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佛文库-中国校园网

「敦伦尽分」与「百不管」该如何融会贯通

大安法师  2016/05/24  繁体字  大字体  护眼色

问:师父您好,印祖三十二字修行纲领中有“敦伦尽分,闲邪存诚”的要求,在清朝时又有“百不管”老婆婆成功往生的公案,请问怎样将二者的行持融会贯通?

大安法师答:“敦伦尽分,闲邪存诚”这两句话是中国儒家文化的精髓,从世间法的立场来看,我们在世间就得要努力尽好应有的伦理道德。

“敦伦尽分”是从行为上来说,在五伦关系当中,要把自身的家庭角色、社会角色做好,尽到相应的道德义务;“闲邪存诚”是从心性上来说,就是要防止邪念的涌动,保持那颗真诚的心。

那“百不管”老婆婆的公案,是讲一位老居士念佛念了几年,却一直妄想纷飞,于是请教一位老和尚:“我怎么样能念佛功夫得力?”

老和尚知道这位老太太的问题就是心里牵挂家人太多,经常不是念着儿子,就是念着孙子,于是就告诉她:“以后你就百不管,家里人问你这个事那个事,你都一概不管。”这个老居士就依此而行,果然念佛就得力了,最终预知时至,成功往生。

但是我们要看到,“百不管”老婆婆的万缘放下,是有条件的,她已经是年纪很大的人,家庭、社会责任已经完成了,可以什么都不管了。年轻人就不同了,上有老下有小,小孩在那饿得哇哇叫,老人病在床上不能动弹,如果他都不管,只管自己“修持”,那是不行的。安老怀幼是每一个人应尽的责任与义务,不能不管。

从真为了生死的修行来说,就是要万缘放下。但真正的放下是心中无所挂碍,尤其对在家人来说,该尽的责任与义务还是要尽,只是心中不执着而已。

所以“百不管”,对特殊的人在特定的年龄段,或者在克期取证的一段时间当中,可以这样做。平时还是要敦伦尽分,然后有时间有精力,就一心念佛,这二者并不矛盾。

我们作为净业行人,就应该按照“敦伦尽分,闲邪存诚,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”这个十六字去做。

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
大安法师文章列表

大安法师:念佛为何能对身心起作用

问: 念佛对身心确实能起作用,这如何从理体上解释呢...

家人都不信佛,并反对自己学佛该怎么办

问: 请问师父,我家里人都不信佛,也很反对我学佛,很...

为家人烧菜放料酒,会破了酒戒吗

问: 法师您好!弟子受了五戒,自己并不喝酒,也不食...

我们学佛是为了什么

问: 师父晚上好,我们学佛是为了什么,了脱生死,家...

不要轻易地离开家庭,让家里生烦恼

问: 本人已六十多岁,念佛多年,但家人不接受,本人想...

佛也有寿命的吗

问: 佛有寿限吗?如何理解此佛寿命多少多少劫?劫后...

如何让自己一心不乱,增强记忆力

问: 一、在修行的过程中如何让自己一心不乱?二、怎...

怕犯戒,所以迟迟不敢受戒该怎么办

问: 弟子想受五戒,又害怕犯了戒律尤其是妄语,所以迟...

平时就要训练,信愿才能坚如金刚

何为重心。我辈修习净业,信贵于深,愿贵于切。以信深...

大安法师:不能往生,最痛苦的是谁

问: 今生不能往生,最痛苦的是谁? 大安法师答: 你...

念佛和八十八佛哪种忏悔力量大

问: 念佛需要拜八十八佛忏悔业障吗?不是至心念佛能...

真正的快乐不是在外面

佛经常常讲要少欲知足,知足常乐。欲望就是烦恼的表现...

拥有多少能力就去做多少的事情

除了外在有相的布施以外,奉献自己的能力或劳力帮助他...

如是因如是果,烦恼痛苦是没必要的

1、自作自受, 佛在《百业经》中开示我们:一切善恶业...

惠空法师《从佛法观点谈感情问题》

感情问题,从佛法立场来看,势必从生命现象的角度分析...

如何克服节后综合症

长假早已悄然结束,短暂的闲暇,似乎打乱了往常的生活...

妙莲老和尚:人最折福之处是什么

就是嫉妒障碍!看人家做好事总是眼红、心里不是滋味,...

学会放手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

在我们的一生中,如果你想在某一方面取得成功,需要有...

蔡礼旭老师:教育孩子要恩威并施

我们当父母的人要恩威并施,恩是爱护孩子,要经营温馨...

神奇的诵经声

在一座山上有一茅舍,住着一个比丘僧。比丘对佛法真可...

永远都是自己的错

我们的生命中,可能还是有很多众生、有很多缘并不是投...

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

强其所不能,尽力突破自己不能做的事情,强化自己缺乏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