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佛文库-中国校园网

如何把无常的观念融入生活

太桥旦曾堪布  2015/12/13  繁体字  大字体  护眼色

如何把无常的观念融入生活

我们明白了死亡无常的道理之后,每天可以进行禅修,思维死亡无常,把死亡无常的观念融入到实际生活之中。

先可以静下心来回忆一下,从小到大,有多少我们熟识的人已经死去了?他们死的时候多大年纪?活着的时候跟自己有过怎样交往?死亡时的情景又是怎样的?自己当时听到他们死亡的消息时感受是什么?他们现在又会投生到哪里呢……死亡无常的思维不是远在天边,而是近在眼前,就在我们实际生活中。

我们也可以回忆,当自己的亲人死去时,她曾经吃了多少药?治了多少次病?虽然全国各地的亲人都聚集在她身边,对她的死亡有帮助吗?能够延长她一天,哪怕是一小时的寿命吗?

作为一个修行人,虽然做不到不死,做不到不疼痛,但能做到死的时候很坦然、很安详、前途很光明,这就是学佛修行的好处。现在世间人因为看不见生死轮回,所以不相信,他们只相信肉眼能看到的一些眼前利益和感官享受,然后耗尽一生去追逐。在佛菩萨的眼里,这样的人是很愚痴的。虽然他们不相信生死轮回,但死亡的痛苦和死后的黑暗还是要由自己去承受。

对于一个临终的人,如果他的定寿已经到了,不用说医生或是药物,即使药师佛亲自来为他看病也治不了他的病,长寿佛来为他做长寿佛灌顶也不可能延长他的寿命。生命注定结束的时候,一分一秒也无法延长。

对于一个临终的人,如果你问他:“你想要一千万还是想多活一天?”,他一定会选择多活一天,可是当他健康的时候,他却不在意自己的生命,一直为钱财奔波,而在死亡面前,钱财就显得不重要了,钱财再多也解决不了死亡的痛苦。

要常常进行这样的思维。我对死亡无常的修持特别看重,对死亡无常越有体会,对此生的贪执越容易断掉。前些日子,以前佛学院的同学告诉我说,一个朋友死了,这个朋友比我年轻,学问、素质都很不错,却突然死去了。这让我有很深的体会和认识。死亡无常就是如此,无处不在,无时不在,对此一定要有真实深切的体会。

我们体会到了“必定死亡”“死时不定”“死时除了佛法没有任何事对我们有帮助”后,要有“唯一的保障就是修行”这样的心态。因为“死时不定”,所以我们当下就要开始修行;因为“死时除了佛法没有任何事对我们有帮助”,所以除了佛法以外,没有任何值得追求的事,但并不意味着什么事都不要做了,而是指做任何事都要符合佛法、利益他人,这样死亡的时候才会得到真实的帮助。所以,这三个根本给予我们很大的警示。

对死亡无常的思维一定要让内心有所触动。如果每天内心都能有所触动,就太有帮助了!对死亡无常的体会越深,心转向佛法时越有力量。如果思维时,能有所感受、能够流出眼泪,这就特别有加持力。以前我们为了钱财的得失、为了世俗的情感,不知流过多少眼泪,这些眼泪只给我们带来了痛苦。现在,我们能为了虔敬心和死亡无常而流泪,这是非常有加持力的。

我们的寿命好比是一头牛,正被一个屠夫带向屠宰场,每走一步都离屠宰场更近一步。死亡就像屠宰场,正在年复一年、日复一日地接近我们……

无常的思维随时都可以进行,比如眼前一根燃烧的香,烟在一点一点飘散,香在一点一点缩短,最终会消失,变成一堆灰烬,这都在向我们演说着无常的真理。

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

梵志丧女 焉知非福

一天,佛陀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为弟子们开示时,有位...

时常惦记着死亡是否太消极了

问: 师父,有的人会觉得,时常惦记着死亡太不吉利或...

安乐死并不安乐

问: 世间很多人都认为安乐死没有痛苦,只是在伦理上...

有了标准,有了参考点,就有痛苦

一个乞丐的故事。在最初的时候,他只是每天坐在纽约地...

懈怠修行的梵志

佛陀在世时,也有许多精进的修行者,他们有人当生证果...

风雨飘摇的人生

周公有一首诗,叫做《鸱鸮》,出在《诗经?豳风》,《...

一切都会过去的

放弃是需要勇气的,但是在某些时候,人只有在保全自己...

用统计数据告诉你有多幸福

也许,你真的不知道,你有多幸福多幸运,我来告诉你。...

这三种人可以让你人生少走弯路

按照佛法来讲,高人即是有智慧的人,他有广阔的视野,...

偶尔也要检查一下你的梦境

我们在修行的时候,当然是只问耕耘,不问收获。 但是有...

如何判断内心是善业强,还是罪业强

以下二三四五,就各别各别说明业果各别的相貌。 我们看...

工作和修行如何做到协调

问: 我先生做的是管理工作,压力很重,当他专注佛法...

卓越的人有三条命

曾经听过这样的说法:平庸的人有一条命:性命;优秀的...

传喜法师:修行人的五个助缘

作为一位修行人,有五样助缘必须要注意: 第一,戒要...

益西彭措堪布:妄语果报的故事

依照佛经的开示,我们放远目光来观察妄语业对今生后世...

身体最受空调攻击的五个部位

随着盛夏的到来,气温逐步攀升,无论是在办公室还是在...

美满的家庭,要做到尊重与包容

家庭如果要达到和谐,要做到以下几点: 第一,尊重对方...

做人别学「一根筋」

在生活中,有些人懂得变通,会根据不同的事情,采取不...

靠这个来了生脱死太难太难

《净土十要》里面登了一个这样的例子,禅宗在江西一带...

佛陀探病

佛陀住在只园精舍的时候,有一位比丘患了重病,因为卧...

恶马八态

一大早,四面八方的人都集中到王舍城里来赶集,热闹非...

盛者,衰之始;福者,祸之基

悖凶类 悖是违背、违逆的意思,悖凶指违背事物发展的自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