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佛文库-中国校园网

如何对待被社会的各种愚弄和不公

学诚法师  2016/03/30  繁体字  大字体  护眼色

如何对待被社会的各种愚弄和不公

问:师父我觉得自己被这个社会各种愚弄和待与不公,我依旧相信美好,但我的内心沉沉的,很难再点燃起热情。

学诚法师答:“社会”是一个抽象的概念,并不是一个实体,所谓“被这个社会伤害”,只是自己内心的一个感觉,是自己内心攫取了种种境界,并落到心中形成的一个印象。在这个过程中,自己的内心扮演了最重要的导演角色,它如何去选择、理解、判断信息,决定了这出戏是什么色彩,心若忧郁负面,看到的“社会”就是阴沉的;心若积极乐观,眼中的“社会”就是美好的。自己不是一个被动的存在,社会也不是一个所观察的对象,要记得“自己是主人翁”,从自己内心开始改变、开始努力,那就完全不同了。

问:师父,是不是人的自信和自卑都要与外界相连?那对来源于别人的赞美和批评又该怎么做呢?

学诚法师答:因为我们的内心不够强大,才会心随境转;也因此,修行初期我们需要借助清净、善良的外境来帮助内心成长。要让自己内心具足正念,善于借境修心,而不要被境界牵着鼻子走。譬如他人的赞美,听到后要增长信心而不是傲慢;他人的批评,听到后可借以警策、降伏高慢,而不是自卑懊恼。

问:师父,无欲无求是放下一切吗?

学诚法师答:人要有高远的追求,才能对浅狭的境界“无欲无求”。古人云“所欲有甚于生者”,要找到这个“甚于”五欲、娱乐,甚至生命的东西,而不是漫无目的地“放下一切”。

问:年纪小一点的时候就是很极端很分裂的性格,日子过得要么自闭要么夜夜笙歌,但那个时候还是热衷于倾诉的,渴望被认同和了解的,可是现在已经不大喜欢表达了,觉得其实说什么都是毫无意义的,还容易祸从口出。师父,我是太悲观了吧。

学诚法师答:活得比较迷茫、情绪化,要多读书、多思考、多亲近善友、行于善业。

问:跟父母聊天,谈到了因果,会不会很伤他们的心,求师傅指点。

学诚法师答:因果不是这么去用的,不是用因果去解释说明一个人现在的境况,尤其是不好的境遇。对于自己,如果深信因果,当遇到困厄、逆境时,可以用因果来转化内心的痛苦,激发力量;对于别人,特别是不懂因果的人,不能这样去想、去说。这样想,会丧失自己的慈悲心;这样说,会很伤人。

问:师父为什么人对至亲之人的容忍度和耐心要差过其他的人,有时候一发脾气就告诉自己这是考验这是考验,可是还是容易起脾气,对别人基本不会啦,都不会陷入到事情本身里去,亲人却不行,这是为什么呢……

学诚法师答:是我们故意想对亲人不好,而是面对亲人时,我们的烦恼无处掩藏,谁和我们朝夕相处,我们的烦恼就最容易伤害到谁。当我们面对最亲近的人时,也就是自己的烦恼最没有伪装的时候,也是真正能够看清自己的时候,“敌人”就是自己的烦恼。

问:法师您好,通过发现别人很多很多的缺点能提高智慧取得胜利,还是发现别人很多很多的优点能提高智慧取得胜利?我看到很多人都是发现了对手的弱点缺点取得胜利的,我觉得这样的人就很有智慧。所以我觉得,发现别人的过失就能增长智慧。朋友介绍刚刚接触佛法的菜鸟,还请您多多指教

学诚法师答:先有了智慧,才能知人知彼、看清形势,从而取得胜利;不是通过看别人的缺点、过失来增长智慧。有智慧的人,看到别人的缺点也能增长自己的德行与能力;没有智慧的人,看到别人的过失只会增长自己的愚痴与黑暗。初学者,看人过失就如收垃圾,看人优点犹如聚宝盆,你愿意收垃圾还是聚珍宝?

问:法师您好。从小被教育努力考学,找好工作。工作后,明知应继续深造,充实技能,可总提不起兴趣,缺乏动力,得过且过,行尸走肉一般,不知心在哪,不知忙忙碌碌的意义,烦请法师开示。感恩您。

学诚法师答:学习是为了找工作,那么工作又是为了什么呢?吃饭为了活着,那活着又是为了什么呢?人的迷茫是因为缺乏宗旨,没有信仰之光照耀的内心就没有方向和力量。所以,寻找人生的意义,是值得每个人认真思考的问题。

问:顶礼法师,法师,那如果理想和责任相悖怎么办呢?

学诚法师答:那说明自己没有真正想明白责任是什么。

问:大师,为欲念深重,妄想执着所折磨,求开解!

学诚法师答: 一个病人,若求取了很多药方,却不肯服药,再多药方也没有用。

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

如何能够不见别人的是非过患

人,往往看到别人,看不到自己。由于自我的观照不够,...

如何正确看待佛菩萨的感应

问: 如何正确看待佛菩萨的感应? 答: 所谓的感应,...

最近老莫名发脾气怎么办

问: 最近老莫名发脾气怎么办? 正如法师答: 发脾气...

大安法师:往生唯靠弥陀,而密宗要视师如佛,如何看待

问: 昨天聆听你的开示,颇感受益匪浅,感恩法师。可...

人生如梦了不可得

原文: 古人云:热乱场中,难当冷眼。以三界无安,犹如...

星云大师:明知是空为何还要奋斗

编者按:本书是星云大师与刘长乐先生继07年合作《包容...

大安法师:散乱心念佛能往生吗

问: 清珠投于浊水,浊水不得不清。佛号投于乱心,乱...

进退从容,积极乐观

人的情感总是希望有所得,以为拥有的东西越多,自己就...

修净土人的三种力量

第一个弥陀大愿力,就是佛力不可思议,你对弥陀本愿的...

集体念佛的十六条规约

夫生死海深,非念佛莫能济度;菩提路远,非净土孰可依...

想求得「好死」,不容易

五福的最后一福是考终命。考终命就是善终,或一般人所...

睡眠与健康

睡眠好坏与身体健康息息相关,有很多人失眠,也有很多...

光是心好不够,还得要有智慧

慧根,智慧的根。植物的根都隐藏在土里,看不见却蕴含...

印光大师嘉言录--论生死事大

甲、警人命无常 ● 光阴迅速,时序更迁。刹那刹那,一...

宣化上人:多念观音少妄想

念观世音菩萨圣号,就是清理心里的垃圾。念一声观世音...

只转心而不精进做功课有用吗

【原文】 宋 智印 智印。不清楚他的出身。居住在浙江川...

让心如莲般柔软清净

偶尔在人行道上散步,忽然看到从街道延伸出去,在极远...

佛说六事令钱财日耗减

佛言。复有六事。钱财日耗减: 一者喜饮酒。 二者喜博...

净土行人什么程度才算得上真信切愿

问: 请问师父,净土宗的宗旨是信、愿、行,我相信阿弥...

南怀瑾:我每天晚上一定施食

我学佛几十年,这里的同学都知道,我每天晚上一定施食...

临终时身不由己,鬼神引你入恶道

《地藏菩萨本愿经》这一段就是说鬼神能使你堕恶道,因...

人生这笔账该算清楚

在中国传统文化中,经商者崇尚的是货真价实,童叟无欺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