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佛文库-中国校园网

发菩提心后,如何面对顺逆的因缘

净界法师  2019/12/31  繁体字  大字体  护眼色

发菩提心后,如何面对顺逆的因缘

我们再看“对治退还”。

为欲对治虽已发趣,复退还因,故立忍进波罗蜜多。退还因者,谓处生死有情,违犯所生众苦,及于长时善品加行所生疲怠。

发了菩提心以后,这菩提心刚开始我们很生疏,因为我们以前都是用欲望来带动修行。我为什么愿意努力地去修行呢?因为我可以通过修行,让我享受五欲的快乐。以前是欲望来带动,现在发了菩提心,变成无所求,因为所有的欲望被无分别智给破坏了,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成佛的愿力、往生的愿力。

这种愿力对我们来说,操作起来还比较生疏,很容易在顺逆的因缘当中被破坏。所以大智慧的佛陀告诉我们:你要在保护菩提心的过程当中,加修忍辱跟精进。

我们解释一下。

我们以前修无分别智这个空性智慧的时候,是离一切相的。当我们跟相状离开时,所有因缘也就离开了。所以,回到空性的时候,你是风平浪静的,一念不生的,没有好也没有坏,没有快乐也没有痛苦,就是那一念的寂静法喜而已。

但是当你修菩提心,开始从空出假,开始面对人群的时候,诸位!一旦你接触众生,那就是接触你的因缘。因缘就有好坏的问题了,就是个对立的事情。有些人跟你结了善缘,有些人结了恶缘。当然结善缘的人会赞叹你、鼓励你。但是如果过去生跟你结恶缘的人,看到你这样发菩提心,他毁谤你、刺激你。

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呢?忍辱波罗蜜!就是说“谓处生死有情,违犯所生众苦”。有些众生跟你生生世世结恶缘的,他看到你发了菩提心就来破坏你了。这时你应该安忍不动,你要修忍辱波罗蜜。

当然,这个忍辱波罗蜜不是强忍。在佛陀的教法里面,你要修自他平等。佛陀在对治瞋心这一块,他主要的一个方法就是消除对立。你永远都不要跟众生站在对立面,永远不要!

就是说,当众生来伤害我们的时候,我们要思惟:其实他不是故意的,他只是想要离苦得乐而已。他这样的心情没有错,他站在他的角度,想保护自己,所以他释放一种负面的身口意。如果我今天是他的话,我是一个生死凡夫,我也会跟他一样做出同样的举动,因为离苦得乐的心情每一个人都有。

从同理心态来看,其实我们也没有比他好多少,只是个人的角色定位不同而已。所以我们如此地思惟,我们就可以成功地把人跟人之间的对立给消灭掉了。

在一个家庭,做先生有先生的立场,做太太有太太的立场,做子女的也有他的定位。所以,每个人站在自己的角度,产生矛盾是很正常的,因为每一个人都想保护自己。但如果我们今天站在他的角度来思考这件事情,他所做的一切事情就很正常,因为他想离苦得乐,如此而已。

所以,我们通过这种同理心的思考,可以慢慢地调伏自己,不跟他站在对立面。这个就是修习忍辱波罗蜜。

第二个,就是在长时间的善品——就是解行的功课——当中产生了疲倦。前面是面对逆境的修学,安忍不动。但是顺境时也要小心,因为你顺境时会产生得少为足,就会懈怠。所以菩萨要以精进的心来激励自己:我们要走的路还非常远,我们离佛菩萨的功德还有相当的距离,所以我们应该要鼓励自己不断地进步。

所以,当我们生起菩提心以后,面对顺逆的因缘:逆境,采取保守的忍辱波罗蜜;顺境,我们应该要多用精进波罗蜜,抓紧这个美好的暇满人身,好好地积功累德。

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
净界法师文章列表

圣严法师《`因缘`就是自然现象》

在佛法的修行方法中,有一种因缘观,能帮助我们转变观...

审察自心的真与伪

念念上求佛道,心心下化众生。闻佛道长远,不生退怯。...

弥勒佛的出世本缘

(上) 昔日,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,有五百位大比...

发菩提心方能消宿业

今之世道,乃患难世道,虽曰念佛能灭宿业,然须生大惭...

许止净居士与印光大师的因缘

许止净(1876 1938),本名业笏,字子晋,号止净,止净...

四种恶法能够令菩萨忘失菩提心

什么样的情况会导致曾经发过菩提心又忘了、失去这个菩...

给自己一片危崖

有好几次,见蝙蝠掉在地上,怎么也飞不起来。 蝙蝠是...

没有挣扎就没有进步

有一天,弹簧冲著压力大声叫道:人们喜欢的是我,又不...

面对痛苦与解决痛苦的方法

很多佛教徒虽然懂得不少佛教理论,甚至还学过五部大论...

【推荐】念佛能创造两种强大的力量

我们净土宗的修行者,当我们走进了佛堂,当我们提起佛...

在生死中得大自在

黄龙慧开禅师有一首诗偈,广为流传。偈云:春有百花秋...

有些病交给佛来医

世界卫生组织曾公布:人类已知的疾病,大概有三万种,...

永明延寿大师垂诫

学道之门别无奇特。只要洗涤根尘下无量劫来业识种子。...

修了多劫的福报善根,才能得人身闻佛法

佛家常说,人身难得,佛法难闻,得人身非常不容易,在...

【推荐】追求神通的种种弊端

出家人专心用功修行,一定多少有成就,有些也必定有些...

小鸟与阿育王

某个安适的午后,人们正在树下乘凉、聊天时,突然听到...

从极乐归来的菩萨是非同小可的

极乐世界的解脱功德,我们简单提出三点: 第一、随愿闻...

居心可以质鬼神,作事决不昧天理

平时侃侃凿凿,与人说因果报应,生死轮回,并念佛了生...

母鸡的爱心与智慧

欧洲一个专门研究动物的机构中,有位教授负责研究鸡,...

顺境善待别人,逆境善待自己

人生路上,要学会善待他人,也要懂得善待自己。 善待...

学佛可以解脱众生之苦

帝王中信佛的不少,其中尤其以梁武帝、顺治帝为最,舍...

怎样让抑郁症患者走出困境

问: 法师您好!弟子三十多岁的儿子由于工作及家庭矛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