一时的便宜,以后会付出非常惨痛的代价,因为你未来的财物会变得非常不坚固。不管你修多大的布施,你得到一定会失掉。这个就是我们未来要注意的一个问题。

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
佛教故事文章列表
净界法师文章列表

饱受灾病之煎熬后,肉铺老板夫妻终忏悔

8月6日,青岛做了一件让世界震惊的事:青岛6.6米大锅蒸...

达真堪布:不求回报地付出才能了债

属于别人的永远都是别人的,属于自己的永远都是自己的...

发光的手指

佛陀在世的僧团,名为「六和僧团」,何以称为「六和僧...

听到刺耳的语言,是前世口业成熟所致

若闻一切刺耳词,是两舌等语之罪, 恶业利刃轮自己,今...

农妇麻三的惨淡人生

在我的老家,有一个非常可怜的老人,她无儿无女,老伴...

十法界皆不出因果之外

修学佛法的次第依次为 :第一、深信因果,第二、亲近善...

你自己做的,现在你自己受,没有冤枉的事

佛说苦谛真实苦,不可令乐;集真是因,更无异因;苦若...

昌臻法师:学佛从做人下手

为什么学佛要先从做人下手?太虚大师说,学佛先学做人...

成佛之前

一日,阿难尊者对佛陀说:世尊,您出生于帝王之家,拥...

得道多助,失道寡助

佛家有言:欲知前世因,今生受者是;要知后世果,今生...

最后的生还者——地震废墟下念佛得救

2016年2月6号半夜凌晨三点,正当大家欢欣期待即将来临...

梵行王的宝马

在佛陀时代,一天,佛陀向弟子们说了一段本生故事──...

【推荐】为何平时就要常念佛

自性坚定、清净,是西方义 自性无有众苦,但受诸乐,是...

一只鸡的血泪史

你是否可以想像这样一种人生:在你出生没几天的时候你...

得不到应有的职称,要如何化解消沉意志

问: 我有一位朋友,人品和能力都非常不错,只是由于...

「快餐式」的修持

净土念佛法门的理念与修持方式,最契现代社会之时机。...

人之一生,实同蜂之酿蜜,蚕之作茧

今日诸位发心来归依三宝,老衲甚为欣慰,诸位远道过江...

欢喜菩萨真人真事

在现代日常生活中,我们几乎很难遇到一个真正欢喜快乐...

文珠法师《佛教与人生》

何谓佛教?何谓人生?佛教对人生的看法如何?佛教与人...

只要常求己过,答案自在我心

有的过失,我们一辈子也没有机会认识到。事实上,很多...

省一法师证念佛三昧的过程

省一法师,俗姓高,扬州江都县人,世代务农。 省一大...

要经过很大的折磨,才能超越痛苦的错觉

每次坐计程车,司机就问:师父,你看起来没有几岁,为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