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佛文库-中国校园网

皈依后还能喝酒吃肉吗

开愿法师  2017/08/03  繁体字  大字体  护眼色

问:皈依的真正含义是什么?皈依了以后,还能不能够喝酒、吃肉?因为这个原因,不敢皈依了。

开愿法师答:这也是初学者,或者是刚刚接触佛法,还没有想学的人的一个很大的顾虑。因为他不明了,尤其现在的知识分子,我要做一件事情,我要搞清楚、搞明白了,我才去学,才能接受。这个情况之下,也有办法。先让他去学习,先让他去了解。了解清楚了以后,他就有分辨对与错、是与非的能力,学起来有可能更理智,更有智慧。

皈依真正的含义,刚刚讲了许多,都是皈依的含义。皈依让我们找到宇宙人生真正的自己,正确的生命、正知正见。皈依佛了,佛是觉悟,有圆满的智慧,圆满的觉悟;皈依法,法是正,正知正见,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、正确的宇宙观来成就你的生命;皈依僧,是清净,什么清净?把你的烦恼,把你的忧虑,把你现在种种不愉快的事情全部回归到清净自在,回归到清净不染。这就是简单的三皈!真正地让你从错误的知见当中,回过头来;从你偏差的人生中,回过头来;从你烦杂、苦难的环境当中,把你内心深处解放出来,变成清净自在。所以非常重要。

但是,能不能喝酒呢?能不能吃肉呢?这个问题,初学人非常关心。我们要明了,是不是皈依的人喝酒吃肉不好,那不皈依的人喝酒吃肉就好了呢?也不好!如果是皈依了以后喝酒吃肉才不好,那佛就不会这样说了。不皈依,你去杀生,也有果报的。不是说:我不能皈依啊,我皈依了以后,我做恶事就受到恶报了,就要受到惩罚了。那不皈依呢?不皈依你照样要受到惩罚!所以,不吃肉,跟你学佛不学佛,皈依不皈依,没有关系。

关系在哪里呢?是关系不跟一切众生结冤仇,培养你自己的慈悲心,成就你自己的善根福德因缘。所以,跟学佛没有关系,是这个道理!不一定学佛的人,都不能吃肉,也不一定说,吃肉的人都不能学佛,没这个道理的,跟这个没有直接的关系,在于你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,这就对了!

因为,凡是佛有界定的,不允许你做的,是真正为你好!戒律就像是什么呢?古大德有一个比喻:比如你去登山,那个戒律就像绑在你身上的安全绳索一样,如果你没有这根绳索给你牵引到上面的话,有可能你一不小心,掉下来就摔得粉身碎骨了。你有这个规范,你一步一步地走过去,才能够没有危险,才能够真正地趋吉避凶,是真正为你好而设定的,而不是约束你的。

那饮酒呢?酒是让我们神志不清,让我们迷惑智慧的这么一个元素。我们喝完酒,神志就模糊了。科学上来讲,杀你的脑细胞啊!爱喝酒的人,脑子总是迷迷瞪瞪的,好像天天睡不醒似的,讲的话他也听不懂,说个事他也听不明白。这个酒精都把脑细胞烧坏了!如果从因果定律上去说,爱喝酒的人将来去投胎的话,肯定很愚痴、很愚笨,说不定投胎到其他道上去了。为什么?你没有选择了,你这个心迷了状态,这就比较严重了。

所以这跟学佛不学佛也没有关系,一切的戒律不在于佛给你的一定禁忌,而是告诉你这个利害的关系。你愿不愿意做?那是自己的事情。佛让你不杀生,杀生以后你会有果报的,你说我非得要杀,佛也不会阻拦你,佛也不能抓着你:你别去呀!佛也不会这样做。佛告诉你,你心甘情愿地将来也愿意被杀:我今天把它杀了我很高兴啊,来生它来杀我我也很高兴;我今天杀一头猪,来生我变成猪被它杀也很高兴,那也行啊,那就很自在了嘛,所谓你就是超脱了境界了。所以这个跟敢不敢皈依,没有直接的关系。

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

如何让心养成专注的习惯

问: 在企业工作结果是导向的,需要高效率,而且很多...

不发愿不回向不诵经咒,只念六字洪名可以吗

问: 每天一不发愿,二不回向,三不诵经咒,不上早、晚...

达真堪布:为什么不能说众生的过失

佛经中讲过,一地菩萨不能衡量八地菩萨的境界。我也经...

佛教是什么

问: 是否可以从超越于门派的高度,也可以说是基于各...

六趣轮回经

归命三世尊  正等觉所说  常行于利他  积集诸功...

如何在生活中升起无常感

问: 如何在每一天的修行生活中升起无常感? 索达吉堪...

念佛见到阿弥陀佛要走吗

问: 如果念佛念到见佛,是不是就马上跟阿弥陀佛去极...

初学佛应怎样修行

阿弥陀佛!初入佛门者,往往有一个错误的认识,以为能...

人生十个「悟」与「省」

一、好与坏 好,自然欣喜,坏,不怨亦烦。好事在一定的...

盲目放生的常见弊端

佛教提倡放生的本意,一是减少众生杀业,二是培养自己...

受五戒后饮酒需要重新受戒吗

问: 弟子已受过五戒,但在年终的年会上不得已喝了酒...

我们可以不接纳伤害

我们要欢欢喜喜地去面对一切,因为我们的人生就像一条...

关于日本的本愿法门

问: 有人说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是靠着阿弥陀佛的信心,...

蠢动含灵,皆具佛性

人生在世,为贪恋财色名食,汲汲营营。时刻不断,争名...

阿弥陀佛能加持临终者不贪恋娑婆吗

问: 请问大安法师!如果心里还留恋世间的财产事业,...

证严法师:现在就是最好的时机

△ 每一天都是做人的开始,每一个时刻都是自己的警惕...

何为比丘的份内事

《佛祖统记》云:毗沙门天王太子哪吒,复告师曰:时当...

济群法师:修学佛法须从基础抓起

我出家后,基本在佛学院度过,前后已有三十多年。对目...

房门反锁,念佛穿墙

⒈董子明居士,民国时期山东蓬莱人,学识渊博,曾经担...

把珍贵的生命付出在有意义的事情上

在人生真正重要的大事生、老、病、死降临到我们身上之...

如何使情绪不被环境影响

问: 我平时看了很多佛教的哲学,对四法印也有一些了...

身为管理者应会的56个故事

一、用人之道 去过庙的人都知道,一进庙门,首先是弥陀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