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佛文库-中国校园网

越是惜福的人越有福

学诚法师  2015/07/14  繁体字  大字体  护眼色

越是惜福的人越有福

“锄禾日当午,汗滴禾下土;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。”这首家喻户晓的诗歌,描述了人们日常最熟知的事情,吃饭。

然而,熟知不等于真知,生活中就有许多熟知却无知的现象发生,现在的人越来越不知道珍惜福报,吃饭、穿衣、上班、购物讲究的是奢侈、豪华,全然丢弃了先辈们流传下来的艰苦朴素、勤俭持家的优良传统。

惜福就是珍惜福报,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。惜福也就间接的保护了环境,可以节省很多资源,为地球添一份绿色,少买一件衣服,地球就多一件衣服。惜福的生活方式才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,才能保证“可持续发展”;惜福可以培养良好的心态,使自己不盲目和别人攀比吃的穿的,欲望就没有那么强,心态好自然身体健康;因为“欲壑难填”,所以为了满足自己盲目增长的欲望,透支生命、透支健康,带给自己的将是无尽的痛苦。

现代的人们受西方价值观影响较大,已经不知道“惜福”为何物了,比如现在过生日,买蛋糕必须要买大的,越大越好,上下好几层,要是能吃完也无可厚非,但偏偏是用来游戏,抓起奶油往自己、别人身上到处乱抹,把每个人都搞得像个小丑才善罢甘休。更有甚者,孩子在过生日的时候会把父母亲人辛辛苦苦准备的一桌子饭菜掀掉,家长却在旁边拍手叫好。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人怎么能知道惜福呢?

现在每个人都向往过上西方人的生活,尤其是纽约式的生活,他们鼓励消费,刺激欲望,追求享受,什么都讲究大,大飞机,大汽车,大别墅,讲究每天吃牛肉,喝牛奶,喝红酒、啤酒,每个人占有资源太多,造成了极大的浪费,根本没有惜福的概念。

周恩来总理在天津南开中学上学的五年时间里,一直穿一件长衫,有的同学就问他:“您上台领奖要换件新衣服吧?”总理回答:“上台领奖那么短的时间换什么新衣服啊?”又有同学问:“参加同学聚会该穿件新衣服吧?”总理回答:“同学聚会又不是比谁穿的衣服好,穿什么新衣服啊?”再有同学问:“去校长、教授家应该换件新衣服吧?”总理回答:“老师接待的是我,又不是我穿的衣服。”周恩来总理的惜福,由此可见一斑。

在佛门中也是很讲究惜福的,在寺庙的斋堂里吃饭是不可以剩饭的,要吃到碗里不剩一粒米,有的吃完后碗也要用水涮后喝光,好多人吃完饭后碗都是干干净净的。如果你浪费粮食,旁边的人就会提醒你要珍惜福报,甚至有人会主动帮你把剩饭吃光。

吃一顿饭要把它与佛法结合在一起。因此,佛门中斋堂(餐厅)常常贴着这样一幅字:“五观若明金易化,三心未了水难消。”

“佛家一粒米,大如须弥山;若自不了道,披毛戴角还。”享受了施主的供养,就要精进用功修行,把修行功德回向给施主;如果不用功,整天散心杂话,从因果来讲只能做牛做马来偿还了。

在穿衣方面也是如此,不会攀比谁的衣服新,料子好,穿很旧的衣服也不会有人瞧不起你,投你异样的眼光,相反穿旧衣服恰恰是有修行的一种表现。不光是在吃饭穿衣方面很惜福,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是如此,只要东西还能用没有大的影响,就坚持用,在这种环境熏陶下,自然就形成了惜福的好习惯。

佛门中的人惜福,因为大家都知道,每个人的福报都有一个量,如果你过早把你的福报耗尽了,那就意味着你的生命也就此结束了。不珍惜自己的福报,生命就会过早结束;修行深度不够,下辈子上升还是下降就不知道了。

惜福只有与大多数人的生活结合起来,才能创造一个节约型社会,一个和谐的社会。按照因果循环的道理,越是惜福的人越是有福,越是有福的人越懂得惜福。

希望每个人都能成为有福的人。

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

警惕恶行损耗我们的福德资粮

如果钱财的来源不清净,即使暂时收入很不错,但最终不...

【推荐】在生活中积累福报原来可以这么简单

依报随着正报转,如果有十朵花,那就只会吸引十只蝴蝶...

施污垢布 得最胜福

当时舍卫国有一个长者,妻子生一女儿,美秀无双。她刚...

求福者遇佛得度

我总是这么不如意!为何没一件事能顺我的心,满我的愿...

若有名誉德,财食如泉涌

无食空腹之痛苦,等同无誉之意苦: 没有吃没有穿,这些...

居士修福的重要性

出家众和在家众,从禅宗的角度来看,在修行开悟这一点...

你希望你的孩子怎样经营一生

现在市面上常谈生涯规划,诸位朋友,你怎么经营你的一...

再穷的人也能因布施而得福

富贵是用恭敬心布施财物得来的果报。而福大小完全在下...

网络学佛的正确态度

网络是时代的产物,是众缘和合的现相。网络也被诸多有...

各种果蔬的营养功效

椰子 营养功效: 椰子汁液多,营养丰富,可解渴去暑、...

【推荐】念诵太过熟溜或不利于修行

不如法的念诵,就好像从前的留声机(一种通过唱针在旋...

发菩提心不能离开法水的滋润

讲到发菩提心这个发字,是很妙、很有意思的。会做馒头...

老板学佛记:从土豪老总到文明绅士的进阶

最近十多年来,喜欢佛教、学习佛法、信仰佛教的人越来...

【推荐】学道须具足五种正信

第一要信自己方寸中一个喜怒哀乐底主人翁,觌体与三世...

寻找真正的快乐

这天,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中,对众比丘们提起过...

弘一大师《普劝净宗道侣兼持诵地藏经》

予来永春,迄今一年有半。在去夏时王梦惺居士来信,为...

别让「拥有」成为痛苦的开始

一九九三年我刚到国外,看到很多人为了吃一顿饭,要开...

一席话成就李嘉诚

李嘉诚当年创建长江塑胶厂,把从意大利偷师学艺回来的...

贪欲对内心世界的影响

在物质文明的典范现代化大都市中,环境污染严重,空气...

吸烟是如何引起致命疾病的

按:新加坡政府在2002年5月31日世界无烟日发表文章指...

念佛的目的不要搞错了

无禅有净土,万修万人去。但得见弥陀,何愁不开悟。 这...

念佛要离憎爱二心

各位居士在家也念佛,可能念佛用不上力。用不上力的原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