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佛文库-中国校园网

蕅益大师《弥陀要解》念佛法语

2016/02/17  繁体字  大字体  护眼色

蕅益大师《弥陀要解》念佛法语

1.一切方便之中,求其至直截至圆顿者,莫若念佛,求生净土。

2.一切念佛法门之中,求其至简易至稳当者,莫若信愿专持名号。

3.持名一法,普被三根,摄事理以无遗,统宗教而无外。

4.名以召德,德不可思议,故名号亦不可思议。

5.持名一法,收机最广,下手最易。可谓方便中第一方便,了义中无上了义,圆顿中最极圆顿。

6.阿伽陀药,万病总持,绝待圆融,不可思议。《华严》奥藏,《法华》秘髓,一切诸佛之心要,菩萨万行之司南,皆不出于此矣。

7.净土法门,三根普被,绝待圆融,不可思议,圆收圆超一切法门。

8.佛以“大愿”作众生多善根之因,以“大行”作众生多福德之缘,令信愿持名者,念念成就如是功德。

9.以“光寿”二义,收尽一切无量。光则横遍十方,寿则竖穷三际;横竖交彻,即法界体。举此“体”作“弥陀身土”,亦即举此“体”作“弥陀名号”。故“一念相应一念佛,念念相应念念佛”也。

10.光寿名号,皆本众生建立。以生佛平等,能令持名者,光明寿命,同佛无异。由无量光义故,众生生极乐即生十方,见阿弥陀佛即见十方诸佛,能自度即普利一切。由无量寿义故,极乐人民,即是一生补处,皆定此生成佛,不至异生。

11.持名善根福德同佛。

12.凡夫例登补处,同尽无明,同登妙觉,超尽四十一因位。此皆教网所不能收,剎网所不能例。

13.深信发愿,即是无上菩提;合此信愿,的为净土指南。

14.若信愿坚固,临终十念一念,亦决得生。若无信愿,纵将名号,持至风吹不入,雨打不湿,如银墙铁壁相似,亦无得生之理。

15.声闻、缘觉,菩提善根少;人天有漏福业,福德少,皆不可生净土。唯以信愿执持名号,则一一声,悉具多善根福德。

16.阿弥陀佛是万德洪名,以名召德,罄无不尽。故即以执持名号为正行,不必更涉观想、参究等行;至简易、至直捷也。

17.执持名号,既简易直捷,仍至顿至圆。以念念即佛故,不劳观想,不必参究,当下圆明,无余无欠。上上根不能逾其阃,下下根亦能臻其域。可谓横该八教,竖彻五时。

18.愚夫妇老实念佛者,为能潜通佛智,暗合道妙也。

19.信愿持名一法,圆收圆超一切法门。竖与一切法门浑同,横与一切法门迥异。

20.但持名号,不假禅观诸方便。

21.持一佛名,即为诸佛护念,不异持一切佛名。

22.信愿持名,全摄佛功德,成自功德。

23.只今信愿持名,莲萼(读音:[è];释义:花瓣下部的一圈叶状绿色小片)光荣,金台影现,便非娑婆界内人矣。

24.无藉劬(读音:[qú];释义:过分劳苦,勤劳)劳修证,但持名号,径登不退。奇特胜妙,超出思议,第一方便。

25.一声阿弥陀佛,即释迦本师,于五浊恶世,所得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。今以此果觉,全体授与浊恶众生。乃诸佛所行境界,唯佛与佛能究尽,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。

26.经云:末法亿亿人修行,罕一得道;唯依念佛得度。

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

净业三福做不好,往生就有困难

往生就是靠信愿感通弥陀愿力往生,这是净土宗往生的一...

一昼夜念佛是什么标准

问: 汉、吴两译原译本下辈往生只要曾发心念佛一昼夜...

从点状的佛号提升到片状的佛号

我们怎么把一个点状的佛号提升到一种片状的佛号,让你...

【推荐】具足了所有功德的六个字

阿弥陀佛把他因地当中,无量劫以来备修菩萨六度万行,...

现在念佛回向给过世的母亲,还能往生吗

问: 我母亲生前追求故后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让我给她...

历险思佛悲愿深

前些日子遇了一小难,爬山登陡峭石级的时候滚落了下来...

深心誓出爱欲海,念佛顿断生死流

人身难得而易失,三途时长而苦重。 深心誓出爱欲海,念...

中国三大处世奇书最精华30句

《菜根谭》《围炉夜话》《小窗幽记》,并称为修身养性...

【推荐】有两件事我们非常需要去做

朝拜五台山,不是每个人都能来的,这需要因缘。不管信...

比风水更厉害的命运改造

一、因果定律: 世界上没有一件事是偶然发生的,每一...

鸵鸟的哭泣 奢侈品背后的生命悲歌

南非,距离约翰内斯堡500公里的乡间,是鸵鸟的家园。...

与人比富不如比德

现在有些人,该比的学问和品德,没人竞争;而不该比的...

大雄宝殿的「大雄」是什么意思

常去佛教寺院的人,对寺院的大雄宝殿都不会陌生。那里...

孝行得善报的几则故事

《孟子 梁惠王上》有云:老吾老以及人之老,幼吾幼以及...

道生大师----生公说法顽石点头

道生法师(355-434),中国东晋、南朝宋时高僧。亦名竺...

有人念佛多年病没好,便怀疑佛号不灵

《普贤行愿品》第四,忏悔业障:菩萨自念,我于过去无...

依止善知识的九大利益

修习依止法,能为学人带来哪些殊胜利益呢?《道次第》...

随缘看人生

佛教讲因缘,认为事物的产生都是因其具备了一定的条件...

把养家糊口也看成积累福德的途径

大家工作都或直接或间接地要为他人服务、效劳,所以为...

万一犯了五逆和谤法,就不能往生吗

问: 关于往生的条件,在于深信切愿,弟子对这点也是...

蔡礼旭老师:孩子自私怎么办

自私是结果 原因在哪里 我跟孩子的家长说,孩子很自...

徐恒志居士《佛教常识问答》

徐恒志老居士简介 徐恒志居士,1915-2007,原籍浙江镇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