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佛文库-中国校园网

懂得快乐的意义

达照法师  2015/01/20  繁体字  大字体  护眼色

懂得快乐的意义

懂得生命的意义以后,我们还要进一步懂得快乐的意义——快乐的意义到底在哪里?

什么是快乐呢?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答案。

一、五欲六尘是凡夫快乐的根源

我小时候在农村里面长大。农村的小孩子都在地上爬着长大的,他肚子饿了,随便看到什么东西,都会拿到手里往嘴里塞,甚至看到鸡粪也可能会往嘴里抓。他们的快乐有时候很天真,只要有几颗小石头,就可以坐在那里半天玩过家家;城市里面的小孩子也一样,有时候他拿到几本童话书,往那里一坐就可以看上半天。大人不屑的东西,小孩子却乐在其中,因为他的标准很低,要求很低,他不懂得要求更多的东西。而我们成长以后,往往会把世间的财色名食睡、色声香味触法这五欲和六尘,作为我们快乐的根源。

按照凡夫众生的业力惯性,满足“我”的欲望就是快乐的,这个快乐对我们而言是最直接的。小孩子喜欢吃糖,给他几颗糖哄一哄他,他就快乐了,就笑起来了;大人想要获得某一种地位权力、名利财色,当得到时,那种快乐感是最直接的。当这些外在的条件满足了你的欲望,你就感觉到快乐。这种满足欲望的快乐,按照佛法所说是“有苦的快乐”——普通人所追求的快乐实际上是“苦中作乐,以苦为乐”。

二、满足欲望而获得的快乐都是暂时的

人们满足欲望的渴求,导致了自我心灵的矛盾和纠结。我们每一个人可能都经历过情绪的矛盾——两个念头在那里打仗,心情郁闷,自己跟自己过不去。这种没有硝烟的战争,就是情绪的战争。有些人对于“学佛不学佛”也要矛盾,“出家不出家”也要矛盾,“这个地方去不去”也要矛盾,“这个事情做不做”也要矛盾……人们往往在人生的十字路口,因为找不到回家的路,失去了生命的方向感,矛盾自然而然就生长出来了。

而且我们还要知道,所有靠外在条件获得的快乐,都会在获得之后,慢慢地变得不再是快乐,这是人生中最大的一个矛盾。我们从小到大,不停地在追求。当你想要的结果被追到手的时候,你马上会发现,这不再让你感觉快乐了。大家有没有看到,从小学到初中到大学到工作,从这个工作到那个工作,从这个职位到那个职位,从这座山到那座山,从这个风景区到那个风景区……人生的每一次追求,在追求到了之后,你都会发现,这不是你生命真正想要的东西。

然而我们最不想要的,都不可避免地来了。大家都不想要衰老,但是都走向衰老了;我们最不想要死亡,但是到最后都只有一个结果,就是死亡。前段时间,中国的国学大师文怀沙老先生,他的夫人去世了,他给他的夫人写了一副挽联。上联他写好了,叫“人人走向必然,这儿就是必然,谁个例外”。当时准备为他夫人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里开追悼会,他身边有人就把上联发给我,叫我给写个下联。我写的下联是:“事事都需放下,哪日不曾放下,何必今朝。”

大家把手伸出来看看,你手上有什么东西?全是空的!其实你每一天做的每一件事情,到了你的手上,又不在你的手上。你以为你拥有了这一把钥匙,这就是你的家,其实不一定是你的家;甚至这个身体也不一定是你的,每天两眼一抹黑,“三魂七魄梦中去,不知明朝来不来”。所以,每天都要放下,要是放不下,估计天天都得失眠。

事实上,人生中靠满足外在欲望而获得的快乐,都是暂时的。而且这种快乐,是你内心先需要一个东西,一旦拥有了你觉得快乐。假如觉得不需要它,你拥有再多,你一点快乐的感觉也不会有。有些人视钱财如粪土,你给他钱,他一点都不会觉得快乐,反而觉得这简直是负担,甚至是毒蛇;而对于需要钱的人,你给他钱,他就快乐了。情感也是如此。

所以,靠外在物质来满足自己的人,他获得的快乐就像走马观花,看了就过了,剩下的是两手空空。为什么很多人在物质享受的背后,感受到的是精神的空虚?因为他的内在没有一个真正永恒的价值标准。

三、物质对精神的腐蚀

那么内在精神追求的标尺到底在哪里?如何才能让我们快乐?

健康的人是快乐的,每天让自己全身的细胞活跃起来,不是在那里懒洋洋的、不死不活的,这样我们是快乐的。而心灵的健康比身体的健康更加重要。因为,行善积德,我们是快乐的;内心保持平静,我们是快乐的……

但是对于这些,我们有能力自己掌握吗?大部分人都缺乏这种给自己带来快乐的掌握身心健康的能力。

世俗的追求带来的快乐是短暂的、临时的,而且背后会带来更多的痛苦——不但追求到的快乐会失去,而且一旦习惯了这种物质享受,“免疫力”会很快下降。所谓“由俭入奢易,由奢入俭难”,一旦物质条件变差,他的痛苦远甚于从没有过物质享受的人,两者不可同日而语。相信大家都曾有过这种感受。

小时候,我的家乡交通不方便,往往要等一个小时才等到一班车开往温州。那时候的公共汽车像拖拉机一样,是用柴油做燃料的,又吵又颠;从文成到温州要花费五个小时,早上出发,晚上赶不回去。哎哟!那个时候有车坐还是很开心的,因为没进过城里。但是现在,即使让我们站在那里等二十分钟车,可能就受不了了。家里有车的人如果去等公交车,等二十分钟或半个小时,可能就会抱怨:“怎么还不来,车怎么还不来?”

一旦享受惯了,人的内心承受力、“免疫力”下降得很快。物质是腐蚀我们心灵的一种重要毒素,除非我们的心灵已经根植了抗腐蚀的能力。其实物质本身不会腐蚀人,是我们自己误会了,是自己养成的那种习惯和依赖,让自己很容易脆弱,很容易受伤。

追求物质的享受,是大部分人在生活中的直观感受。比如说,我们走路要走一两个小时才能到达目的地,走得很累,而有人搭便车几分钟就到了,那我们就直接地感觉到:这个痛苦是因为缺乏物质(车)带来的,我只要物质条件好了,有车了,我就没有痛苦了。

当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感觉到痛苦的时候,就试图通过科学的发展来解决问题。所以你看,当今的科学发展,可以说是日新月异啊!科学发展给我们人类带来的福祉是非常的多、非常的丰富、非常的精彩。但是我们要看看,自己的心灵有没有被腐蚀。如果我们没有被腐蚀,就能恰到好处地去享受这些科技带来的成果;如果被腐蚀了,我们的心灵反而会更加脆弱。以前科学没有发展的时代,为什么没有那么多的抑郁症病人,现在却有越来越多的抑郁症病人?就是因为人的精神被腐蚀了。

这个问题,佛法或者传统文化给了我们很好的解答。它们是把物质和精神连在一起来看待的。

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
达照法师文章列表

人身暇满难得,空耗非常可惜

如理如实地了知、观察暇满自性至关重要。然而,现在很...

布施就能够获得幸福

当你不再对他人进行任何要求时,你获得的是内心的自由...

星云大师:人生如梦幻 梦醒一场空

有人说:人生如梦幻,梦醒一场空;也有人说,人生如浮...

人生顺口溜

不要攀,不要比,不要自己骗自己; 活多干,话少说,...

烦恼的人生就是我们解脱的机缘

四圣谛 日常生活里让人不如意、不开心、痛苦、烦恼的因...

你们是最快乐的人

至於宇宙,则是每一个宗教都会谈到的。释迦牟尼佛在经...

人生的四种境遇

人生在世,所处的境遇虽然千差万别,概而言之,不出苦...

人生之苦迫及其解脱

吾人因何而讲究佛法耶?因吾人既已受得人身,常遇困苦...

五僧缘影:达照法师的出家因缘

五僧缘影之信仰的传承 爱因斯坦说时空是我们的错觉,我...

达照法师:改变命运的力量

要改变一个人的命运,有三种力量是最强大的。 第一种...

【推荐】净宗修行路上的八种歧途

这八种歧途,第一种是什么?第一种是信不至诚,多求人...

达照法师:附体究竟是怎么回事

今将其附体情况和附体原因以及如何解决等,略加分析如...

信愿行往生极乐

第一、信不学佛则永远在六道中轮回,不得解脱,此事任...

六类可以清除体内毒素的食物

第一大类:蔬菜 所有新鲜的绿叶蔬菜对于便秘是有效果...

我执会障碍无限智慧与悲心的发展

我执就像是个捣蛋鬼,会使我们孤立寂寞、与他人敌对;...

舍却贪爱,戒除贪欲

有个朋友炒股,股龄也有几年了,在市场上积累的经验和...

圣严法师:心里不安的原因

很多人的紧张不安,多半是庸人自扰、自寻烦恼。凡是心...

学佛人要透过这关,不需要去求

这个世间还有求不得苦。由于我们有欲望,对外部世界有...

由心灵来引导外境的,一定有美好的未来

我们讲过我们生命有二种力量:一个是外境的力量,一个...

无言的感化:看佛陀如何面对恶口与辱骂

佛陀成道后第十年,也即佛陀四十五岁那年,佛陀在优陀...

帝释桓因修忍辱

过去,天人和阿修罗们常常为了争夺酒色而征战,这天,...

少一个念头,则少一个业,多一个解脱

对任何事都能放得下,放下即功夫。平常就对任何事不挂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