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佛文库-中国校园网

神奇的诵经声

2019/02/14  繁体字  大字体  护眼色

神奇的诵经声

在一座山上有一茅舍,住着一个比丘僧。比丘对佛法真可谓精进持戒,毫不懈息。

从日出到日落,从日落到日出,他足不出户,只是一心诵读般若波罗蜜经。

他那朗朗清脆的读经声,从窗户、门口、壁缝传出来,在山间回响着,似鸟语花香,如滨滨清泉,遍布整个山麓。却说这山中,每天清晨和黄昏,都有一个七岁的牧牛郎在山麓放牛,听到朗朗经声,心中甚为欢喜。

“多美妙呀,念得多好呀!”牧童每次到山麓放牛时,都听到诵读声。

渐渐地,他入了迷。在一个黄昏时分,牧童循着诵经声来到比丘的门前,说道:“请问,您读得是什么呀,这么好听!”

比丘正读得入迷,猛听得一个声音叫他,便抬起头来,只见一个小孩倚在门柱上。

“孩子,进来说话。”比丘招呼道。

“您读得是什么呀?”牧童走到比丘的面前再次追问,然后靠着书桌,眼睛放出智慧而渴求的目光。

“是佛经般若波罗蜜。你年纪太小,长大了就懂了。”比丘答道。

牧童一听,却说:“用不着长大,我现在就懂!”

“你才多大就懂了?”比丘大为惊奇。“七岁了,我觉得您读得美妙极了!”

比丘心里赞道:“真是一个聪慧过人的小童,绝非凡人!”

没过多久,小童便告辞回去了。牧童回到原地,一看牛不见了。

“呀,肯定进山去了。”牧童便进山找牛。他走了很远,也没有找到牛。太阳已下山了,但他怕回家被父母打骂,不给饭吃,便硬着头皮继续往深山里走去。越走天色越黑,他不禁朝山里喊了起来:“牛啊,牛啊,你在哪里……”

忽然,从林间深处传来一阵响动。牧童以为是牛在里面,忙走上前去,却朦胧地看见前面正有一只饿虎朝他走来。

“妈呀!哇……”牧童吓得大哭起来,转身就跑。

但已经迟了,一幕惨不忍睹的悲剧发生了,那牧童被猛虎吃得连骨头都不剩了。

而那比丘还在等着这个有绝顶大智的非凡神童呢。当然,比丘失望了。再也没有牧童经过他的门口了。

牧童死后转世到一个长者贵族家里。那长者家里应有尽有,只是无儿无女。此番长者闻听妻子怀孕,高兴得不知如何是好。只是自从妻子怀上孕后,嘴里老是唠叨着什么,一副昏昏迷迷的样子,如同做梦一般。

他见妻子总是躺在床上,不断地哼着什么,长者心中疑惑:莫非是妖孽作怪?便赶紧让仆人去请相师来占卜。相师占了半天,才吞吞吐吐地说道:“我也说不清是什么原因,但肯定不是鬼怪!”说罢惊慌而去。长者见状,不知是凶是吉,整日愁眉不展,但也只能听天由命了。

一天,山中那比丘化缘到了这个长者家门口,远远地就听到长者妻子嘴里的哼哼声,心里不禁欢喜起来。

“这不是我天天念得般若波罗蜜经吗?”

比丘即快步走入长者家门,见长者一脸的愁云,便问道:“请问,贵府是谁在念佛经呀?”

“什么?什么?”长者一时没有反应过来,只是惊讶地看着比丘。

“贵府谁在念佛经呀?”比丘又问。“没有人念佛经。”

“那声音我非常熟悉的,贵府一定有人在念佛经!”比丘边说边坐下来,长者莫名其妙,心里很不高兴。

“那是我妻子得了病,在胡乱哼哼呢!”长者没好气地说。

“您妻子在念般若波罗蜜经啊!”

“什么般若波罗蜜经?”

“就是佛经。”

“可是真的?”

“您该放心就是,您的妻子不是害了什么病,而是在诵读般若波罗蜜经,她怀的必是佛家弟子!”说得长者心花怒放,急忙告诉全家人,大家都高兴得不得了。

转眼便到了婴儿出生的时候。那婴儿刚出母腹,即从产床下到地上,双手合十地跪着,嘴里不停地念着般若波罗蜜经。

全家人惊奇地看着婴儿,再回头望望长者之妻,见她已不哼哼了,也完全醒了,像从长梦中醒来一样,根本不知此前自己的情形。

长者急忙跑到佛所,去请众僧来看自己的儿子。

众僧来到长者家里,都惊奇地看着地上的婴儿,被他那连读带讲的诵经声吸引住了。

众僧一起向长者合掌施礼,道:“这是真正的佛弟子,施主千万不要干扰他。好好抚养吧,这孩子以后可以为天下众生之师,包括我们这些比丘。”

七年过去了。前世的牧童已成为一位贵公子,但他一心只诵读般若波罗蜜经,已完全悟解了经义,同时背诵了所有的经典。可谓无人可比,智慧超众。更令人刮目相看得是,所有经典中原来错误或脱落漏掉的字句,他都一一给予纠正补充,完备了原经中的不足。于是,比丘僧众均随他诵读经文,听他讲解经义。

从此,长者的儿子更是身体力行,讲经授法无息,举止言行为人师表,经常开化弟子们,使他人发大乘心。他的足迹遍及整个城市、乡村、大街、小巷,无论走到哪里都有他的弟子。经他启发得大乘心的人共八万四千,直接学佛法的著名弟子共五百名。

佛告诉阿难说:“阿难,那时的牧童就是我的前身,那个比丘就是迦叶佛的前身呀。”

《小儿闻解经》

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
佛教故事文章列表

靠这个来了生脱死太难太难

《净土十要》里面登了一个这样的例子,禅宗在江西一带...

在禅定中看到的三件怪事

过去有一个高僧证得了神通,有一次出门,在禅定中看到...

斌宗法师《我人生死之由来》

前言 学佛主要在求离苦得乐,生死之苦冠于一切,同时...

这个生死的怨贼你认识到吗

要想成佛,一切求心都得歇下来,自然相应,求是苦追求...

大安法师:水火二河白道喻详解

善导大师举出了一个水火二河白道喻,这个白道喻非常重...

【推荐】娑婆世界的厌离行

净宗愿门的核心内涵是厌离娑婆,欣求极乐。然娑婆世界...

别让心掺杂了投生阿修罗道的因

阿修罗,又名非天,是喜妒善战的神祗,因为他们总是与...

人身难得如爪土之稀

佛陀过去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游化之时,一日,世尊以...

你该生长在哪里

一粒百合花籽,意外地落到麦田里。花籽发茅了,抽出修...

战胜自己

有一位比丘,自出家以来,父母从未曾放弃说服他还俗,...

真正的供养如来

佛陀八十岁那年,抱病来到末罗国的拘尸那城。 那时,...

原谅别人才能解除内心压抑

有的人即使不学佛法,也同样坚持做人的基本原则,这就...

福报的陷阱--用攀缘心

我们一般人在造善的时候,内心隐藏了恶法在里面活动,...

过河要拜桥

有一句成语说过河拆桥,意谓受人帮忙,事成之后,忘恩...

一言一行皆成因种:呻号比丘的口业果报

有一个大富长者,家财万贯,金银财宝取用不尽,尤其妻...

海涛法师:念佛好时机

念佛法,不论男女僧俗,贵贱贤愚,无有一人,不堪念佛...

德盛者其心和平,德薄者其心刻傲

德盛者其心和平,见人皆可取,故口中所许可者多; 德薄...

传喜法师:如何看待神通

还要提醒大家的一个就是,现在这个时代什么稀奇古怪的...

五浊恶世,唯有净土可通入路

原文: 教兴所由,约时被机,劝归净土。若教赴时机,易...

徐母杨太夫人生西记

原文: 一切众生,皆有佛性,皆堪作佛,固无论天人修罗...

弘一法师的弥陀净土思想初探

弘一大师毕生钻研、探索、整理、流通南山律典籍,处处...

虚空孕菩萨经

虚空孕菩萨经卷上 如是我闻:一时,婆伽婆住佉罗坻迦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