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佛文库-中国校园网

明明无悟法,悟法却迷人

圣严法师  2015/06/17  繁体字  大字体  护眼色

明明无悟法,悟法却迷人

有僧人问夹山善会禅师:“祖意和教意是前人所立,和尚为什么说没有这些东西?”夹山说:“三年不食饭,目前无饥人。”僧人又问:“既无饥人,我为什么无法开悟?”夹山即示一颂:“明明无悟法,悟法却迷人,长舒两脚睡,无伪亦无真。”

“祖意和教意”,是指佛祖的心意或本意,以及将之发挥成语言文字型态的数理、教规等等。夹山禅师竟然对弟子说:“佛和祖师所留下的文化遗产,不论是思想、语言、文字、形像,全都不是事实;对于真正用功得力的人,就不应介意这些东西。”

面对弟子的反诘,夹山禅师说:“三年不吃饭,眼前并没有饥饿的人。”很久以来都不吃饭了,也没看到需要吃饭的人,所以那些东西有什么必要,有也等于没有。这是夹山悟后的心境,但僧人并未开悟,所以又问:“既然在你面前没有饥饿的人,为什么我不开悟?”夹山开悟后不曾见到饥饿的人,就像释迦成佛后见到一切众生皆具备如来的智慧德相,把所有的人都平等看待。不是他缺乏慈悲心,不教别人开悟,而是在他的体验中,世界上并没有人需要开悟这桩事。

但在客观上,未开悟的人就是未开悟,不容置喙。夹山对弟子说明不用开悟的原因:“明明没有开悟的法,你却当成有,东奔西走追求开悟,像这样的话,即使踏破铁鞋也无觅处,你则因此失去智慧,成了迷人。如果你心中无事,把追求开悟的念头放下,不执着真也不以为假,这就是悟境。”

我在指导修行时,特别重视过程而不重视追求开悟。过程可使自己的心平静、明净,不会被太多的追求心和企图心障蔽。如果经常保持心的平静、维持心的平稳,心就能明净。开悟是一种内心的体验而不是一样东西。我常告诉弟子:“只要烦恼越来越少,你的心境就越来越明。”这就是一种过程的体验。追求开悟的人非常在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,因此希望早一点开悟,这种追求开悟的心就是执着。还有一些自以为已经开悟的人,其实是被悟的观念所迷,沉醉在悟境的执着中,非常可怜。也有某些人把类似精神病的症状当成开悟,其实那是魔境而非悟境,因为他的烦恼还在。

平常生活中尽量不要起嫉妒心、怨恨心、贪求心、吝啬心、愤怒心、得意心,一旦有这类情绪出现,赶快念佛、观呼吸、观念头的起伏。如果心能立刻静下来,并且随时随地不起烦恼,就是开悟。

夹山禅师与弟子这段对话,对现代人大有启示:耕耘比收获重要,过程比目的重要,事实的体验比虚有的假象重要,内心的平安比虚妄的名相重要。

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
佛教故事文章列表
圣严法师文章列表

无修无证--无为法的实践

无修无证四字,同修们并不陌生,但就其内在的含义,了...

参禅必修的课程

有一学僧元持在无德禅师座下参学,虽然精勤用功,但始...

【推荐】12个经典禅意故事

【一】 禅师问:你觉得是一粒金子好,还是一堆烂泥好呢...

略论观心工夫

假如将佛教三藏十二部经典的内容加以高度浓缩,把附加...

【推荐】慧律法师《入佛正见》

大众一起至诚恳切,向师父拜年。向师父顶礼三拜,一拜...

六祖慧能大师的一生

慧能俗姓卢,原籍河北范阳(今北京大兴)。他的父亲贬...

拾回自己「失落」的心

我们的心,被这些前尘缘影障碍了、埋没了、迷失了,我...

要出生死,必以此为第一义

道学人,往参老人于曹溪,特为发明金刚般若宗旨。 以吾...

从门入者不是家珍

雪峰禅师和岩头禅师同行至湖南鳌山时,遇雪不能前进。...

世间四种可贵之人

佛陀过去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,为比丘们开示:有四...

放生巨龟得善报

二十世纪初在台湾一个叫金包里的地方,有个慈善家林老...

观音菩萨近代显化的一段真实圣迹

台湾有一个海洋学院毕业的人,初始不信佛教,但福德因...

藏人的养生之道

在藏地,有许许多多的修行人,身体特别健康,心态也特...

布施就是最好的结缘

佛教非常主张广结善缘,但是怎样才能广结善缘呢?其实...

慈心不杀 世世无患

过去,在罗阅只国外五百里处有一座山,山中住着一户人...

韶华将尽 人生没有如果

春去秋来,花开花落,从垂髻之年,到风前残烛,人生转...

菩萨戒为何要禁止蓄养动物

畜生道,人类为了要得到它的肉,为了吃它的肉,往往就...

常念佛及观音圣号,决无产难之苦

女人能从小常念佛及观音圣号,后来决无产难之苦。或一...

寻找心的本来

学习任何一部经典,首先要知道它的重点是什么。 很多...

儿女之贤善,多半在其母之熏陶化育

人生世间,数十年光阴瞬息即过,若或虚度,则欲再得此...

善导大师两种的深信

善导大师两种深信是对于观经,这种圆发三心的深心。深...

动物性食品中存在的五种主要毒素

作者:约翰麦肯道格尔(John McDougall) 注: 本文是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