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佛文库-中国校园网

念诵太过熟溜或不利于修行

益西彭措堪布  2015/11/23  繁体字  大字体  护眼色

念诵太过熟溜或不利于修行

不如法的念诵,就好像从前的留声机(一种通过唱针在旋转的圆盘或圆筒上的螺纹中移动来放声的装置),它的机关并不紧,只是借一个余留的势力在出声,虽然唱片还在滑动,唱针也算稳,但是没有力量摩擦出一种清晰的声音,只是飘浮滑过而已。

同样,念诵时不能很紧凑地提起正念,只是借助自心少许的余势诵出来(由于所诵经文已经串习得很熟,念诵时稍微以忆念心所的余留势力,使得口头上不断地诵下去),其实根本没有缘取法义;由于内心没有一种随文入观的内涵,也就发不出一种有佛法内涵的声音;如是只在口头溜过,很难直接产生修法的利益。

很多人的毛病是,对于一部经或者一种仪轨,不熟悉时倒还认真,念它也觉得欢喜;一旦念熟,马上出现一个问题——口里念着文句,心里打着妄想,两相掺杂。也就是,并非逐字逐句地在心中观想,而是念文句的心,跟此起彼伏的妄念夹杂在一起。如果偶尔警觉、妄想中断,就发现自己根本不知道在念什么或念到何处。

这种人的特点是,因为从来不注重通过念诵发起对法义的观修,只是习惯性地顺口溜下去,所以每次必须从第一句开始念,一、二、三、四、五……依循顺序倒还可以滑下去,但冷不丁从中间提一句出来,就不知道接着该念什么了。留声机的运行不也像机器那样很顺畅地往下滑,但从没真正用心念过一句吗?我们如果不用心,又比它超胜在哪里?比如对于当前讲授的《普贤行愿品》,多数人都能念得很熟。但如果我问供养偈是怎么说的?很多人可能摸摸后脑勺,两只眼睛瞪着,根本没办法回答。大概一定要从“所有十方世界中”开始,一句一句地往下滑,一直滑到我问的句子为止,才能答得出来——竟形成了如此病相!

这就是目前存在的非常普遍的状况,如果去调查,十个人里面估计有九个都是如此。现今的很大一部分人懈怠心重,刚开始因为不熟,只能一个字一个字专注地看才念得下去,所以会认真一些。而一旦念熟了,就开始偷懒,懒得专注、懒得用心,只是随口往下溜,心里却一点痕迹都不留。

每天虽然都在念诵、修行,但熟溜的毛病成为最不利于修行的事,只要养成了习惯,每天就这么混过去了。我怎么可以如此随便,甚至连小学生都不如?他们做题是一道一道认真地做,我为什么连那份心都没有?念诵时至少也要一字一句地在心上练习才行。或者说,我连世间人练拳的心都没有,他们一招一式都在标标准准地打,即便有一次没打好,自己也会不满意地再来一遍。而且每天都会比较,如果功夫没有长进,或者由享受五欲而出了问题,又退步了等等,就会责备、警策自己不能再次以任何原因干扰练功。再说,科学工作者也是每天非常投入、认认真真地钻研,不停地攀登着知识的一座又一座高峰。他们用心真切,只可惜修的是假法;我们修的是真法却连真诚心都没有,就实在羞愧。如是痛自鞭策。

由此,我们也应当诚恳、心口相应地念诵,把每一次念诵都当成一件大事来做。其中的意义既然比他们演算数学题、练习世间武功等要重大亿万倍,我就一定要比过他们,要以最殷重的心,使字字句句都心口相应。对于所念文句,心不慌不乱、仔仔细细地把它演练一遍,比演员更要有一种郑重其事的真挚心。

还有,练书法的人会想,我的每一笔都要写好,不然就太失败了。对于并无太大意义的外在文字,他们尚且格外重视,而我们所念普贤行愿、佛号、咒语等,都是不可思议的无上行愿,或是不可思议的佛智慧法,怎么可以马虎草率呢?应当逐字逐句、清清楚楚地显现在自己心上,一心缘它作意,并且随着句义心中作观,丝丝入扣。缘每一行愿都要于心得力,每念一句都要让心增上力量,使自己从内心深处发出大愿。

这些都是我们目前能做到的,因为毕竟是自性佛,也已经得到了堪能修法、用心的人身。然而即使有此能力,却也怕我们不肯去运用。若是愿意要求自己每次都认真练习,那么往后的每次念修,念出来就不一样,因为是从真心里面念出来,就如同扎针要一针见血一般,不同于扎木头——什么感觉也没有。例如念《普贤行愿品》,一念一念地把善愿心发出来,让大愿激发、开发心底的善根,使心中生起相应的善心。每一次念诵都有法的内涵,每一次念修都会发起大心大愿。对于我们尽未来际都要奉持的这些行愿,当然要把它们铭刻在心里,字字句句都从自己心底深处发出,在心上成就无量的功德。

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
益西彭措堪布文章列表

修行人的七圣财

有七种财富,是修行人最真实的福报。 第一,信,即信念...

斌宗法师《色身生活与法身生活》

前言 所谓色身:乃是佛教一种述语,在一般人叫做身体...

慧律法师:什么事都加上一个【无】字

教你一个大智慧,一个无上的法门,一个字,你什么事都...

经常做很多梦,如何念佛才能安眠

问: 法师,经常做很多梦,是不是因为日常生活中妄念太...

修行中我们常犯的四个错误

像学习无常、苦空等这类的教法时,我们常常容易有几个...

《十种逆境为道场》译文

【原文】 一、念身不求无病。身无病,则贪欲乃生。贪...

在家佛弟子该如何修行诵哪些经

问: 在家佛弟子该如何修行?早晚课该诵哪些经?时间...

佛陀谈对待色欲的态度

摩诃波阇波提夫人等出家以后不久,一天,有一位年轻的...

如何看待现代人经济压力大

问: 人们现在都觉得经济压力大,追求财富的脚步一刻...

佛说人在临终时投胎到哪一道的现象

《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》第十卷阿阇世王受记品记载:...

凡夫的障怎么就这么重呢

我等幸得人身,生中国,闻佛法。 这里我等也就印祖说把...

《金刚经》的十大威力与持诵事迹

金刚经十大威力依《金刚般若经旨赞》开示:此经有『十...

【推荐】带业往生对我们多么的重要

那么下面就是能除罪否疑。那有人问:临终的时候以猛利...

为亡者助念,怎样确定亡者生到哪里

问: 现在很多居士为亡者助念,有时候看见亡者坐莲花升...

【推荐】观世音菩萨

《一》前言 今天是观世音菩萨的圣诞日,所以向诸位介...

修不净观,累积往生的力量

我们举一个实际的例子,来说明一下,为什么要修不净观...

四点建议避免学佛走偏

对于学佛人来说,这几个重要的概念一定要搞清楚,不能...

孙思邈养生十三法

孙思邈养生十三法,又名耳聪明法。孙思邈,被称为药王...

微笑地面对生活

虽然,人生有很多苦难。人来到世间,就已经是一出悲剧...

烦恼和生气有意义吗

大士阁有一副含义非常深远的楹联:上联是 若能转念无须...

天下第一菜:大白菜

慈禧晚年时,得了一场重病:高烧不退,且口干舌燥、咳...

【推荐】地藏菩萨的咒语--具足水火吉祥光明大记明咒

【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。即从座起而白佛言。大德世尊。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