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佛文库-中国校园网

印光大师初出家的风波

2014/11/21  繁体字  大字体  护眼色

印光大师初出家的风波

印光法师来到南五台山出家不满三个月,大哥就找来,一顿训斥,要求他先回家辞别母亲,才能考虑出家。走到半路,大哥拿出一套俗家衣服,逼他换下僧服,遭到拒绝后,大哥红了脸:“你今天要是不换,我非杀了你不可!”无奈,大师只好暂且脱下僧服。大哥说要把僧服裁剪了改作其他衣服,大师急忙想出理由拦住:“千万使不得,万一庙里来人讨回衣服,交不出来的话,只怕要惹官司!”大哥将信将疑,但也不再坚持裁改,僧服这才得以保留。

回到家,母亲的态度既不赞成,也不反对。原来真正反对他出家的,就是和他相处最久的大哥。大哥不断埋怨他说:“谁教你出家的?你以为可以自作主张,偷着出家吗?往后再也不许动这种念头,否则绝不轻饶。”之后,大哥带上他到处应酬,处处严加看管,唯恐他逃跑。一次,亲戚家有喜事,大哥带上大师一起去祝贺,席间大师故意放开肚皮,大吃猪肉,大哥一见,喜出望外,以为弟弟不再想出家了,对他的防范日渐松弛。大师在家勉强呆了八十多天,终于有一天大哥探亲,二哥晒谷,脱离监管的他占得一观音课,内容是:“高明居禄位,笼鸟得逃生。”知道机会来了,他赶紧取回僧服,带上路费,从家中逃出,回莲华洞寺,对师父说:“弟子在这住不得了。”住了一晚就要走,师父给了他一块龙洋,让他云游参访。

大师此番离家,终身没有还乡。在他有生之年,仅于1891年,从北京托一名同乡,带回家信一封,却一直没有回音,三十三年后,他才知道,家中亲人早已不在世上了。大师出家后,直到老年,仍然亲自洒水扫院子,并有一定的规矩。大师告诉别人,这是大哥教他的,虽然不能不出家,可大师对大哥的教导始终不忘。

《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卷二-复邵慧圆居士书一》

《印光大师永思集-竹如-印光大师轶事一》

《沈去疾-印光大师年谱》

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
印光大师文章列表

出家人有31件事可称作不祥

一、佛前安坐受人礼拜,不祥。 二、佛前骂人,不祥。 ...

学佛应重视威仪的训练

佛门教育十分重视思想教育与生活教育,因为唯有健全的...

女众出家的注意事项

近来经常有女居士问我出家要注意的事情,我想,能够放...

黄念祖:在家与出家

教中说,在末法时期,在家人比出家人容易成就。当前正...

【推荐】戒律中对僧人从事占卜算命的观点

佛教的基本义理是反对占卜算命的。那么,这个线索从哪...

解决了生死,父母的恩才可以报

有些人不进禅堂来,反正一天到晚有饭吃,无所谓。年青...

当前佛教存在哪些问题,应如何改进

问: 您认为当前大陆佛教存在哪些主要问题,应如何加...

出家人为何「结夏安居」

安居又作夏安居、雨安居、坐夏、夏坐、结夏、九旬禁足...

专靠地理,不如专靠心德

【原文】 吾人是生死凡夫,不可瞎造谣言。己所知者,不...

观音菩萨随类现身满彼所愿

众生之心,与佛无二。虽迷真逐妄,背觉合尘,起贪瞋痴...

印祖关于惭愧的开示

印祖关于惭愧的开示《涅槃经》云:佛言:有二白法,能...

汝若常怕,则著怕魔

吾人不做伤天损德事,怕什么东西。念佛之人,善神护佑...

明白佛法的人会谨慎言说举止

明白佛法的人会谨慎言说举止,害怕造恶因、误导人,故...

学会善待自己和他人

在学会善待自己和他人上,我认为做到以下几点很重要。...

唯识五重观

再介绍唯识的观法:唯识五重观。怕初听同学不了解,我...

半信半疑的人能否往生

问: 如病人生前半信半疑,阿弥陀佛能带他往生西方吗...

圣严法师《体验》

你没有真正去体验自己的生命,也没有真的想要体验属于...

君子小人就在一念之间

吕新吾云:愧之,则小人可使为君子;激之,则君子可使...

一个不会休息的人,心是无法自主的

今天的社会都在通过鼓动欲望而刺激消费。厂家在不断升...

聊天谈八卦是造口业吗

问: 请问上班如果和同事们聊天谈八卦,说人家闲话、...

至诚念佛可以转业

原文: 又学道之人,凡遇种种不如意事,只可向道上会。...

圣严法师:见人低一级

所谓的「大丈夫」要能屈能伸、舒卷自如,一般人往往是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