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佛文库-中国校园网

欢喜恭敬出家人,母狗投胎成为公主

2016/01/10  繁体字  大字体  护眼色

欢喜恭敬出家人,母狗投胎成为公主

佛经里有一个故事,在佛法盛行的时候,有一位虔诚的居士,每天发心供养比丘,当时有一位已经证得阿罗汉圣果的比丘,每天都到居士的家中受供。

这位居士家里养了一只母狗,每当供养比丘时,狗都在眼睁睁的盼望,想得到一点食物。这位神通自在的出家人——比丘,他知道这只狗的心思,常常捏饭团分给它吃。这位比丘天天去接受供养,狗也天天得到比丘的食物。因此,狗天天都欢喜想见比丘,这位比丘也知道狗的心意,每天去受供时,均拿一团饭给狗吃,狗更加喜欢看见出家人比丘。因为欢喜恭敬比丘,能消除一切罪业,狗就因此脱离了恶道。

经过一年多以后,狗就诀别命终了,命终之后,魂神投生到安息国王的王宫,生为王女——公主。她出生以后,就知道自己的宿命,知道前世作某居士家中的狗, 天天都受到比丘施给饭团。她禀告父王和母后说:“我前世是中印度某居士家中的狗,每天都吃比丘分食的饭团,因此看见比丘就生欢喜恭敬心,由于恭敬比丘的功德,脱离了狗身而生为王女。”当时安息国境内,均无佛寺和出家比丘。

有一天,月氐国的国王派遣一位使臣到安息国,安息国王看见这位使臣很贤明,就把公主嫁给他。

公主到达月氐国,看见国内有很多比丘,心里非常欢喜。她回忆前世作狗时,比丘拿饭给它吃,因此每见比丘即生欢喜心,又因为欢喜恭敬出家人,今生才得到人身且为王女。她心想:“我应当大兴供养比丘僧众,以报答其救我脱离畜生道之大恩大德。”

当时月氐国佛教非常兴盛,有很多出家比丘,公主每天都供养四、五百位比丘,并且亲自料理供养的一切食物,不肯让他人代为效劳。供养诸比丘完毕之后,她又亲自打扫。家中的佣人、奴婢等,非常赞叹她,都说女主人是王女——公主,来到这里,不但天天斋僧供养比丘,又亲自扫除清洁,甚为难得,我们也应该做一点功德才是,奴婢们就暗中把扫帚藏起来,不让公主扫地。女主人找不到扫帚,就去拿她自己当初所穿的衣服,把它卷起来当作扫帚,她的丈夫看见公主以新衣扫地,便对她说:“你恭敬佛法,怎么可以把衣服当扫帚来扫地?未免太可惜了吧!”

公主回答说:“我前生但以欢喜心,恭敬出家比丘二年,今生才得到这些衣服。以此衣作扫帚,又有什么可惜呢?我前世时,连一物布施也没有,只凭著用欢喜心恭敬比丘,种此善因,今生才有福报得生为王女。我又没有辛劳的去做苦工,赚钱来购买这些衣服。”

丈夫说:“你对佛法僧三宝这么恭敬,竭诚供养比丘僧,我从来没有看过比丘们给你一块钱,这些衣服都是我劳力得来的呀!”

公主就向丈夫解释说:“我的前世,本是畜生道中的狗,因为主人是佛教徒,每天供养比丘,比丘每天都把食物分给我吃,我便以欢喜心恭敬比丘,由于恭敬出家人的功德,而脱离狗身,出生为王家公主。我能够得脱狗身,今生我的一切,全都是比丘所赐。”

丈夫说:“你只对一位比丘生起欢喜心恭敬,就能够得到这么大的功德福报。恭敬供养三宝的功德,真是不可思议!”

公主的丈夫本来不如此发心,自从他听闻公主叙述这福报因缘之后,即大发布施心,广种福田。他从此归依三宝,精进学佛,竭力兴建佛寺,供养三宝,并受持斋戒,发扬大乘佛法。

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
佛教故事文章列表

闲置的佛经该如何处理

问: 请来的经书该如何摆放?暂时不用的话又该怎么处理...

一个行为就能获得如此大的功德

修安忍的功德无量无边,大乘经典中有诸多解释,在此归...

常行供养能为自己种下成佛善因

衣服及饮食,常以奉供养;作如是心施,是等悉成佛。─...

一个人福报大了,就可以让周遭的人得到功德

讲到影响世界各位要了解,什么叫空性,空就是这个世界...

随喜一切众生的无量功德

佛教四大菩萨之一的普贤菩萨有十个修行大愿,其中第五...

出家人的钵都有哪些讲究呢

钵为比丘六物之一,又称钵多罗、钵和兰等,为如法之食...

念哪一尊菩萨好呢?

有人问:我念这尊菩萨好呢,还是念那尊菩萨好呢?告诉...

居士着僧衣,不但没有功德,反而有罪过

【原文】 圆顶方袍,则知三衣,僧服也。发其首而僧其衣...

水到绝境是飞瀑,人到绝境是转机

大雨过后,有人抬头看天,晴空万里,神清气爽。有人喜...

怀玉禅师精进用功,感得金台上品上生

唐代还有位怀玉禅师,这位怀玉禅师修行非常精进,夜不...

漂泊里有最美的相逢

行走在茫茫的路上,永远都不会知道,未知的前方会有怎...

气盛不谦虚的后果

雪公老师在世时,曾不断勉励学生要培养眼力,扩展心胸...

宣化上人:众生的业缘

什么叫众生?众生是揽众因而成,逐境而生。众因就是色...

当今学佛者应如何善用其心

降伏其心 有些人看来不贪,其实是他贪不到,所以就表现...

【推荐】皈依后还能喝酒吃肉吗

问: 皈依的真正含义是什么?皈依了以后,还能不能够...

朴素的20条人生哲理

1、庸人败于惰,能人败于傲 世上两种人必定惨败,一种...

【推荐】卖贫、卖贱、卖短命

阿槃提国有一个大富长者,资财很多,而他家里有一个老...

行善如果求回报,心就有了挂碍

从过去佛到现在佛,诸佛关于佛教的教义,有一个概括,...

海涛法师《爱的修行》

我们今天的讲义题目是〈追求成佛的三种资粮〉,中国人...

让心回归到原来的位置

佛教里所谓的心,是指识。其实,佛教本没有灵魂这个词...

传喜法师《沉没的大脑》

阿弥陀佛!在这祥和的梵呗中,用佛的光明去照耀我们心...

心为万行之本

《禅林宝训》是一本教内禅净合流,教外三道同研之书。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