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佛文库-中国校园网

境缘无好丑,提起佛号正念

2015/04/17  繁体字  大字体  护眼色

境缘无好丑,提起佛号正念

一日之计在于晨,丛林的早课是古佛青灯生活的特写。 “得见众沙门,是为最吉祥。”

早课时,站在后面的女居士陡然在我裤管上拍了几下,示意我赶紧跺脚。见她神色慌张,猜测是有虫子爬到我身上了。念佛堂内四众弟子庄严肃立,鼓声阵阵。这样的氛围,我可不敢妄动。于是默默在心里持念佛名,同时祈愿跪立之时不要误伤到它。计划早课后照常诵经。不管碰到任何事情,也要先把功课做完再说。

下殿后,师兄告诉我,刚才她看到的是一只蜈蚣,所以急着让我跺脚,后来蜈蚣自己爬走了。庄严道场,先从注重殿堂威仪开始。我始终相信,即使当时跺脚,它也未必会走,而善心却是可以感通的,也是最好的护身符。蕅益大师在《灵峰宗论》里讲道:“慈心之人,瞋者见之欢喜,怖者见之安隐,忧者见之开释,苦者见之悦乐,乃至鸟兽见之不生毒害恐怖之心。”

从头至尾,我都没有看见那只蜈蚣,所以心里没有恐惧。

而第一次见到蛇是在很突兀的情况下,在路上走着,忽然看到前方三米处有一条蛇,卷成一团。当时就愣了,看着它念了一会儿佛号。表面镇定,心里却着实有些震撼,打电话给净柳:“我刚才看到蛇了!”哪知她却轻描淡写地说道:“这有什么奇怪的,我以前经常看到。只要你不攻击它,蛇是不会伤害人的。”

想起印祖的开示:“毒恶与慈善不相敌。人若心无毒恶,蛇虎亦可为伴。即未到此地位,若常念佛念经之善人,决不被此等所害。以心存慈善,可以化彼毒恶。况修行之人,常有善神卫护。”心里的恐惧稍稍有些缓和,不安的阴影还在。到了晚上,浑身发冷,莫名其妙地难受,体内翻江倒海般,犹如中暑的病人。强作镇定,念着观世音菩萨名号,默默安慰自己“一切恐惧,为作大安”。睡了一觉,第二天就好了。

很多时候,人是被自己吓坏的。“若人欲了知,三世一切佛,应观法界性,一切唯心造。”

学佛以后,开始相信善恶也不是绝对的。只有因果,没有对错。生生世世的复杂因缘我们都看不清楚。而我唯一能做的是守护自己这一念心。做任何事,心有不安时想一想经文所说的:“因地不真,果招迂曲。”

随众,最忌讳的是自以为是,只想自己就会有矛盾。曾经在罗汉堂看到一偈:求同存异相安好。念佛人要多忆念佛的慈悲,阿弥陀佛连五逆十恶之人都能原谅;弥勒菩萨,大肚能容,容天下难容之事;观世音菩萨,大慈大悲,闻声救苦不舍任一众生。我们作为佛子,就该看着学、跟着做。学佛不应只停留事相上的修持上,更重要的是通过念佛、拜佛、诵经等实修内容,克除习气,变化气质,改变思维方式,修好这颗心。

佛氏门中,有求必应。然而,菩萨随缘度生,众生无缘则不能度;喻如月在天上,本无绝水之心,水自不清,月则不现。若只知向外驰求,则难得佛法实益。师父也教导我们,自求多福。“相信佛,境缘无好丑,提起正念——南无阿弥陀佛。”

“不二”的涵义值得我们反复思量和践行。依正不二,一切境界都是宿世业力和当下内心的幻化。自他不二,我们对待这个世界乃至他人的态度最终会折射回来。

“心净则佛土净,心秽则佛土秽,境之善恶,由心之善恶所感。断无有善心净心而感恶境秽境,恶心秽心而感善境净境者。”种下一个善因,自然收获善果。结下一个恶缘,将来自食其果。所以说,利人即是利己,害人甚于害己。

真正的高手只在自己的心地上下功夫,而不会浪费时间纠结外境好坏和他人的态度。省庵大师《劝修净土诗》云:“自有好华堪供佛,更无尘事可干怀。”何妨宽心耐意,安忍无厌,作随缘消旧业想,报尽往生西方为愈。

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

印光大师在家往生弟子——丁大定居士

丁大定居士,绍兴上虞人。寓杭州湖墅。家贫而寡,生二...

【推荐】放下名利枷锁 老老实实念佛

现代人生活忙碌,从出生到小学、中学、大学再到社会。...

「不随妄转」对念佛人很重要

你应该怎样训练你自己不要老是被外境所转,不是等到临...

只有净土法门,才能三根普被

有许多法,只是上根之人修起来合适,下根人就很困难了...

不再受到分段生死的干扰

诸位如果你今天是选择在娑婆世界求增上生,其实你要面...

极乐世界的见闻获益

《华严》喻药王树,若有见者,眼得清净,乃至耳鼻六根...

在家念佛的三项事

今天佛七圆满,明天大家就回去了。我有几样事情须要和...

传喜法师:用念佛来控制情绪

我们念佛形成一个功夫,能让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绪,我们...

内心的中道

中道二字,并不是指我们的身和语,而是心。当我们不喜...

佛说世上有七种妻子

佛说世上有七种妻子: 一、 象杀士夫那样,不尊重爱护...

妙莲老和尚《对福严佛学院学僧开示》

开示一 一、欢迎学僧莅本山 诸位师父、各位同学、各位...

现代人为什么多造业

藏地有句俗话:顺口顺手也可行善事,随行随住也会造恶...

初学者如何选择入门典籍

佛教三藏十二部典籍内容瀚如烟海,对一个初学者来说,...

处理问题的八个方法

有能力的人善于处理问题,没有能力的人面临问题就手足...

相信了弥陀的功德,才能把名号执持住

相信了阿弥陀佛的名号的功德,他才会去执持啊!执就是...

一偈得道

昔日,佛陀在舍卫国讲经说法时,有一年长比丘,名叫般...

吉凶唯人招,最好存仁道

世间上的人,常常将挫折灾难归咎于自己的命运不好,或...

宣化上人:效法地藏菩萨的精神

何谓地藏菩萨?这位菩萨,犹如大地,含藏万物。一切万...

佛教称谓的分类及其含义

中国人素重礼仪,在称谓方面亦十分讲究。而佛教的称谓...

不念佛的时候能否达到不起杂念

问: 我们念佛时没有杂念,不念时还有杂念。这是工夫...

在家居士净土早晚课的内容

一、印光大师教导的方法: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(三称...

《华严经疏》中的十种回向

在《华严经疏》这部书里,把回向分为十种。哪十种呢?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