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佛文库-中国校园网

慧律法师《包容异己》

慧律法师  2010/12/16  繁体字  大字体  护眼色

‘人,生而不平等’。

在历史上,有很多人穷究一生的研究,然后,想要为这个问题,提出一个圆满的答案。但唯有佛陀‘人人都能成佛’的理论,才真正为众生提出了究竟解决之道。

人的差异性,有来自先天的业力,及后天的努力与学习。一般人基于此差别的大小,再加上自己自私的角度给予批判,就益发的更不平衡了。其实,以佛法的观点,这种种的不同、相异、对立,却极为公平。因为,众生一切的身、心、环境,皆取决于自己的业力。我们要突破意识的观念,就要放下错误的标准,因为,每个人都会为自己订出一个范围,跟自己看法不同的就是敌人,而加以排斥。这都是由意识造成我们内心的一种主观,如果不能突破,就会一直生活在意识的阻碍里而痛苦不堪。

而当了解了这个道理,你就再也不会怨天尤人、自暴自弃或愤世嫉俗了。那么,争执中,如一方能够将冲动忍耐一下,那么必能有一番新的境界,明天也会比较好。

就像夫妻吵架时,有一方能心平气和地跟对方说:‘我尊重你!而且我并不想改变你。’这样,想吵也吵不起来了。

哲学家也告诉我们:‘不要让你今天的无知,增加你明天的后悔。’

遇到什么事,先训练自己不要马上生气,后悔自然减少。包容别人可以涵养自己,改善人际关系,产生良好的互动,这是减少纷争斗乱的不二法门。

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
慧律法师文章列表

【推荐】必有容,德乃大;必有忍,事乃济

必有容,德乃大, 做人一定要心胸开阔,涵容一切,才能...

发菩提心后,如何面对顺逆的因缘

我们再看对治退还。 为欲对治虽已发趣,复退还因,故立...

修安忍会不会沦为他人的受气包

问: 常言说人善被人欺,假如自己修安忍,会不会招人...

烦恼和生气有意义吗

大士阁有一副含义非常深远的楹联:上联是 若能转念无须...

当别人指责自己时如何做到不生气

问: 有人当面用很难听的话指责自己时,如何才能做到...

生气对身体的伤害

每个人,几乎都知道心情不好,对身体是巨大的威胁!就...

何苦一定要生气呢

把心放空,让心柔软,这样我们才能包容万物,洞察世间...

用慈悲忍辱的精神来对待谩骂

通常被人骂者,少有不起烦恼,乃至瞋恚心,佛在世时,...

远离三有,如鸟出笼

【远离三有,如鸟出笼】 。这个比喻得很好!鸟,表示我...

慧律法师《降低欲望和标准》

人为什么会痛苦?为什么会烦恼?我们认为金钱可以代表地...

慧律法师《减少烦恼的两个原则》

第一:你一定要宽恕众生 。人的一生耗费在干扰别人、...

慧律法师《强烈的正念》

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!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!南无本师释...

观寿命无常是成就净业的根本

有师兄问我:如果总想着未来的死亡,是不是与活在当下...

净土宗是他力还是自力呢

唯有信愿、持名,仗他力故,佛慈悲愿,定不唐捐,弥陀...

念佛的七大误区

一、坚决不许打饿七 民国二十五年(一九三六年),有一...

王女的觉悟

印度波罗奈国王的夫人生有一女,肤色金黄耀眼,头发绀...

十念往生者,都是宿世善业强

一切法都是从心想生,临终能够遇善知识,十声往生,这...

光明皇后

一千多年前,日本有一座古城,城主的小公主长得非常美...

生病生得越厉害,这时候更要念佛

这是对女弟子意安的开示: 念佛却病。 可见这个意安在...

学佛与不学佛的差别

一、学佛与不学佛到底有什么差别 学佛和不学佛,本身就...

遇到任何是非,首先想到这是自己的错

作为具有正见的修行人,凡遇到任何是非,首先想到这是...

见为善而得祸,便谓善不可为

世间愚人,不知因果。见为善而得祸,便谓善不可为。见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