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佛文库-中国校园网

不要把快乐寄托在别人身上

学诚法师  2016/01/19  繁体字  大字体  护眼色

不要把快乐寄托在别人身上

幸福的果报是善因与善缘和合而得。懂得因缘、果报、善恶是一种智慧。人生的价值,名利地位绝不是唯一衡量标准;人生的幸福,更不是金钱荣誉就能够赋予的。

佛法有三种道:安乐道、解脱道、菩提道。世间所追求的幸福属于安乐道所摄,而佛法所说的“安乐”更进一步,不仅包括此生的安乐,还包括来生的安乐,这只有通过为善去恶来实现。但追逐外在的安乐远非佛法所求,还要进一步解脱人内在的烦恼,乃至发大心帮助一切众生究竟离苦得乐。

佛法说无常,就是为了让我们放下执著。爱能变成恨,原本以为的幸福变成伤害,就是无常的真实写照,也是我们执著带来的痛苦。看不透、放不下,就只能永远被囚禁在这个圈圈里;看破了,这个圈圈不过是自己画地为牢而已。

幸福、快乐,向外追寻都是不可得的。珍视自己拥有的生命和经历,从内心发愿去做一些有益的事情,让自己的生命行走在身心合一的路上,你就会找到莫大的力量,不假他人。否则,心永远在漂泊、苦闷、孤独。

做好自己,尽力去帮助他人、成全他人,见人多微笑,遇事多承担,不抱怨、不放弃,人生一定能成功。尽自己所能,帮助、引导有缘的同学。能做多少做多少,能帮助一个是一个。有没有把握都先去做,做的过程中去厘清思路、解决问题。必须要做,不要空想。

修行就是修心,让贪婪的心变得慷慨,让坚硬的心变得柔软,让迷惑的心变得清明,让虚伪的心变得真实。

现在的种种幸福,都是暂时的,它会随着无常而变化、消失。人的心,就随着这个“幸福”不断起伏:未得到时攀求,得到后害怕失去,失去后无比痛苦。在这个所谓幸福的光环背后,实际上有种种苦,只是人们未能认识到,会随着解脱消失的,是这些苦。放下与放弃无关,而是一种无畏的拥有。

我们太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了,许多人的人生是为了别人眼中的自己而活,幸福要秀给别人看才是幸福,接受不了别人的误解与批评,看别人的脸色而喜怒哀乐……这都是没有体会到无我,没有体会到生命的真意。

把他人的利益与自己的利益对立起来,是因为对“利益”认识得太狭窄。佛法所认为的“利益”,是善业带来的果报,是无私助人时内心的喜悦和幸福,是破除我执的究竟大利。有时候我们帮助了别人却觉得不开心,内心有疑虑困惑,是因为我们没有把道理认识清楚。先明理,再步步实践。

相应,就是“互相呼应”,内心契合之意。譬如有人看电视剧,随着剧中人物的悲欢离合,时而高兴,时而流泪,就是相应;喜欢打游戏的人,一玩起来废寝忘食,也是相应。修行,要与法相应,使自己内心真正契合佛法所指的心境,随法而转。

因为黑暗所以我们才要点灯,正因为有人需要帮助所以我们才要扛起责任。不要把快乐的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,不要怀揣“不幸”的自我定义过日子,而要反过来,借外境来磨练自己,让自己做一个给别人带来希望的人,让自己成为别人幸福的原因。

看好自己的心,努力把握自己的心。

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

幸福,人人平等都具有的

贪婪者烦忧,知足者常乐。如果人生是一粒沙,欲望就是...

「傻人」为什么有福

你听说过复制快乐吗?你知道如何播种快乐吗?你知道傻...

快乐在于心

快乐与金钱、爱情、家庭、工作、事业、生活、环境、地...

找幸福快乐是向前走

我们每个人生活在世上,最重要的就是幸福、快乐,没有...

【推荐】多少次我们与幸福擦肩而过

一位年轻人即将大学毕业。他一直渴望拥有一辆跑车。于...

找回幸福感

生活中总有些事比忙碌更重要,比如聆听内心的声音,问...

学会四种知识,才能快乐

衣服脏了别人可以帮你洗,房间脏了别人可以帮你打扫,...

因荣耀而享受快乐时,实际是在消耗福报

我们特别喜欢被别人赞叹,喜欢拥有名誉等所谓的荣耀,...

佛教徒的名利观

《论语》中说:君子喻于义,小人喻于利。意思是说:君...

持地菩萨因地如何修福德

持地菩萨,即从座起,顶礼佛足,而白佛言:我念往昔,...

淡定的处世哲学

淡定,是一种品质,一种处世哲学,一种生活态度,也是...

人为何受轮回?就因七情五欲太重了

人为何受轮回?就因七情五欲太重了。被七情五欲所迷,...

你在追求快乐吗

人,有情商高的,有智商低的,有福报大的,也有福报小...

发菩提心

我们常常讲一个公案,说有师徒俩,师父是证到了罗汉果...

放经书的书房挨着卫生间,这样是不是不恭敬

问: 家里有佛像也有经书,但家里的书房直接挨着卫生间...

一切修行人必读——印光大师悲心慈语

凡修行人,必须以念佛为正行,以持咒诵经,及作种种利...

杀生不异杀佛

一切众生,皆有佛性,皆当作佛。佛视一切众生皆是佛,...

观世音菩萨真能有求必应吗

主持人:各位网友,大家好!欢迎收看凤凰直播,凤凰佛...

人生智慧箴言

●世上最贫穷的四种人:一是没有梦想的人;二是没有朋...

绍云长老访谈录

出家因缘及与虚云长老师徒因缘 记者:您19岁即徒步往江...

为了洗碗而洗碗

三十年前,当我还是慈孝寺的沙弥时,洗碗可不是一件惬...

11种防癌抗癌的食物

世界卫生组织(WHO)此前发布研究报告,警告未来将出现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