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佛文库-中国校园网

房门反锁,念佛穿墙

倓虚大师  2019/11/28  繁体字  大字体  护眼色

房门反锁,念佛穿墙

⒈董子明居士,民国时期山东蓬莱人,学识渊博,曾经担任吴佩孚将军的顾问。

房门反锁,念佛穿墙

⒉他晚年摒弃世俗事务,专心精勤念佛。曾担任青岛湛山寺佛教学校的教员,每天固定在他所住的寮房内念佛四万声。因怕有人打闲岔,他常常将房门反锁,假装外出。

房门反锁,念佛穿墙

⒊有一天,他念着念着佛,忽然想去外面转转,于是到了门外大殿。

房门反锁,念佛穿墙

⒋等回寮房才见门被锁着,心中不免惊讶万分:刚刚到底是怎么走到门外的?

房门反锁,念佛穿墙

⒌这事一下轰动了整个寺院。他问住持倓虚法师,法师认为这是他念佛念得极其静定,佛力加持,短时间内妄念不起,内心毫无执著,外在的墙不能为碍,故能出入自如,显现出一般人没有的神通境界。当回头注意时,心又分别而起执著,此时门壁便又为障碍了。

房门反锁,念佛穿墙

⒍经中说:“诸法所生,唯心所现,一切因果,世界微尘,因心成体。”不管是有情世界还是无情世界,都是众生执著心念所感得而成的,若能返本归源,泯灭执妄,即使是“虚空粉碎,大地平沉”也丝毫不足为奇。董子明念佛穿墙的事实,充分证明了此理之不缪。

房门反锁,念佛穿墙

⒎董子明因顾虑到自己客居外地,所以发愿,第一、身无病苦,第二、病了即往生。果然他因为常常念佛,多年来都全身无病。

房门反锁,念佛穿墙

⒏到了临终前三天,他只是感觉一身疲乏,四肢无力,但饮食一如平常,毫无痛苦,心中非常清醒,请寺院僧人轮班助念。走前他从床上坐起,和颜喜悦地对大众说:“到此方知,功不唐捐!”话说完之后,当下念佛坐化往生。

房门反锁,念佛穿墙

⒐凡夫只要尚在娑婆,未能往生净土,所谓得神通、修神通,都是很表浅、很有限,而一旦往生到了极乐世界,各种神通便不求自得,且都达到绝对圆满的境地,因为极乐世界是真正的业尽情空、万德庄严的世界。

原文故事

致中师梦中种莲花

湛山寺刚开地基的时候,致中师做了一个很神奇的梦。那时所有殿堂还没修,致中师在那间小红房子里住。夜间静坐时,致中师看见来了一个老和尚,背一大布袋,另外拿一小篮子。老和尚到了致中师跟前,把布袋和小篮子都交给他。致中师接过来看时,见布袋和篮子里满是莲子,每一个都像拳头那么大,再大一点的也有像西瓜那么大的。

老和尚把布袋交给致中师后,便对他说:“你把那些莲子种在这山坡上吧,将来它们都能开花结果。”

致中师觉得很奇怪,从来也没见过这么大的莲子,再回头看那个老和尚,只见他是一大高个儿,长得两耳垂肩,双手过膝,挺有福相的样子。

致中师把莲子接过来,就往地上种,可是地皮很硬,无论怎么弄也弄不开,还把他急出一身汗。老和尚在一旁说:“你念佛!念佛地就开了!”致中师听了老和尚的话,一边取莲子,一边口里不停念佛。果然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,挺硬的地顿时就变得轻松了。于是,他就着地势的高凹,随手下一个莲子,用脚一踢就埋上了。

把篮子里的莲子种完之后,致中师又从口袋里往外倒,一连倒好几次也没倒干净。致中师觉得稀奇,仍然一边念佛一边往下种。山顶上下,山前山后都种遍了,满山满谷无处不是莲子。布袋里的莲子种没了,老和尚对致中师拍拍手笑笑,就不见了。致中师醒来时,身上还累出一身汗。

后来致中师把这事告诉我,问我是怎么回事。我说:“湛山寺是新兴的道场,将来一定多念佛生西方的人。”古语说:“愿将东土三千界,尽种西方九品莲。”这里虽然不是整个三千界,也是三千界之一部分。希望后来诸位师父及男女居士多念南无阿弥陀佛,早到西方极乐世界。

关于湛山寺里已经念佛往生的人,从出家到在家,到现在已经有好几位了。出家人不必说,在家人之中如董子明居士,临终时现相很好。

董子明原先在外面做过很阔的事,晚年来,摒弃世俗一切,用前后十三四年工夫专门念佛。他平素给湛山寺学校教国文,其余工夫都用在念佛上,每天固定要念四万声佛。他平常恐怕有人来找他打闲岔,每天在自己寮房,把门倒锁上在屋里念,有人来找时就假装没在家。

有一次,董子明在屋里念佛,不知怎的,门没开,他自己却穿屋而出,跑到后大殿去念佛去了。当他注意到自己竟然在后大殿时,心里很愕然,连自己也不知所以然。后来,董子明叫伙计在别的寮房找一个钥匙,把自己屋门打开,进屋后发现,他自己的钥匙还在他桌上搁着呢。后来他把这件奇事告诉了我。

董居士在生时发愿,愿在活着的时候不要闹病,因为自己是客居他方,病了没人伺候,怪难过的。果然有愿必满,他平常念佛,什么病也没有,到了临终时,预知时至,心里很清醒。

在临往生的前两三天,董子明只是觉得身上很疲乏,四肢无力,一切饮食还照常,身上并没什么痛苦。到了夜里四点,他在床上坐起来,脸上很祥和地对大众说了一句:“到此方知功不唐捐!”说完这话,念着佛就往生了。这就是念佛的好处,希望大家千万不要忘了这句阿弥陀佛!

倓虚大师《影尘回忆录》

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
佛教故事文章列表
倓虚大师文章列表

观想念佛,观之事且从缓行

持名一法,最为末法透机之法。善导虽疏观经,实最重持...

极乐净土去此不远

没有得念佛三昧的众生,带业往生的众生,他临终感应道...

宝王三昧论

一念身不求无病,身无病则贪欲易生。 二处世不求无难...

净土行人的深信之心

二者深心。言深心者,即是深信之心也。亦有二种:一者...

现生发愿持名,临终定生净土

问,今发愿但可云当生,何名今生。答,此亦二义。一约...

临终时是否必须有正念才可往生

临终时是否必须有正念才可往生极乐世界?这个提法本身...

念佛人为什么要修习出离心

我们先谈一谈念佛的人为什么要修习出离心,如果不修习...

净界法师:把顺逆境当成我们往生的资粮

一个人禅净双修的心态,他对人生跟我们一般人不太一样...

古代高僧的嘉德懿行

翻开中国历代的高僧传记,我们会发现这些高僧都具有常...

瞬间坐化

在一次围战中,一个士兵正要用枪打死一位老僧时,老僧...

用微笑将世界传染

一个人的情绪,不仅会影响自己,还会影响到身边的人,...

便当里的头发

在那个贫困的年代里,很多同学往往连带个象样的便当到...

天台、密教、禅宗各有什么不同

问: 天台的圆顿止观、密教的大圆满和禅宗的顿悟法门...

般若和愿力要怎样去实践

问: 师父,在修行的过程中,般若和愿力这两个方法要...

庄严菩提心经

如是我闻:一时,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,与大比丘众千...

不老不死的「我」在哪里?

波斯匿王向佛请问:我在未曾受佛教化之前,曾遇见迦旃...

如何看待「男女平等」

问: 现代女权意识抬头,许多新时代的新女性高喊女男...

公鸡与虫儿

有个儿童,才七岁,但常常找无德禅师,和他东南西北乱...

极乐世界的莲花为何有的茂盛有的枯萎

《阿弥陀经》讲三种庄严:池水、宫殿、莲华,它的重点...

利他不图回报,有时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

在利他的过程中,有些人虽然不图任何回报,但有时因缘...

魔乡不可停

这个时代的共业就是这样恶劣,你也没有办法阻挡的时候...

当别人遭受痛苦时不要幸灾乐祸

佛陀在《诸法集要经》中说:若见造非法,生劣心随喜,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