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佛文库-中国校园网

照见五蕴皆空

2016/06/03  繁体字  大字体  护眼色

照见五蕴皆空

往昔,舍利弗尊者与五百位大比丘僧住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。

有一天,众多比丘到舍利弗尊者的住处,相互问讯后坐在一旁。众比丘向舍利弗尊者询问:“持戒成就的比丘应当思惟什么佛法?”

舍利弗尊者回答:“持戒成就的比丘应当思惟五阴炽盛为无常、为苦、为烦恼、为多痛畏之法;亦当思惟苦、空、无我。所谓五阴就是色阴、受阴、想阴、行阴、识阴。持戒成就的比丘思惟此五阴炽盛之法,便能成就须陀洹道。”

比丘听了问舍利弗尊者:“已证得须陀洹果的比丘应当思惟什么佛法?”尊者回答:“须陀洹比丘也应当思惟五阴炽盛为无常、为苦、为烦恼、为多痛畏之法;亦当思惟苦、空、无我。诸位贤者应当要知道,如果须陀洹比丘思惟此五阴炽盛之法,便能成就斯陀含果。”

诸比丘又问:“已证得斯陀含果的比丘应当思惟什么佛法?”尊者回答:“斯陀含比丘也应当思惟五阴炽盛为无常、为苦、为烦恼、为多痛畏之法;亦当思惟苦、空、无我。斯陀含比丘当于思惟此五阴炽盛之法时,便能成就阿那含果。”

诸比丘继续问道:“已证得阿那含果的比丘应当思惟什么佛法?”尊者回答:“阿那含比丘也应思惟五阴炽盛为无常、为苦、为烦恼、为多痛畏之法;亦当于思惟此五阴炽盛之法时,便能成就为阿罗汉。”

诸比丘接着问:“已证得阿罗汉果的比丘应当思惟什么佛法?”

舍利弗尊者回答:“罗汉比丘所作已办,不再造诸业行,有漏烦恼心已得解脱,不再沉沦于五趣生死之海,更不受后有轮回、不再造作诸业。因此,诸位贤者!持戒比丘及证得须陀洹、斯陀含、阿那含果者,皆当思惟此五阴炽盛之法。诸比丘们!应当如是学习。”

此时,诸比丘听闻舍利弗尊者所说之理,皆欢喜奉行。

典故摘自:《增壹阿含经·卷第二十六·等见品第三十四(一)》

省思:

众生执着万法为实有,不明白五阴身心实为刹那生灭、变化无常、虚幻不实的假法,在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中攀缘追逐,因此沉沦受苦而不得自在。《心经》云:“照见五蕴皆空”,能照能观的这念心回光返照,体悟五阴皆是空性,观空五阴,便不再炽盛受苦。

《楞严经》云:“从闻思修,入三摩地。”欲从苦中解脱,必须听经闻法,了达缘起缘灭、五阴皆空之理,进一步思惟其义,如是重虑缘真,并于日用中反观觉照,照见五阴之法了不可得;能思惟的这念心与所思惟之理相应,契悟空性,定能成就出世间殊胜道果。

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
佛教故事文章列表

身罹绝症,听念佛号,微笑往生

身罹绝症,痛苦呻吟。听随身听,安详往生。 台中沙鹿有...

女人和钻石项链的故事

泊桑在小说《项链》里,描写了一个女人和她的钻石项链...

消除苦的妙方

当旭日东升,窗外的一草一木渐渐明朗,鸟声啁啾,万物...

人生的愿望和最快乐的事

释迦牟尼佛住世时,有五位国王,虽国界相近,但不相互...

【推荐】你是快乐的时间多,还是痛苦的时间多

【阿难!譬如有人,谈说酢梅,口中水出,思踏悬崖,足...

有欲望就能快乐,这个观念是错误的

我们在修行当中有时候经常很沉闷,有时候很烦恼、苦恼...

有求皆是苦

有求皆苦,在这个充满竞争与追求的社会里,人们总是认...

达真堪布:六道轮回无有安乐

正如前面所说我们获得了暇满人身,但不可能长久拥有,...

一生行善,果然善有善报

古时候,有一个书生,姓萧名蔼堂。他为了生活所困,不...

证严法师说故事《五浊恶世度有情》

佛陀的苦行因缘 每个人与生具来皆有那分能分辨是非的...

时时刻刻多用心

「用心」对修行者而言是多么重要啊!「用心」虽然只是...

扫地的功德

过去,佛住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时。每天清晨,给孤独...

修道人要经得起考验

学佛法的人,一定要把自己的自私自利心,消灭殆尽。不...

死神不足信,寿暂不可恃

死神不足信,不待罪净否, 无论病未病,寿暂不可恃。 ...

宁可割肉补常住,不可私蓄肥自己

在佛门中有副著名的对联:杨歧灯盏明千古,宝寿生姜辣...

刘德华:皈依多年,学会放下

刘德华是一个笼罩在光环下的天王,但是天王也有自己平...

卧时即有,坐时即无

问: 有和尚问石霜庆诸禅师:听说佛性像虚空,这对不...

得意勿恣意奢侈,作福莫如惜福

得意勿恣意奢侈,失意勿抑郁失措。 前面是讲人,这里讲...

睡眠者,昧略为性,障观为业

不定四者:睡眠者,令身不自在,昧略为性。障观为业。...

淫念生起时该如何对治

虽然我们已经明白了一些道理,但是如果不经过修行,还...

别让垃圾倒进你的脑袋

如果有人把垃圾倒在你的身上,你会怎么样?会生气、会...

贪心失金鹅

一位妇人在先生往生后,带着三个女儿到富有人家里当奴...