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佛文库-中国校园网

日常生活中处事待人的态度与方法

2015/09/23  繁体字  大字体  护眼色

日常生活中处事待人的态度与方法

遇事只一味镇定从容,虽纷若乱丝,终当就绪;待人无半毫矫伪欺诈,纵狡如山鬼,亦自献诚。

“接物”这一部分可以说是圣贤学问在日常生活中的落实、应用,包括处理事情的方法,也包括对待人的态度、方法。尤其是面对一些比较复杂的人和事,怎样把不好的境界转变过来,是这一条教我们的。

“遇事只一味镇定从容,虽纷若乱丝,终当就绪。”遇到事情只是一味地镇定从容,即使事情纷繁复杂,如同一团乱丝,终究能理出头绪。态度镇定从容,保持冷静理智,才能看明白事实真相,条理清楚;如果心思烦乱,感情用事,即使是很简单的事情,也会混淆是非,处理不好。《大学》开章就说:“定而后能静,静而后能安,安而后能虑,虑而后能得”,可见镇定从容是正确判断、处理事情的基础。

“待人无半毫矫伪欺诈,纵狡如山鬼,亦自献诚。”“矫”是矫饰、虚假的意思,“山鬼”是指山中的鬼魅精怪,性情多疑狡诈。这句话就是说:对待别人没有半点虚伪欺诈,只是一味真诚爱护,纵然对方像山中的精怪一样狡猾,最终也会受到感动,而能以诚相待。如果我用虚伪回应虚伪,互相欺诈,不但不能扭转局面,必定愈演愈烈,不可收拾。我自己也已经先变成了矫伪欺诈的山鬼一类,怎么能算一个修养身心、有智慧的人呢?

外面的人与事有时我们无法选择,但是只要内心有主宰,任何事情和环境都会随我们的心念而改变,这才是人定胜天的真实含义。

——辑自《格言别录白话赏析》

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

学会转换你的生活态度

人生如梦,岁月无情,人活着其实是一种心情;穷也好,...

日常生活中的四念处观

修五停心得成就便入定,然后出定而观四念处,那是次第...

小事不小,小中见大

前几天,有工人师傅过来给宿舍门安装锁牌,一阵电光火...

工作与休闲

近年来有些提倡重视休闲生活的人士认为,不要因过度认...

让女人气质改变,态度优美,一切如意的办法

佛陀住世的时候,有少女名叫宝女,特到佛陀之处,请问...

佛教徒的人生态度

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,都有自己的处世态度。因为人生...

修净土者皆不妨一切世务,人何为而不修乎

原文: 譬如人入大城中,必先觅安下处,却出干事,抵暮...

「敦伦尽分」与「百不管」该如何融会贯通

问: 师父您好,印祖三十二字修行纲领中有敦伦尽分,...

求生西方是否是分别执着

问: 如果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是为了离苦得乐,是否是一...

自我疗法清五毒

要想身体好,排毒不可少,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提高,排...

学道之人去心垢染,行即清净矣

佛言:如人锻铁,去滓成器,器即精好。学道之人,去心...

今世相貌不好,但是修行可以补相

我们身为住持佛法的出家人,要如何培养自己的福慧、如...

佛法不是叫你逃避,而是让你面对现实

经常听到有人说:佛法就是逃避现实。还有人说,学佛法...

净业正因,以慈心不杀为第一

原文: 净业正因,以慈心不杀,修十善业为第一。食肉之...

净土五经格局的由来

《阿弥陀经》、《观无量寿佛经》、《佛说无量寿经》在...

给自己抹点黑

公元前225年的一天,秦国大将王翦率领60万大军,即将...

舍不得爱情就等于舍不得三界六道

问: 怎么判断自己是真信?还仅仅是觉得自己信了?我...

星云大师《恭敬心是佛心》

五根手指开小组会议,主题是:谁是老大?大拇指首先威...

日常如何修行净土

这是从《印光大师文钞》里摘下来的开示净业学人日常如...

被自己的成见拖入妄想执着中去

前面我们看了很多有关业的日记,知道了我们的业主要表...

我们能听闻这部经,要感恩释迦牟尼佛

释迦牟尼佛是我们娑婆世界的教主,我们看这个名称,在...

济群法师:什么是幸福,如何把握幸福

记者: 我们以前做过一个关于幸福感调查,在北京工作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