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佛文库-中国校园网

跟人打交道,如何判断对方是否值得交往

寂静法师  2016/01/29  繁体字  大字体  护眼色

跟人打交道,如何判断对方是否值得交往

怎么看一个人的命呢?

第一个,看他有没有孝心;第二个,看他有没有敬畏心,比如尊敬老师,敬畏天地;第三个,看他有没有感恩心,如果一个人特别有感恩心,他得到一点就总想着要回报,这样的人命一定好。第四个,看一个人他有没有惭愧心。佛法里总结有七种内在财富,其中有一个就是惭愧。

有惭愧感的人会不断进步,因为他做得不好自己就会惭愧,明天就会做得更好一点。我们要求自己每天进步一点点,这是跟谁学习的?丰田。

丰田是世界汽车中的第一大品牌,那它是怎么发展来的呢?就是每天进步一点点,每天看到产品的一点点缺陷、不足,然后就改变它们,这就叫惭愧。这个惭愧是指我们对生命,对我们自己,能看到一点点不足,然后改进一点点;又看到一点点不足,又改进一点点。当这样去思考我们有哪些不足的时候,这就是惭愧。

所以我们从一个事就见一个人,从人见心,从心见命,从命见一切,因为命就是一切。基本上我跟别人打交道,就习惯这样判断,一般比较准确。我曾经跟一个 30多岁的年轻人一起吃饭,虽然他信佛,但他吃饭时却点了一盘肉,这还不够,还要点一杯酒。因此我判断,此人无敬畏,就绝对无福。

他跟我一个出家人一起吃饭,难道一顿饭不喝酒、一顿饭不吃肉他就不行吗?这件事对我没有关系,我正好可以超度一下积累功德,但对他就不一样了。他自己没有敬畏心,就没有福,果然没到三个月就他就被公司炒鱿鱼了。

所以跟人打交道,不要看他的能力,要看他的能量,能量要比能力重要多得多。能量就是福气,能量就是慈悲,能量就是爱,就是奉献,就是感恩,就是惭愧,能量就是孝道、恭敬。从小细节可以判断一个人的命,我们不需要去算八字,很麻烦,而且八字是死的,人的身、口、意这三业是动态的。

比如我曾经判断一个人,他在吃饭时,碗里还有菜却还在不停的夹,就表明这个人很贪心、无福,所以不要跟他合作。如果一个人连一个好菜都要转到自己面前,那么如果你们合作得到利益了,他会怎么做?他肯定要先抢占。

所以跟人合作,要多请对方吃饭,还要看是谁买单,通过一些行为细节你就能判断这个人是否值得合作。如果等你买单完了,对方才说“我去买单你怎么买了?”之类的话语,实际上他就是等你先买单,这样的人就没有福气。

我们有很多人学佛,经典背了很多,但思维模式没改,以至于学到的都落实不到生活中,落不到行动中来,所以基本无效。真正的学习佛法,就是要把我们的思维模式改过来。

比如我们更换电脑,换苹果、换索尼、换东芝……换各种品牌,但如果内在程序没有改,那怎么换不也是一样的吗?实际上我们不是换电脑的品牌,而是换里面的程序,换里面的文件。当电脑里面的文件变了、程序变了,电脑就变了。

从另一个意义上来说,我们一个人的生命就是一个程序,主程序加子程序,孙程序,它是竖形结构。我们若懂得这个程序的原理,那修改一条语言,整个程序就变了。

为什么我重视年轻人,重视学生?因为如果这个孩子程序修改完善一点,那他整个未来一生会跟之前的未来人生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。所以,我们知道该如何教导孩子。比如让孩子带食物上学的时候,不要只带他一个人吃的,要让他想到寝室的同学。

我以前去买水果,一买就买5斤、10斤,旁边人会问,师父你吃得完吗?我说一个人怎么能自私,总是只想到自己呢?奉献分享的人才百分之百有福气。所以这样教导、帮助孩子,孩子将来肯定有福。

我们一年让孩子分给同学的食品、礼物价值可能都有三、五千,你也许会认为这是吃亏了,觉得那些钱可以给自己买个手表戴。但在孩子的生命中,如果你一年给他种5千元的福田,他就会涨50万的福报,甚至是5千万的福报,因为这5千元都会变成种子,改变他的整个人生程序。

想要有福气很简单,一个奉献的人肯定有福,因为他每天都在想如何能帮助到别人。所以企业家也是这样,每天在想如何用自己的产品帮助到人,如何用自己的平台利益到人,如何用自己赚的钱利益到国家、社会……这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!这样的人生才是有福报的人生,这样的人才能够得到更多。

这就是菩萨的思维,虽然会得到更多,但自己也不用,继续奉献给众生,由于奉献又会得到更多,他就再继续奉献……如此循环。菩萨有52个等级,怎样一个等级一个等级地升上去,然后到最后53个等级的时候成佛?他是怎么成佛的?就是奉献众生而成佛的。所以做人要有奉献心与分享心,这样才能改变自己的人生程序。

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
寂静法师文章列表

为何越是亲近的人越容易吵架

我们有时候宣传佛法,也会尽己所能去跟周围的人去讲佛...

人际关系的图解

...

如何得到他人的恭敬尊重

妒高竞相等,傲卑赞复骄 这些凡夫俗子就是这样的,对比...

修行之人要远离凡愚友伴

想修静虑的人,还要远离凡愚友伴,也就是一味追求今生...

与人比富不如比德

现在有些人,该比的学问和品德,没人竞争;而不该比的...

看到朋友有过失,该如何规劝

问: 过不规,道两亏。看到朋友过失,但他们不愿接受批...

福报不够的人,就会常常听到是非

若每天都会看见众生过失或是非,那就要赶快去忏悔,因...

拥有多少能力就去做多少的事情

除了外在有相的布施以外,奉献自己的能力或劳力帮助他...

家庭教育的几点

提倡好的习惯,好的作风。特别是家长要以身则。主要有...

务必谨慎取舍因果

犹如水滴满瓶器,第一滴水非满瓶, 非由末等一一滴,缘...

不吃鱼的10个原因

1.疼痛:鱼类同样有大脑和神经系统,正像所有动物包括...

用佛法的道理跟自己沟通

我们一般人追求名闻利养,你怎么把生命的方向调正呢?...

圣严法师《坚持的是原则还是偏见》

待人处世的过程中,坚持原则本来是正常的, 问题是:...

外在的世界究竟从何而来

简单地讲就是我们一念心性的随缘不变之体当中,个人的...

众僧良福田,也是蒺藜园;罪福由此心,非前境过咎

《南山律在家备览》中,有一条深刻地分析了当前一些居...

阿弥陀佛是怎样成佛的

净土一宗,法门深广,三根普被,人人可修,若真是正信...

如何消除业障与消业的征兆

一切法由心想生。罪由心起,必将由心忏悔。只有心地清...

具此三福,则净业大成,往生上品

戒定慧三学,为学佛及修净业者之根本,而戒尤为要,故...

李嘉诚先生的教子方法

如果子孙是优秀的,他们必定有志气,选择凭实力去独闯...

罪从心起将心忏,心若灭时罪亦亡

罪从心起将心忏,心若灭时罪亦亡。你的妄想的根被你拔...

人生的四种境遇

人生在世,所处的境遇虽然千差万别,概而言之,不出苦...

茗山法师日行一善的神奇效验

慈,就是牺牲自己而施与他人之安乐;悲,就是同情他人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