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佛文库-中国校园网

淡泊人生,需要我们精进不怠

2016/02/02  繁体字  大字体  护眼色

淡泊人生,需要我们精进不怠

“淡泊”一词,在《现代汉语词典》里面的解释是:“不追求名利”,如:淡泊名利、淡泊明志等。《东观汉记·郑钧传》载曰:“好黄老,淡泊无欲,清静自守。”这就是道家的一种处世态度:淡泊无欲,清静无为。宋代诗人秦观在《送蔡子明襄用蔡子俊韵》中写道:“故人淡泊处天性,鹪鹩巢林一枝足。”这同样是说,淡泊是一种知足、不逐名利的心态,其实古往今来的先贤哲人们,无一不以“淡泊”二字为座右铭。淡泊人生,方能不忘初心,有始有终。

淡泊人生,需要我们少欲知足。少欲知足在佛经中多有论述,是佛祖希望信众们持有的一种生活态度。对于自己尚未得到之物不贪求,谓之少欲;对于已得之事法,即使少得亦觉满足,谓之知足。《佛遗教经》云:“汝等比丘,当知多欲之人,多求利故,苦恼亦多,少欲之人无求无欲,则无此患……汝等比丘,若欲脱诸苦恼,当观知足,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隐之处。知足之人虽卧地,犹为安乐,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。”经中是说,多欲多苦恼,知足才能富乐。唯有少欲知足,我们才能不为名闻利养所累,才能不为权势利禄所羁绊,才能真正淡泊人生,福乐相伴。

淡泊人生,需要我们勤修福慧。诸葛亮云“君子之行,静以修身,俭以养德,非淡泊无以明志,非宁静无以致远。”淡泊人生,需要我们明志、达远,放下身心的束缚与障碍,追求自由与洒脱。这就需要我们勤修福慧,培植自己的福报,长养自己的慧命。一个有福报的人,是需要广结善缘才能去成就的;一个有智慧的人,是需要面对很多困苦和挫折才能成就的。我们想勤修福慧,就不必患得患失,只需要勇敢地去面对,去承担,去付出,去创造,就能在人生中找到真正的乐趣。“青青翠竹尽是法身,郁郁黄花无非般若”,当我们福慧具足,就会活得轻松、自在、洒脱,也就达到了淡泊人生之境。

淡泊人生,需要我们精进不怠。佛陀曾说:“诸事无常,精进不怠。”即是说,我们的人生如同光怪陆离大千世界,倏然多变,生老病死等人生“八苦”一直在我们身边。如何才能淡泊这复杂多变、无常的人生呢?那就需要我们精进不怠。精进不怠就是要求我们发出离心,发勇猛心,不忘初心,誓不退转。《了凡四训》中讲到“天下聪明俊秀不少”,聪明的人太多了,为什么不能成就自己呢?“所以德不加修,业不加广者,只为因循二字”,就是大部分人常常陷入因循苟且之中,容易懈怠散乱,被无常多变的人生所困顿、桎梏,而耽误了自己,所以,我们要时刻找个心念,精进不懈,时时观照自心,修正身心,才能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,不失初心,淡泊人生。

淡泊人生,需要我们心无旁骛。何谓心无旁骛?即是说,心中没有太多的追求,形容心思集中,专心致志。常言道:“一心不可二用。”我们若想做成一件事,就不能有二心,就不能分心。经云:“制心一处,无事不办。”只要我们能集中精力地去做一件事情,就能获得圆满。实际上,我们心很容易散乱,思想很容易散漫,以致我们很难去关注一件事情,很难去成就一件事情。唯有物我两忘,心无旁骛,才能专心致志,集中心念和思维去完成任务;唯有心无旁骛,心系一念,才能摒弃身心之外的一切烦恼,破除妄念与执着,达到淡泊人生之境。因此说,淡泊人生,需要我们心无旁骛,去克服人生中的种种困惑、疑虑等等。

“宠辱不惊,看庭前花开花落;去留无意,望天上云卷云舒”,淡泊人生,是一种轻松愉悦的处世态度,是一种宠辱不惊,去留无意的豁达情怀,是一种“生固欣然,死亦无憾;花落还开,水流不断”的怡然之境。只要我们能少欲知足、勤修福慧、精进不怠、心无旁骛,就能达到物我两忘,淡泊人生之境,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,来去自如。淡泊人生,人生淡泊。

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

触目遇缘无障碍

《五灯会元》卷一七中,祖心禅师有次在堂上讲道:「愚...

如何调整常想换工作的心态

在一些职场中,工作人员不断增加,但同时也有许多人员...

人生中,有很多东西得到,也有些在失掉

人生的优雅并非训练或装扮出来的,而是百千阅历后的坦...

整天奔波忙碌为了什么

我们人都有这种习性:虽然知道死无定期,但因日日见不...

怎样知道自己的功课和使命

问: 人此生都有自己在这世间的功课和使命,怎样知道...

福、惜福、如何惜福

什么叫做福,福是祸的相反。什么叫做祸呢?祸是灾殃、...

涉及自己命运的事,为什么不去反复思维

乃至营商诸琐事,亦需问他及自察, 一生所取所舍事,不...

金明法师:庄严人生

庄严是佛教用来形容美好的词句,庄严人生,也可以说就...

什么都想要,会累死你

现在大部分的人都觉得,快乐建立在洋房轿车、功名利禄...

惟贤长老《论「香光庄严」》

我这次经过广德寺,很欢喜,也深切地受到感动。因为本...

生死随缘

禅宗里有则机锋逼人的公案: 洞山因僧问:寒暑到来时,...

人生的「十商」

1、德商(MQ): 指一个人的道德人格品质。德商的内容包...

真正的富有

从前有一个婆罗门国家,名叫多味象,这个国家的国王信...

跟无量宇宙相比,一点小事又算得了什么

《法华经》会三归一,开权显实,开迹现本,皆成佛道。...

多行善事就是自己最重要的贵人

一天夜里,已经很晚了,一对年老的夫妻走进一家旅馆,...

一钵饭

释迦牟尼佛住世时,有一年正赶上闹饥荒,百姓多有饿死...

怎样才能放得下

网友:阿弥陀佛!师父你好!最近因为失眠的事情很烦恼...

善观因缘法,安忍自如如

宋朝大学士苏东坡居士,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,由于为人...

如何对治修行中的懈怠

问: 如何对治修行中的懈怠? 慧律法师答: 对治懈怠...

心中有春天,所见所闻无不是春意盎然

笔者有一位从事社工的学生,最近生活得非常充实。原来...

慈悲无障碍

很久以前,一个偏远山区的村落里,住着一位小有名气的...

苏东坡的前世后身

生命是轮回的,很多人或多或少能够知道自己的前世,这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