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佛文库-中国校园网

小人乐闻君子之过

2015/12/13  繁体字  大字体  护眼色

小人乐闻君子之过

小人乐闻君子之过,君子耻闻小人之恶。

此存心厚薄之分,故人品因之而别。

君子和小人,是中国人说不尽的话题。小人和君子究竟有多大差别?这一条就是告诉我们:小人和君子只是在存心上的细小差别,表现在行为上就有所不同。也是警惕我们:把握自己的存心,以免失足堕落为小人。

从现象上说,“小人乐闻君子之过”,小人以打听君子的过失为乐;而“君子耻闻小人之恶”,君子则耻于听闻小人的恶行。

人非圣贤,孰能无过?重要的不是错误本身,而是我们面对错误的态度。这里用了“过”和“恶”两个字,其内涵和分量都有所不同。《弟子规》说:“无心非,名为错;有心非,名为恶。过能改,归于无;倘掩饰,增一辜。”虽然无心犯下过失,能勇于面对,及时改正,不掩饰、不隐瞒,还算是个正人君子,光明磊落。小人对人群充满怀疑,不敢相信人性本善,之所以喜欢打听君子的过失,多数是为了掩饰自己的恶行,正暴露他内心的阴暗和刻薄。

君子有道德、有学问,对本性的纯善满怀信心,知道一切恶行只是习性起作用,是可以改变的,所以善待一切人,尊重一切人,隐恶扬善,时时启发人的善心。他听到人有恶行,如同自己的德行有亏一样羞耻、难过,当然更不会去打听、谈论,来保护自己纯净的真心。

所以说,本来只是一个存心厚道还是刻薄的区分,而人品、德行的高低就因此产生了大的差别。善于修身的人,就是从这一个念头开始修正。

辑自《格言别录白话赏析》

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

君子有三件敬畏的事

【孔子曰。君子有三畏。畏天命。畏大人。畏圣人之言。...

肯改过,就会有好的前途

春秋时代有一位贤相叫晏婴,晏婴有很多的榜样,孔夫子...

荷花与污泥

出污泥而不染是荷花的四品质之一。也是荷花最动人的地...

看到朋友有过失,该如何规劝

问: 过不规,道两亏。看到朋友过失,但他们不愿接受批...

学佛者应如何防止过失

问: 学佛者应该如何防止过失呢? 慧广法师答: 人非...

不能了解生命的根本而错乱用心

我们在明白整个生命的道理当中,最重要的先要了解生死...

人生四个等级的境界

人生在世,有贵贱之分,穷富之分,也有境界高下之分。...

哪八种过失会让我们不能生起智慧

我们来看看,要什么因缘会生起智慧。有些人不能生起智...

家庭教育的几点

提倡好的习惯,好的作风。特别是家长要以身则。主要有...

务必谨慎取舍因果

犹如水滴满瓶器,第一滴水非满瓶, 非由末等一一滴,缘...

不吃鱼的10个原因

1.疼痛:鱼类同样有大脑和神经系统,正像所有动物包括...

心力跟佛力是不能分开的

回顾中国两千年的佛教历史,我们会发觉中国佛教在这两...

烦恼的人生就是我们解脱的机缘

四圣谛 日常生活里让人不如意、不开心、痛苦、烦恼的因...

外在的世界究竟从何而来

简单地讲就是我们一念心性的随缘不变之体当中,个人的...

众僧良福田,也是蒺藜园;罪福由此心,非前境过咎

《南山律在家备览》中,有一条深刻地分析了当前一些居...

如何消除业障与消业的征兆

一切法由心想生。罪由心起,必将由心忏悔。只有心地清...

罪从心起将心忏,心若灭时罪亦亡

罪从心起将心忏,心若灭时罪亦亡。你的妄想的根被你拔...

具此三福,则净业大成,往生上品

戒定慧三学,为学佛及修净业者之根本,而戒尤为要,故...

佛学常见辞汇(十一画)

【假】 1.借的意思,诸法无实体,借他而有,故名假...

人生的四种境遇

人生在世,所处的境遇虽然千差万别,概而言之,不出苦...

星云大师:人生如梦幻 梦醒一场空

有人说:人生如梦幻,梦醒一场空;也有人说,人生如浮...

茗山法师日行一善的神奇效验

慈,就是牺牲自己而施与他人之安乐;悲,就是同情他人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