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佛文库-中国校园网

为何佛教徒不发愿往生天界

嘎玛仁波切  2014/12/12  繁体字  大字体  护眼色

为何佛教徒不发愿往生天界

人们都听说过“天堂”,甚至认为天堂就是佛教徒所说的极乐世界,这是不同的概念。很多信仰其他宗教的人士都将来世去往天堂视为自己的终极目标,天堂就是佛教所说之六道中的天道,依然在轮回中;大乘佛教徒要脱离轮回,所以不发愿往生天界,而是为了自利利他前往极乐世界,这一修行加油站,于佛前继续深造,求证无上正等正觉佛陀的果位。

去往天界和度假很像,就好像在红尘中感到疲倦了,喜欢去度假一样。当你决定去度假,首先要有钱;当你想要去天堂,首先要有福报。当你累生累世辛辛苦苦积累了足够的福报之时,被有漏的善业及愿力牵引,就可以于来世去天堂了。有一点不要忘记,去度假享受,你其实一直在花钱,没机会嫌钱,钱有用完的一天。去天堂享受也一样,到了天堂就是不停消耗福报,福报也有用完的时候。

天界包括欲界、色界、无色界诸天。自下而上一共有二十八层天。天界众生为六道众生级别最高的,天人福报极大,身相威严,相貌妙美,受用享乐自在,寿命很长,无明显苦受,但行苦与变苦仍在。正因天人沉浸在妙乐之中,故不会生起出离心,并常常忘记时间与无常,虽然他们的寿命相比人间长久,但天人的感受却可能只是短暂的时光。就如蚊子的正常寿命只有五十天左右,但对它们而言,从出生、长大、交配、生子、衰老及死亡,都能经历完成。人类也会有这种感觉:快乐的时光,总是过得特别快。

欲界天由低到高有六层:四王天、三十三天、夜摩天、兜率天、乐化天、他化自在天。那里居住着具有淫、情、色、食等欲的男女天人,他们欢喜赞叹一切佛行佛事,飞行于虚空,散妙天花、奏妙天乐、熏妙天香……身相光明清净,故世人称之为“飞天”。他们行淫与人类不同,如兜率天牵手即可行淫,乐化天相向而笑即可行淫。最苦的是,临终前的变苦。他们能以天眼通看到自己将要投生劣道之苦,倍感痛苦熬煎,能清晰觉知感受到:身坏失光;花蔓枯萎;臭汗出,天衣污;坐卧不安,身感不适;臭味外散,其他天人远离,仅能送上祝福。他们习惯了恣意耗费福报,很多临欲命终时直堕恶道,久不能投生善趣。

色界,有四禅十八层天,其中初禅天(梵众天、梵辅天、大梵天)、二禅天(少光天、无量光天、光音天)、三禅天(少净天、无量净天、遍净天)各有三层;四禅天(无云天、福生天、广果天、无想天、无烦天、无热天、善见天、善现天、色究竟天)有九层;从无烦天到色究竟天为五净居天,为小乘不还果圣者及大乘菩萨的暂住地。四禅天分别对应四种禅定。色界众生因禅定功德而投生,已无饮食男女之欲,寿命比欲界天人和人类更长,以“劫”来计算。当色界天人寿命将尽,其禅定功德减弱,往往堕落到饿鬼道、畜生道,就算投生人道,也多为愚钝之人。

无色界天的众生,于寿命中长期处于禅定状态,而其寿命有八万大劫。很多外道修持禅定,认为禅定是最高的修行境界,但这会成为投生无色界天之因,并非究竟解脱。当其寿命将尽,多会怨恨,又因临死前心生“解脱并不存在”之邪见,往往多生多世会堕在三恶道。

因为曾经积累了很多有漏福报,甚至有些福报混合傲慢等恶念,如因自己持咒等修行时间长,而对其他新皈依或未能超过其的同修傲慢对待;或因自己上供下施比别人多,而心生自大等,这些福报并不能使人从轮回中获得究竟解脱,常因愿有执念而投生天界,不会生起出离心与精进闻思修佛法,不会有继续累积福报、忏悔罪业的机会。故行者当谛听!天界之苦未断绝!天界之乐非永恒!

有人喜欢享受人间的荣华富贵,有人希望去天堂继续享受更高层次的妙乐,但福报用完之后,就会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痛苦。从修行的角度来看,人间比天界更利于修行和成就,生在中等家庭比生在富贵家庭更有条件修行。如果没有因缘福报追随具德上师闻思修佛法,虽生在富贵人家,但浪费福报的几率大大增加。就像有钱人家的孩子,从小养尊处优、花天酒地,当他们福报过早耗尽后,会感受到贫困之苦,这种苦的感受和习惯了贫苦生活的穷人感受完全不同,由富到贫,苦不堪言。天界的众生也是如此,福报用尽就像度假结束了,但这次度假却花光了所有的钱,往后的日子能好过吗?

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

积蓄的终会散失,享受的就此没有

我们布施给别人:别人正是需要的,我们来帮助他;我们...

生死的大病一定要医

良医之门病者多。世间人有了病,都要到医生那里去,你...

寄于残生,旅泊三界

【我教比丘循方乞食,令其舍贪,成菩提道;诸比丘等,...

众生都当过我们的母亲

虚空遍布的地方都充满众生,每一众生相续当中都充满业...

人生无常 时间的真相

从前,有位幻术师非常精通幻术,他有一位朋友是出家师...

灾难的启示与佛教的无常观

经云:高必坠,聚必散,合必离,生必死。因一切有为法...

只要往生极乐世界,再回来就很自在了

净土法门就是这一生是最后一生,不能谈转世,否则风险...

今欲脱离苦果,惟有一心念佛

佛说三界唯心,一切唯识。 以真心随缘,而成妄识,妄识...

想度众生,你得赶紧去了才能回来

问: 请问法师,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的第十五愿,叫寿命...

素食者如何保证均衡的营养

素食者如何才能在日常饮食中保证均衡营养呢?英国食品...

堕落到畜生道的业因

世尊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,在这个无边无际的法界中,生...

知足是内在的觉醒

常念知足。就是内在的觉醒,知道万法因缘生,不妄求,...

中国古人养生之道

古人在清心养生方面,积累了丰富的经验,为中国式养生...

找到幸福的开关

一直到现在,我每看到在街喧喝汽水的孩童,总会多注视...

佛菩萨是否能帮我们升官发财

升官、发财是每个人都梦寐以求的事情,然而这些都是人...

每个人看见的地藏菩萨都不一样

【此善男子发心已来。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。久...

色欲之害人,实甚於猛兽横流

佛言多欲为苦者,欲希须为义,谓於所乐之境,希求而不...

蔡礼旭老师:让孩子珍惜光阴

朝起早 夜眠迟 朝起早,夜眠迟,早上起得早,晚上晚...

出家后是不是就没有烦恼了

问: 出家后是不是就没有烦恼了? 济群法师答: 如果...

大安法师对萧平实若干种净土著作的辨析

问: 弟子最近在福州寺院看到上海佛学书局出版的《念...

五个故事与五句话

1、宽容 一只小猪、一只绵羊和一头乳牛,被关在同一个...

无明的人是最可怕的

当我觉醒后,我才发现,世间最可怕的人,不是小人,也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