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佛文库-中国校园网

女子心中的五种贪爱之事

2016/04/04  繁体字  大字体  护眼色

女子心中的五种贪爱之事

往昔,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,向诸位比丘开示:“女子有五种贪爱,是哪五种呢?第一,想要出生在豪贵之家;第二,希望能够嫁入富贵之门;第三,希望能够使唤自己的丈夫,让他对自己言听计从;第四,希望有众多儿子;第五,希望在家中事事皆能顺从己意、独立作主。比丘!这就是女子心中的五种贪爱之事。”

“同样是欲求,诸位比丘!应当透过对五种善法的乐欲,生起勤行不息的精进,是哪五种呢?持守禁戒、博学多闻、成就正定、智慧通达,以及成就智慧解脱。因此,比丘们!应当生起对此五件事之善法欲,精勤修习,以成就道果。”

此时,世尊便以偈颂再次宣说:

“我生豪族种,亦适富贵家,

能役使夫主,非福不克获。

使我饶儿息,香华自严饰,

虽有此想念,非福不克获。

信戒而成就,三昧不移动,

智慧亦成就,懈怠而不克。

寻欲得道果,不由生死渊,

愿欲至涅槃,懈怠而不克。”

“因此,诸位比丘!应当勤求种种善巧方便,修习善法,除去不善法,在道业上渐修前行,有所增益,无有退悔之心。诸位比丘!应当如是学习。”

此时,比丘们听闻佛陀宣说之理,皆欢喜奉行。

典故摘自:《增壹阿含经·卷第二十七·邪聚品第三十五(五)》

省思:

生命中的顺逆境界,皆离不开因缘果报之理,众生因为心念、欲求不同,所感召的业果千差万别。佛法云:“欲知前世因,今生受者是;欲知来世果,今生做者是。”修行之人应当立定志向,对善法生起乐于修习之心,“先以善舍恶,后以舍舍善”,藉由断恶修善去除我执,福慧双修,如是专注精进、无有懈废,当这念心垢去明存,即能破惑显真,解脱烦恼而成就道业。

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
佛教故事文章列表

即使雨金钱,欲心仍不满足

即使雨金钱,欲心不满足。智者知婬欲,乐少而苦多。 世...

古人论富贵贫贱

富与贵,是人之所欲也,不以其道得之,不处也。 《论语...

一切烦恼都会过去的

对许多人来说,这个世界上最陌生的人就是自己,似乎从...

观身不净是对欲望的强制压抑吗

问: 请问师父,在修止观的时候,如果观身不净是否打...

毗舍阇鬼喻

从前,有两个毗舍阇鬼共同拥有一个竹篓、一根木杖和一...

三类疾病的对治方法

疾病有三类:一是业障病,宿世的恶业;二是内伤,五脏...

阿阇世王五百妃失璎珞记

释迦牟尼佛有一段时间住在摩揭陀国首府王舍城中。当时...

济群法师:欲望的三个表现形式

欲望的表现形式,体现在占有、比较、竞争三个方面。...

梵行王的宝马

在佛陀时代,一天,佛陀向弟子们说了一段本生故事──...

曾经的地狱漏网人,如今已是极乐大菩萨

故事根据《净土往生传》和《宋高僧传》整理 绘画:张瑞...

五百商人入海采宝

佛陀在舍卫国给孤独园时,城中有一商主带领五百位商人...

原谅别人等于解脱自己

我的一个朋友,这么多年来,一直生活在愤怒、沮丧、仇...

【推荐】淫欲之害

一、什么是淫欲之害呢? 好,我们现在来看看。我们先讲...

清明时节读诵《地藏经》,以佛法利益亡人

《地藏菩萨本愿经》中,释迦牟尼佛讲,从释迦牟尼佛灭...

寒冷的冬天来了,请给鸟儿一把米

冬天给鸟类施食与放生一样重要!冬天是枯竭的,没有食...

海涛法师《慈悲》

爱的升华为慈悲, 慈悲的升华为大慈大悲。 有了大慈大...

章太炎念地藏经

讲个真人真事的故事给大家听听,弘一大师讲的。 在民国...

商人与龙女的故事

从前,有一个善良的商人,他驱赶着八头牛,到一个很远...

如何才能不沉迷于网游

问: 师父,为什么学业、事业、生活的目标会渐渐被冷...

「生处转熟,熟处转生」怎样理解

问: 修行就是要生处转熟、熟处转生,这句话要怎样去...

学佛的三种目的

学佛的目的总结起来有三种: 一是追求今生的福报。 健...

佛陀造像的最初因缘

释迦牟尼佛出家成道后第八年,渴思报答母亲摩耶夫人生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