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佛文库-中国校园网

把烦恼习气一点一点磨掉

学诚法师  2015/07/27  繁体字  大字体  护眼色

把烦恼习气一点一点磨掉

修行是什么?修行就是修正我们的习气,把我们与烦恼相应的种种习气毛病一点一点磨掉,让我们的心越来越能够趣向善法。广义的修行是指在现实生活中运用佛法。现实生活中的境界不外乎两种:一种是人,一种是事。面对这两种境界,正是实践佛法的时候,也是检验自己修行程度的时候。

那我们面对境界时应该如何修呢?对人要自他相换。儒家也讲:“推己及人”,“己欲立而立人,己欲达而达人”。你希望大家都尊重你,那你就尊重大家;你希望大家恭敬你,那你就恭敬大家。我们与人相处时,有时会遇到一些困境,觉得别人不体谅、不信任自己,可能是因为对方的烦恼、问题,但反过来说,是因为自己过去没有对他人那样好,这就需要从自身去反省和改善。这就是因果的道理,很简单也很实在。

在现实生活中对事如何修呢?就是要历事练心。当我们担待一项任务、负责一件事情的时候,把人、事、物凝聚在一起,就会遇到种种问题,面对很多的困难:别人不配合你的时候,你能像菩萨一样发心,做别人不愿做的事,踏踏实实付出自己的精力、体力;别人说你,就由他说,作消业想,而且自己确实做得不好,很多地方不清楚不了解;不论遇到什么困难,都要义无反顾、一往无前地坚持下去。

这时不仅要面对外在的境界,更要面对内心的无知、情绪的起伏和波动,承受很大的心理压力。这就是检验自己修行功夫的时候———有没有戒定慧,有没有真实的发心,有的话你才能承担下来,否则就会被事情压垮、被境界击垮。这时再看佛菩萨、祖师大德的行仪,看他们面对刚强难调的众生时那种难行能行、难忍能忍、至大至刚、无所畏惧的气概,以及在复杂多变、千头万绪的境界中能够不为“八风”所动、平静如水的心境,就会比较实在地感受到他们戒定慧、菩提心的功德。

心对境的时候,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、智慧等实际或随顺内涵都在其中,我们可以在实践中不断地学习、体会和发掘。

选自学诚法师《人生的究竟意义》

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

星云大师《人间万事都会过云》

佛教讲「三世」,即过去、现在、未来。 不只是时间会...

修行人有藕断丝连的个性是没办法修行的

不能专,要他专;不能念,要他念;不能一心,要他一心...

正见对于修行非常重要

学佛是为了追求解脱。那么,怎样才能解脱?解脱与正见...

专一念佛之章程

手书备悉。丧中如此办法,不但于亡人有益,实令阖家均...

若能以此修持,百人修持即百人往生

若能如上念念相续,毕命为期者,十即十生,百即百生。...

精诚的道心

有一位修行人自小不曾娶妻,父母双亡后,更是抛家散财...

秘密用功的法门

修学律宗的有源请教大珠慧海禅师说:和尚修道,有没有...

每个人的生和死,别人都替代不了

五祖寺老首座照勤老和尚走了。生死,是每个人都要面对...

通过尿液看健康

尿液是人体正常的生理代谢产物,尿液同时也是健康状况...

做月下老人是助人堕生死欲坑

你很喜欢做月下老人?喜欢做月下老人,这完全是凡情,...

【推荐】厌离娑婆,要厌离全面的娑婆

学习,佛法的专有名词叫作熏习。它不是一次完成,它是...

放下不等同于放弃

我们常常说放下才能解脱,放下才能快乐。为什么放下才...

为道当行坦途

绵亘数里的高山峻谷间罕有人烟,除了入山采宝的商人外...

七字经

天下要数忠孝贤,人间能有几个贤。 只要记得贤人语,...

挖空心思勉强得到,实际上不是好事

如果命中没有,而挖空心思勉强得到的东西,实际上不是...

脚底养生功效多

人的脚底有70多个穴位,6条经络起止于脚上,与人体各脏...

出家需要有大福报吗

《明史 太祖本纪》里记载:至正四年,旱蝗,大饥疫。太...

丛林中出坡的意义

马祖建丛林,百丈立清规开启中国禅宗僧团制度的恢弘气...

六字洪名含义无量

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是梵语,根据《观无量寿佛经疏》...

坏人一旦福报用完,就会遭受恶报

很多人认为因果很玄,既然有因果,为什么有些坏人过得...

圣严法师《一心有滞,诸法不通》

问:唐朝牛头法融禅师说:一心有滞,诸法不通。一旦这...

素食也是修心

素食不就是讲饮食的问题吧?还有什么其他的?当然不止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